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德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村镇规划和建设智库专家;上海市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等编委;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执行院长。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哈佛大学设计学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城镇化与乡村规划、城乡社区规划、城市规划社会学、城市更新,等。曾荣获国家教育部、住建部等科研与设计奖多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面上项目、农业部中德农业科技合作项目计划,住建部村镇规划课题,以及各类城市规划设计项目50余项,主编和撰著《乡村中国》《农村社区》《黄岩实践》《乌岩古村》《乡村人居》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学位教育
1997.09-2003.06,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0.09-2001.06,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研究生毕业,获设计学硕士学位
1988.09-1991.03,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4.09-1988.06,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简历
2021.5至今,任中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委员会 党委委员
2014.06-2021.4,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市规划系 系主任
2007.12至今,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生导师
2007.06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2006.12-2014.06,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
2003.11-2010.12,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双硕士项目”中方主管
2003.11-2004.01,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欧洲城市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2003.04-2006.11,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院长助理
1999.06-2007.05,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1995.04-1995.07,英国利物浦大学城市设计系访问学者
1994.06-1999.05,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讲师,详细规划教研室副主任
1991.04-1994.05,同济大学硕士毕业留校工作,助教
荣誉称号
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杨贵庆教授乡村振兴团队),上海市总工会,2021年10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21年9月
同济大学“卓越教师奖”,同济大学,2020年5月
2019年度同济大学“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中共同济大学委员会,2019年9月10日
2014-2018年度上海市“教育先锋号”(同济大学杨贵庆美丽乡村实践教学团队),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2019年5月
上海市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等颁发,2019年6月
同济大学“感动同济十大人物”,2018年
“台州市荣誉市民”称号,台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8年8月
“同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中共同济大学委员会,2016年7月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2016年6月
上海市杨浦区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
研究领域
城乡规划理论与设计
重点领域:城镇化与乡村规划、城乡社区规划、城市规划社会学、城市更新,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出版专著
杨贵庆等著.《乡村人居——黄岩村庄风貌导则探索》,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年
杨贵庆、杨虓 著.《大同校友砖——艺术墙读书廊设计建造》,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
杨贵庆等著.《乌岩古村——黄岩历史文化村落再生》,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年
杨贵庆等著.《黄岩实践——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索》,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
杨贵庆主编.《农村社区——规划标准与图样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杨贵庆主编.《乡村中国——农村住区调研报告2010》,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
郐艳丽、杨贵庆、张兵、于静编著.《农村住区规划技术培训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
杨贵庆参编. “第18章: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王颖、杨贵庆著.《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杨贵庆编.《城市社会心理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杨贵庆主编.《城市化与城镇规划建设》,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发表论文
杨贵庆. 城乡共构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多元路径探索. 《规划师》,2019年6月
杨贵庆. 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规划工作的若干思考----《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再读. 《小城镇建设》,2019年4月
杨贵庆. 新乡土建造:一个浙江黄岩传统村落的空间蝶变. 《时代建筑》,2019年第1期
杨贵庆. 新时代村庄规划的使命和特点----《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解读. 《小城镇建设》. 2019年1月
杨贵庆、肖颖禾. 文化定桩:乡村聚落核心公共空间营造----浙江黄岩屿头乡沙滩村实践探索. 《上海城市规划》,2018年第6期
万成伟、杨贵庆(通讯作者). 山地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精准化配置规划研究----以浙江省屿头乡为例. “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2018年11月
杨贵庆、房佳琳、何江夏. 改革开放40年社区规划的兴起和发展. 《城市规划学刊》,2018年第6期
杨贵庆、开欣、宋代军、王祯. 探索传统村落活态再生之道----浙江黄岩乌岩头古村实践为例. 《南方建筑》,2018年10月
杨贵庆、房佳琳、关中美. 居住环境关注度评价方法在社区微更新中的应用. 《规划师》,2018年4月
杨贵庆、关中美. 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乡村空间布局优化.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年第1期
杨贵庆、王祯. 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及构成方式解析----以浙江省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为例. 《城乡规划》,2018年2月
