14415
骆衍新 外科学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助理、结直肠外科一区主任、临床检验科分子诊断中心主任、人力资源处处长(兼)。先后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获学士(2006年)、博士(2011年)学位,于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在美国完成博士后训练,在消化道道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转化方面接收了国内外系统培训、具备国际化视野。临床主攻结直肠癌的临床检测及诊治,围绕“如何预测结直肠癌的发生、如何降低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及其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9项,曾首次在学术界系统阐述了结直肠腺瘤恶变过程中DNA甲基化调控新机制(Gastroenterology, 2014,唯一第一及并列通讯)。 过去5年,在上述基础上深入研究,取得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1)首次揭示了DNA甲基化可以通过定点调控肌动蛋白及微管,控制腺瘤癌变并促进细胞癌变后的进展(Cancer Research, 2020,唯一通讯);(2)这些控制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键位点(Clinical Chemistry, 2019,唯一通讯),为CRC的治疗及预后等提供了重要的干预靶点(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23,最后通讯);(3)微环境中非肿瘤细胞的DNA甲基化,可作为细胞分子标签用于评估CRC的免疫反应(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1,最后通讯),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eBioMedicine, 2023,最后通讯),还能影响免疫治疗结局(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2,最后通讯)。
王小琳 理学博士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一直致力于核酸的二级结构G-四链体在炎症性疾病和肿瘤中的机制研究及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化学检测。在既往研究中,首次发现偶氮苯类化合物可以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逆性光调控G-四链体(Angew Chem Int Ed Engl,2010,化学1区, Hot Paper;Org BiomolChem,2011),近年来,围绕G-四链体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炎-癌研究模型、炎症性疾病等科学问题,先后主持和参与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继在领域内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代表性成果一、G4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揭示了抵抗素及褪黑素等炎症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及机制,并把G4融入炎症性疾病研究,首次在炎性微环境中发现G4-炎症正反馈环路的存在(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7,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20,专科1区;iScience, 2022, Cell子刊)。 代表性成果二、表观遗传学炎症免疫检测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开发了一项可定量评估组织免疫反应的表观遗传学技术CD8+MeTIL,为定量评估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的浸润提供了技术支持(J ImmunoTher Cancer, 2021,医学1区)。新近发现了肿瘤的新型标志性特征——神经功能相关基因表观调控异常(BMC Cancer,2023,医学2区Top)。 代表性成果三、“钙-炎-癌”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拓展了经典“炎-癌”模型,构建了“钙-炎-癌”模型,拓展了其应用(J Exp Clin Cancer Res, 2017,医学1区;J Gastrointest Oncol, 2021,医学3区)。
研究方向 更多 >
本课题组主要聚焦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在肿瘤表观遗传学、临床组学和转化医学等研究领域展开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6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在既往的研究中,首次在学术界系统阐述了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 CRA)恶变至结直肠腺癌(Colorectal cancer, CRC)过程中DNA甲基化调控新机制(Gastroenterology, 2014, IF=33.883),发现只有发生DNA高甲基化的CRA、才会恶变成癌。受邀在JAMA Oncology(IF=28.4)上总结临床组学发现,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去中心、区块化连接模型,改变目前医学研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