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荣誉奖励
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1998,2008)
主要国际出访身份
美国丹佛大学政治学访问学者(2008——2009年)
教育背景
1985年9月-1987年7月:合肥学院历史系历史专业
1989年9月-1992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史学理论专业,史学硕士
1992年9月-1995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中国史学史专业,史学博士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城市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的构建——基于苏州案例的思考”,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沼气现代化发展战略选择”,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1期。
“低碳经济视角下木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对策——以广西武鸣县为例”,载《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抗战史学与民族精神—作为抗战文化的史学及其历史贡献”,载《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4期,获2008年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吕思勉的民族主义史学思想――以抗战时期为中心”,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柳诒徵的民族主义史学思想”,载《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2期。
“战国策派民族主义史学在抗战时期的兴衰”,载《河北学刊》2003年第3期。
“战国策派再认识”,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
“抗战时期缪凤林的民族主义史学思想”,载《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
“传统商德及其现代价值”,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载 《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3期。
“改革开放与民族复兴──从20世纪爱国主义的演变看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 ”,载《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 周年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宣传工作必须以坚实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使命──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风雨飘摇擎大厦——康有为与戊戌变法” 载《21世纪》1998年第4期。
“儒学和平思想的现代价值”,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潮”,载《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获1998年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论抗战时期翦伯赞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想” ,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
“21世纪的上海呼唤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载《为了上海的明天》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顾颉刚抗战时期的学术活动述论”,载《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
“试论抗战时期陈垣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想”,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盗墓与中国丧葬礼俗”,载《安徽史学》,1997年第4期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简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问题论述的体会”,载《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第5期。
“中国古代反盗墓法述论”,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略论郭沫若的民族新文化建设构想”载《郭沫若学刊》199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