杨贵庆. “城市修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浦东开发》,2018年2月
杨贵庆、宋代军、王祯、黄璜. 社会融合导向下特色小镇与既有村庄空间整合的规划探索----以浙江省黄岩智能模具小镇为例.《城乡规划》,2017年第6期
黄璜 杨贵庆(通讯作者) Philipp, Hannes. “后乡村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当代德国乡村规划探索对中国的启示.《城市规划》,2017年第5期
杨贵庆、何江夏. 传统社区有机更新的文献研究及价值研判.《上海城市规划》,2017年第5期
杨贵庆. 城乡规划学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今日科苑》,2017年10月
杨贵庆. 城市空间多样性的社会价值及其“修补方法”.《城乡规划》,2017年第3期
杨贵庆、房佳琳、关中美. 大城市建成区小尺度公共空间场所营造与社会资本再生产. 《上海城市规划》,2017年第2期
王祯、杨贵庆(通讯作者). 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实践经验启示----以德国巴登阿赫村为例. 《上海城市规划》,2017年第1期
杨贵庆. 喜忧参半的城市社会空间转型.《城乡规划》,2016年10月
甘新越、杨贵庆.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综合体新理念及其空间模式----以上海市为例.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收录论文,2016年9月
杨贵庆、蔡一凡. 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自然智慧和社会语义.《上海城市规划》,2016年第4期
杨贵庆、戴庭曦、王祯、黄璜. 社会变迁视角下历史文化村落再生的若干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16年第3期
YANG Guiqing, Richard LeGates, KAI Xin. Reinventing The Chinese Countryside----What American planners can learn from old Wuyan Village. PLANNING (The Magazine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June,2016
宋代军、杨贵庆. 上海青浦新城物质空间结构与就业岗位分布的相互关系研究. 《上海城市规划》,2015年第6期
宋代军、杨贵庆. 城市空间结构与就业岗位分布差异的定量描述----以上海市青浦新城为例. 《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第5期
王娟、杨贵庆. 上海城市社区类型谱系划分及重点社区类型遴选的研究. 《上海城市规划》,2015年第4期
吴莞姝、杨贵庆. 小区居民日常出行特征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研究. 《华中建筑》,2015年第6期
吴莞姝 杨贵庆. 我国东部丘陵地区乡村城镇化问题和空间发展对策研究. 《小城镇建设》,2015年第2期
杨贵庆.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整体性特征及其社会学意义.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杨贵庆. 大都市多元开放空间对宜居生活的保障--德国法兰克福“莱茵-美茵”国际设计工作营选题与启示.《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第2期
杨贵庆. 城乡规划本科生能力结构与职业规划师核心能力的对照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教育--2014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9月
杨贵庆. 利用临近学校操场解决居住小区停车困境.《建筑时报》,2014年3月31日
杨贵庆. 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城乡社会危机及其规划策略.《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杨贵庆、开欣. 社会群落类聚下的城市空间演变:另一种生态视角--以上海虹口区东余杭路街区为例.《城市发展研究》(第八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2013年增刊
杨贵庆. “城乡规划学”发展历程启示和若干基本问题的认识.《美丽城乡永续规划--2013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9月
杨贵庆. 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与规划思考.《上海城市规划》,2013年第6期
聂梦遥、杨贵庆. 德国农村住区更新实践的规划启示.《上海城市规划》,2013年第5期
杨贵庆. 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城市规划》,2013年第10期
韩倩倩、杨贵庆. 农村住区选址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为例.《上海城市规划》,2013年第4期
杨贵庆. “社会生态链”与城市空间多样性的规划策略.《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杨贵庆、杨虓. 守望 追梦 记百年大同“校友砖艺术墙”的创意和设计. 《上海教育》,2013年6月
杨贵庆. 适合环境 适用技术 适宜人居. 《建筑时报》,2013年3月4日
杨贵庆.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特大城市社区规划.《规划师》,2013年第3期
杨贵庆、吴同彦. 创新型城市非正式交往场所的社会功能与规划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同济联合广场”为例.《上海城市规划》,2013年第1期
杨贵庆. 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城市批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杨贵庆、刘丽. 农村社区单元构造理念及其规划实践----以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为例.《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第5期
杨贵庆、赵力生. 创新型城市道路交通特征及其对社会交往的作用----基于2个Cambridge城市案例的分析.《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第2期
杨贵庆、杨建辉、张颖薇、过甦茜. 农村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村民满意度调研及需求分析.《小城镇建设》,2011年第11期
杨贵庆、韩倩倩、林森. 我国农村住区选址影响因素与评价分析方法.《小城镇建设》,2011年第10期
杨贵庆、黄璜. 我国农村住区典型空间样本调查与集约化布局评价.《城乡规划》月第2辑,2011年6月
杨贵庆、韩倩倩. 创新型城市特征要素与综合指数研究--以上海“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为例.《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第3期
杨贵庆、黄璜. 大城市旧住区更新居民住房安置多元化模式与社会融合的实践评析—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第1期
杨贵庆、黄璜、宋代军、庞磊. 我国农村住区集约化布局评价指标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和思考.《上海城市规划》,2010年第6期
杨贵庆. 当前我国大城市居住小区停车困境及其对策研究.《规划师》,2010年第9期
杨贵庆、韩倩倩、聂梦遥、陈菁菁、刘丽. 从“论坛”到“运动”——“2010年联合国人居署第五届世界城市论坛”综述.《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第3期
杨贵庆、庞磊、宋代军. 从功能开发概念到设计策略的转译——山东省潍坊市健康东街城市设计.《理想空间》,2010年4月
杨贵庆、庞磊、宋代军、陈菁菁. 我国农村住区空间样本类型区划谱系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第1期
庞磊、杨贵庆.c+A+d:城市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探索.《城市规划》,2010年第9期
杨贵庆. “5-B模型”——论城市规划本科生专业知识结构.《城市的安全、规划的基点——2009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
