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朋友问她:“现在吃什么安全?”是啊,吃什么安全呢?“三聚氰胺”毒奶、毒黄瓜、死猪肉等等事件的曝光,日益侵蚀着大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作为一名食品专业的研究生,在我校“黄山青年学者”陈伟教授的指导下,开启了自己的“食品安全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之旅。
她,就是我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工程2012级38班硕士研究生吴晶晶。
“读本科的时候,我就对陈伟教授从事的食品安全和智能传感研究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这是应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把钥匙。”2011年,还在读本科的吴晶晶就进入陈伟教授的食品安全研究室,开始了利用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一步快速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研发。
赭曲霉毒素A是赭曲霉毒素家族中最重要的毒素,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建立相关检测方法对防止赭曲霉毒素A进入人类食物链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大多需要复杂且昂贵的仪器。而利用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进行赭曲霉毒素A检测,是一种快速方便、检测成本低、检测灵敏度高的新型检测方法。
刚进入实验室的吴晶晶,本以为自己可以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面大显身手。可当她真正进入实验状态后才发现,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由于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相关的实验,她甚至连电化学的“三电极体系”是什么都不知道。
“读研期间,我不仅要像本科阶段那样努力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努力培养自己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独立完成课题的能力,有更多原创性的想法。”回忆起刚刚进入实验室的那段日子,吴晶晶很是感慨。
吴晶晶通过查阅文献,弥补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并逐渐理清了实验的思路。在陈伟教授的指导下,吴晶晶理论结合实践,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她总结了一套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研发方法,最终实现了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超灵敏检测。
在此基础上,吴晶晶申请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项发明专利“利用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一步快速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目前该专利已经得到了授权。
核酸适配体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方法虽然快速灵敏,但很多待检测物质的核酸适配体并没有被研究人员发现,因此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方法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如何获得更多的能够用于食品快速检测的核酸适配体,成为了陈伟教授课题组关注的重点。敢为人先的吴晶晶,毅然承担了黄曲霉毒素B1核酸适配体筛选这一全新的课题。
核酸适配体是一段DNA(脱氧核糖核酸)或者RNA(核糖核酸)序列,是利用体外筛选技术——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从核酸分子文库不断筛选后得到的。“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是一个非常复杂又艰巨的任务。从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目标物偶联、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测序最后到结合常数的测定,每一步我都要确保成功,如果中间有一个步骤出现了问题,实验就面临从头开始的风险。”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吴晶晶成功筛选出了能有效识别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配体序列。
在陈伟教授的指导下,吴晶晶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 Analytica Chimica Acta上发表SCI论文1篇,在Microchimica Acta上发表SCI论文2篇;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SCI论文1篇,总影响因子达到了11.2分。
吴晶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反而集中精力投入到了检测双酚A的电化学传感器研发中。经过一个多月日以继夜的实验,她用辛勤的汗水在创新的土壤上浇灌出了果实。
2013年,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第七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上,吴晶晶代表课题组作了“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食品安全检测新方法”的学术报告。她在报告中着重介绍了电化学传感器快速检测新方法,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在科研与创新的道路上,功到自然成,我并非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所能做到的不过是紧握时间的双手,坚持不懈,不断前行。”吴晶晶谦虚地说。
(鲜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