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小栓,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harper Adams, Portsmouth, Nottingham等大学进行访学和合作研究。主要从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智能物流(冷链物流与保活运输)与工业工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多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40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入选北京科技新星(2008),北京优秀人才(2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ELser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2021,2022),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23)。
教育经历
2000.09.01-2003.07.01,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1998.09.01-2000.08.0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1994.09.01-1998.06.0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货币银行学
工作经历
2003.06.01,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荣誉及奖励
2014,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技进步奖
2011,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2009,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2008,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2008,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方向:智能(柔性/可穿戴)传感与物联网技术/智能物流(冰鲜、保活、催熟)与工业工程
1)传感机理和传感技术:系统辨识农产品供应链过程中质量关键点与参数,研究气体成分、微生物、温湿度、生物电信号等响应机理、建立传感器的动力学模型;寻找多传感器组成阵列优化的评价准则,优化传感器阵列。
针对活体动物运输、果蔬智能筛选等情景,研究柔性传感、可穿戴、多模态传感,提高传感技术的生物适应性。
2)传感信号解析方法和建模:根据传感信号的随机特征,按照一定顺序提取目标信号,实时准确感知冷链物流信息,探讨质量波动与传感信号变化的耦合机理;建立多参数耦合判定机制,诊断模型耦合程度。
3)基于传感的实时监控技术(大数据建模):基于以上模型与方法,研究质量与能耗的和动态监测与控制方法,构建面向节能降耗的质量管理决策模型和追溯技术。
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与可追溯
冷链物流和动物活体运输
信息系统与管理
传感技术与工业工程
柔性传感、可穿戴传感和智能检测
智能机械手系统集成
智能包装(气调、杀菌)
Research interested in food supply chain, quality safty and traceablity; cold chain management and live animal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IoT/WSN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