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祖籍广东省吴川市。2008年于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获得光学方向学士学位;2013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微纳光子学
工作经历
2013年6月进入新西兰University of Otago进行博士后研究;2017年8月转为Research Fellow职位。2018年6月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工作,任职预聘副教授
主要学术业绩
共发表文章18篇,被引751次。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9篇,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篇,Light: Sciences & Applications 1篇,Nano Letters 1篇,以及small 1篇。(详细的文章情况参见:scholar.google.co.nz/citations?user="vIEvAE0AAAAJ&hl=en)。国际会议邀请报告2次,专业杂志New" Journal of Physics, Europhysics Letters, Optics Communications 的审稿人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领域为光学和凝聚态物理,研究方法以实验为主,同时也涉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建模和数值计算。主要的研究方向有: (1)基于稀土元素的量子光学研究。在稀土元素掺杂的固态材料的体系中,如何通过光学的或者是微波的手段对原子进行有效的操作,开发该体系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应用。具体包括如何利用掺饵晶体构建单个微波光子到单个可见光光子的量子频率转换器,以及如何利用掺饵晶体构建处于1550 nm通讯波段的量子存储器。 (2)亚波长尺度的谐振腔环境下的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利用超低模式体积微纳光学腔等条件研究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问题,利用小模式体积的光学腔,可以期望在单原子或者单原子或单分子级别上实现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