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同济任职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副系主任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同济大学第三届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会员
社会兼职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学分委会理事
四川省都江堰市社会工作者协会顾问
上海公益创业基地导师
上海颂鼎公益创新发展中心理事
荣誉奖励
上海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指导老师(2014年、2018年)
上海市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6年)
上海市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
同济大学暑期实践优秀指导老师(2015年、2018年)
同济大学优秀班主任(2018年)
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
同济大学师德师风优秀教师提名奖(2020年)
主要国际出访身份
瑞典隆德大学“可持续城市发展与规划”交流学者项目(2008年)
法国文化部城市遗产保护交流项目:法国遗产旅游与管理(2011年)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访问学者(2018-2019年)
教育背景
2001年9月-2005年7月: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法学学士
2005年9月-2013年1月: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博连读方向),法学博士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Li, Yifei and Xiaohua Zhong. Forthcoming. “‘For the People’ without ‘By the People’: People and Plans in Shanghai’s Waterfront Development.”[J/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20-10-27
新都市制造业驱动下的城市更新实践——以纽约滨水工业地区为例[J/OL],通讯作者,国际城市规划:1-17[2020-1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583.TU.20200703.1841.002.html.
城市更新中的新型伙伴关系:纽约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3):1-5
Xiaohua Zhong; Hohon Leung,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Micro-regeneration as Sustainable Renewal of Built Heritage Community: Two Case Studies in Shanghai[J/OL], Sustainability, 2019
“嵌入”还是“搅动”?:外部精英介入社区营造的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7.01, 369(7): 87~93
全球化语境下城市治理的复合层次与实践创新:以大都市城市更新为例[J], 国外社会科学, 2018.03.01, (2): 12~19
《全球城市 地方商街》之“朋友圈”[J].城市建筑,2017(07):123.
Xiaohua Zhong ; Xiangming Chen , Demolition, rehabilitation, and conservation: heritage in Shanghai’s urban regeneration, 1990–2015,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2017.06.08, 41(2): 82~91
从“英雄”的日常解构到日常英雄主义——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32(05):37-40.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议题——社会与空间视角下的若干规划思考[J],第二作者,城市规划学刊,2016(05):9-12.
遗产社区的社会抗逆力——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16(3):23-29.
社会实践的空间分析路径:兼论城镇化过程中空间生产[J],第一作者,南京社会科学,2016(1):60-66.
弹性城市视角下的旧城更新与规划策略——以巴塞罗那波布雷诺地区更新实践为例[J],第二作者,现代经济探讨,2015(12)
社区参与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影响——以都江堰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灾后重建为例[J],第一作者,城市规划,2015(7)
坊间国家: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变迁中“看得见的手”(中英文,第一作者)《城市中国》第67期, 2014年10月, pp.108-117
发展视角下的乡村遗产保护路径探讨——侗族村寨田野工作案例[J],第二作者,城市规划学刊,2015(1)
“开发为名的保护”: 上海田子坊城市遗产保护多样化实践[J],世界遗产,2014(5)
旧城更新中基于社区脉络的集体创业——以田子坊商街为例[J],第二作者,南京社会科学,2013(8)
遗产在城市更新中的角色演变——解读上海中心城区“旧改”进程中的三个案例[J].第一作者. 城乡规划.2012(4)
社会空间与社会变迁:转型期城市研究的“社会-空间”转向[J],国外社会科学,2013
应急”到“长效”的转身——再论都江堰市社会工作协会的角色定位[J].中国社会工作.2011(1):pp26-28
面对“90后”:现代性与自我认知[J]. 思想理论教育.2010(21): 44-47
都江堰:社工播种古堰生根[J]第一作者.中国社会工作.2010(13):pp29-31
“80后”价值取向的社会评价与自我认知[J].思想理论教育.2010(1): 21-26
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的角色定位(上)[J].中国社会工作.2010(1):pp30-31
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的角色定位(下)[J].中国社会工作.2010(4):pp34-35
上海市民对慈善组织的认知及评价[J].至爱.2009(4): 18-19
北欧厄勒海峡圈[J].中国名城.2009(3): 61-64
2006-2007年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综述[J].第二作者.复旦教育论坛.2008(1): 19-25
住宅商业化过程中的空间实践——上海老社区沿街商业个案研究[J].中国城市评论第4辑. 2008: 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