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谭睿

个人简介

教师简介 谭睿,又名谭锐,女,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国家药典委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家执业中药师,历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心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医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图书馆副馆长等,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访问学习;承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点攻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发改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药典委、国家民委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课题32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SCI收载论文30余篇,参加国际会议5次,特邀口头报告4次。申请授权专利3项,主编教材3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6项。 作为专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地区基金和青年基金会议/答辩评审;参与教育部博士点项目、教育部青年教师项目、教育部霍英东基金评审;参与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审;参与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发明奖评审,等。 教学经历 天然药物化学、新药研究开发与评价、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现代中药制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导论、中医美容学、兵器知识与生化武器 教学成果 课题组学生中有6人获国家奖学金:曹雨虹,国家奖学金(2014);武尉杰,国家奖学金(2015);周雪珊,国家奖学金(2013);’甘甜,国家奖学金(2018);王叶叶,国家奖学金(2019); 有2人获得省部级奖励:万萌萌,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武尉杰,中国民族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 学生发表SCI论文若干。 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重大科技研究计划,常用中药活性成分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国家级) 2.部级重大科技专项,中药材饮片川牛膝标准化建设(国家级) 3.部级重大科技专项,中药材饮片黄柏标准化建设(国家级)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藏医抗脑缺血名方药效物质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国家级) 5.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药新药安全性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国家级)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个藏药经典方早中晚组合给药协同治疗脑缺血机制探讨(国家级) 7.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葛黄有效组分防治2型糖尿病候选药物研究(国家级) 8.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和信息化体系建设平台(国家级)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葛根丹参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斑块脱落协同作用机制(国家级)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评价方法和体系研究(国家级) 11.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药化学对照品高效、规模制备及活性指纹图谱等质量评价综合技术研究(国家级) 专利成果 1.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筛选具有抗慢性缺氧病变活性的药物的细胞模型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专利号:201610064454.4) 2.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筛选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药物的细胞模型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专利号:201610064398.4) 3.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筛选具有促血管新生细胞模型的药物的细胞模型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专利号:201610090360.4) 4.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及其用途(专利号:201210388491.2) 出版专著 1.2019,专著,《新药研究开发与评价》 2.2019,专著,《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3.2019,专著,《中药综合性与设计型性实验》 4.2019,专著,《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 5.2019,专著,《常用藏药理化性质和药理活性》 6.2017,专著,《常用藏药材理化鉴定》 7.2016,专著,《中国藏药》 标准规范编制 1.2016,地方标准,《2015四川省中药材炮制规范》(2016版) 2.2010,国家标准,《中国药典》(2010版)(2015版) 3.2009,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和标本采集整理共享技术规程 学术交流情况 1.2016,The16thInternationalCongressonEthnopharmacology 2.2016,The29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heChemistryofNaturalProductsandThe9thInternationalConf 3.2015,2015IOCDInternationalSymposiumonPlantChemistry 4.2013,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5.2010,美国波士顿“北美医学与健康论坛”大会报告 6.2010,美国生药学第八届年会 7.2005,中国澳门国际中医药现代化研讨会 8.2004,中国澳门中医药循诊医学国际研讨会 其他成果 1.2017,中国药典编委 荣誉与奖励 1.201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三等奖,2017年) 2..四川省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省部级,其他,2017年) 3.201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二等奖,2016年) 4.首届西南交通大学唐立新优秀学者奖(校级,其他,2014年) 5.201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二等奖,2014年) 6.2014年中国民族医药科技进步(省部级,一等奖,2014年) 7.201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二等奖,2013年) 8.2010年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二等奖,2010年) 9.2003年四川省新产品二等奖(省部级,二等奖,2003年) 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 领导的药物质量标准化规范化与药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团队,包括:天然药物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有毒药材安全性研究和数据库建立、传统药物复方药效和机制研究及传统药用资源和新产品新制剂开发等,现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教授3人。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子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着重开展了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药效机理、质量标准规范化、新药活性成分筛选、新药剂型的改革和研究、药物缓释体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来,团队成员完成或在研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共4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主持科技部平台建设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科技项目10余项,参加973、863计划2项、主研国家、省部级项目27项;获纵向科研资助经费600余万元;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共发表与本团队研究方向相关学术论文论著180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团队培养研究生80余名,就业率100%。该团队与哈佛大学医学院、芝加哥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国内外相关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并开展了系列合作。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博士材料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02.材料学 博士材料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0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博士生命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01.药物及载体材料 硕士生命100700药学学术型03.生药学 硕士生命100700药学学术型04.药理学 硕士生命100700药学学术型05.药物分析学 招生要求 分子生物学、药学、中药学、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材料学本科专业毕业学生等

研究领域

1.民族药抗心脑血管复方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理; 2.包括中药的民族药新药研究与开发(偏重于脑血管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3.天然药物(以民族药物为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4.包括中药的民族药资源鉴定及品质研究; 5.民族药的资源保护及有效利用; 6.包括中药的民族药加工炮制和安全性问题;

1.天然产物、民族药物及复方化学成分与药效活性的研究 2.中药质量标准规范化与安全性研究; 3.中药活性成分调控干细胞命运及协同治疗体系研究; 4.结合临床功效的中药成分诱导干细胞治疗(偏重脑神经和免疫治疗)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谭睿,Selesconol,afungalpolyketidethatinducesstemcelldirferentiation.,Organicletters,2016(SCI) 2.谭睿,Herpetolameliorates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throughregulatingT-lymphocytes.,InternationalImmunopharmacology,2016(SCI) 3.谭睿,Herpecaudin,askeletallyunprecedentedxanthineoxidaseinhibitorsuggestiveoftheplantretro-Aldolase,PlantaMedica,2016(SCI) 4.谭睿,IsolationofherpetinfromHerpetospermumseedandhepatoprotectiveactivityofliposomalherpetinagainstcarbontetrachloride-inducedliverinjuryinmice,Journa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2015(SCI)

学术兼职

现为中国中药协会中药产品开发与培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痰瘀专委会主任委员、北美华人医药协会特聘教授、成都市科技顾问团特聘专家、四川省药理学会副会长、国家执业药师;《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等权威核心期刊编委;曾作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年度报告(白皮书)编委、四川省7+3产业发展规划中药现代化小组副组长参与相关工作。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