宋代军、杨贵庆. “关联耦合法”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与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5期
杨贵庆.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机遇和风险—“2007城市发展国际”述评.《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
杨贵庆、宋琳琳. 我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政策若干问题的探讨.《第六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3月
杨贵庆. 社区人口合理规模的理论假说.《城市规划》,2006年第12期
杨贵庆. 未来50年影响美国大城市发展的十大因素及其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6期
杨贵庆、顾建波、庞磊、[美]Steven V.Dessel. 社区单元理念及其规划实践.《城市规划》,2006年第8期
杨贵庆. 读Robert Fishman《世纪转折点的美国大城市》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2期
杨贵庆. 我们能预见多久的未来?--评城市规划的短效及其目标思辨.《中国城市评论》,2006年第2辑
杨贵庆. 21世纪:中国的城市世纪――对Peter Hall爵士关于中国城市化和中欧城市发展比较的采访及其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4年第6期
杨贵庆. 芜湖市大桥镇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化利用模式与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探索.《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2003年9月
杨贵庆. 小城镇空间表象背后的动力因素.《时代建筑》,2002年第4期
杨贵庆. 试析当今美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4月
杨贵庆. 当今中国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开发》,2001年12月
杨贵庆. 城市时代的“危机”因素与应对.《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5期
杨贵庆. 未来十年上海大都市的住房问题和社区规划.《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4期
杨贵庆. 长风破浪、直挂云帆:山东临朐实验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创作.《规划师》,2000年第2期
杨贵庆. 社区规划与管理“五原则”.《规划师》,2000年第1期
YANG Guiqing. Residential Zones in Shanghai Metropolitan over year 2000,《Model Cities --Urban Best Practices》,May 2000
杨贵庆. “安得高厦千万间,大庇都市居民尽欢颜”--上海城市高层住宅居住环境和社会心理调查分析与启示.《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4期
杨贵庆. 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都市居住区规划对策.《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3期
杨贵庆. 21世纪中国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思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第2期,1999年6月
顾群、杨贵庆. 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探索—以浙江省台州市总体规划为例,1997年第5期
杨贵庆. 提高社区环境品质、加强居民定居意识—对上海大都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4期
杨贵庆. 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2期
杨贵庆. 地区合力与城镇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6期
杨贵庆. 上海大都市居住区更新重建中的社会学问题研究.《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3期
杨贵庆、惠宇、熊健. 市场经济体制下江南地区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特点、问题和建设—以无锡县洛社镇为例.《城市规划汇刊》,1994年第4期
杨贵庆. 城市化迅速进程中妇女的作用.《城市规划汇刊》,1994年第1期
杨贵庆. 中国当今集镇建设规划与乡村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城市规划汇刊》,1993年第4期
杨贵庆. 建筑运动中的历史性与革命性—兼论建筑的文化与技术.《时代建筑》,1992年第2期
YANG Guiq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Value Choice Inclination of Residents in Old City District,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Volume 8,Number 3,September 1992(《城市规划》英文版)
杨贵庆. 大众住宅应适应人的需要与选择.《住宅科技》,1992年第7期
杨贵庆. 试议城市户外休憩场所建造问题.《城市研究》,1992年第3期
杨贵庆. 城市旧住区居民的心态与价值取向—旧住区社会调查的分析与启示.《城市规划汇刊》,1992年第1期
杨贵庆. 满足基本需求的住房政策—印度尼西亚住房建设的经验与启发.《住宅科技》,1991年第8期
杨贵庆. 城市住宅不宜沿交通干道兴建.《城市研究》,1991年第4期
杨贵庆. 从“住屋平面”的演变谈居住区创作.《新建筑》,1991年第2期
杨贵庆. 居住小区创作的几个误区(摘登).《城市规划》,1991年第1期
学术兼职
2020.12至今,第九届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住建委科技委城乡规划和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0.06,自然资源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0-2035)》编制专家
2018年至今,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10月)
2017.01至今,《上海城市规划》编委
2016.09至今,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德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2016.9至今,“中国村镇规划和建设智库”专家
2014.12至今,《国际城市规划》编委
2014.12至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2.03-2014.12,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规划师
2010年至今,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 委员
2009.10-2013.10,上海建筑学会 理事
2009年至今,《城乡规划》编委
2009年至今,《城市规划学刊》编委
2008年至今,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7.06-2011.09,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副理事长
2007.01至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社区规划社区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度,美国易道上海公司高级顾问
2005年至今,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 规划顾问
2003年至今,上海市青浦区城镇化规划专家组 委员
2001年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城镇规划咨询专家组 委员
1999.05-2000.05,《城市规划汇刊》编辑
1994.06-1999.05,《城市规划汇刊》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