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洪忠

个人简介

张洪忠,传播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北师大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为传播效果测量、智能传播、传媒公信力等,尤其关注社交机器人、深度伪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空间应用对社会关系网络、舆论、群体行为等的影响。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四项国社科项目,一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项(原973项目)、一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中宣部、网信办、外交部等多项委托项目。发表国际SCI、SSCI等英文论文近二十篇,CSSCI等中文学术刊物论文140余篇,出版五本专著,参与编著近十本。

研究领域

传播效果测量、智能传播、传媒公信力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著作 张洪忠,王競一,张尔坤 著:《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22)》“B4 北京冬奥的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分析报告”章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 陈铃,张洪忠,徐维功 主编:《2018-2020年中国电影海外网络传播力蓝皮书》,中国社会出版社,2022年8月 张洪忠,方增泉,周敏 著:《2021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2022年6月 斗维红,任吴炯,王競一,张尔坤,张洪忠 著:《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1》中《新传播技术发展与网络空间生态变革分析(2020-2021)》 部分,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年12月 张洪忠,方增泉 著:《2020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2021年6月 秦艳华、张洪忠、唐贾军 著:《图书用户行为研究》, 研究出版社, 2019年 张洪忠,方增泉 编著:《2018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2019年06月 张洪忠,方增泉 著:《2019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2020年7月 喻国明 张洪忠 刘茜主编:《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大讲堂 第一辑》,新华出版社 2020年1月 刘茜 张洪忠 祁雪晶 编著:《2018中国VR产业和消费者调查报告》,新华出版社,2019年07月 张洪忠 张国鸿 主编:《自媒体发展趋势与营销方法》,2017年12月,新华出版社 喻国明 张洪忠 主编:《中国传媒智库》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张洪忠 著:《资本影响下的中国传媒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 张洪忠 著:《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公信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 张洪忠著: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的“虚假新闻教育”(6万字)部分 张洪忠 著:《中国传媒公信力调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路春燕,张洪忠 著:《大众传播学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张洪忠 著:《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6年9月 英文论文 Li, Q., Liu, Q., Liu, S., Di, X., Chen, S., & Zhang, H. (2023). Influence of social bots in information warfare: A case study on@ UAWeapons Twitter account in the context of Russia–Ukraine conflict.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20570473231166157. Zhao, B., Ren, W., Zhu, Y., & Zhang, H. (2023). Manufacturing conflict or advocating peace? A study of social bots agenda building in the Twitter discussion of the Russia-Ukraine war.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olitics, 1-19. Shen, F., Zhang, E., Zhang, H., Ren, W., Jia, Q., & He, Y. (2023). Exam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uman and bot social media accounts: A case study of the Russia-Ukraine War. First Monday. Wang, R., & Zhang, H. (2023). Who spread COVID-19 (mis) information online? Differential informedness,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38, 107486. Ma, S., & Zhang, H. (2021). Opinion expression dynamics in social media chat groups: an integrated quasi-experimental and agent-based model approach. Complexity, 2021, 1-14. Liu, Y., Zhou, S., & Zhang, H. (2020). Second screening use and its effect on political involvement in China: 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Mediation Mode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05, 106201. Williams, C., Du, J., & Zhang, H. (2020).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internet SMEs: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foreign and indigenous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55(3), 101051. Zhang, H., Du, J., & Wang, R. (2019). Media credibility: The impact of privately-owned websites on state-owned television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29(2), 188-210. Zhang, H., Zhang, X., & Zhou, S. (2017). To Trust or Not to Trust: Characteristic-based and Process-Based Trust. China Media Research, 13(1). Hongzhong Zhang. Book Review : Mass Media Credibility: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 8.March 2015. Hongzhong Zhang,?Shuhua?Zhou,?Shen, Bin. Public trust: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n perceived media credibility in China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ume 24, Issue 2, 2014 Hongzhong Zhang,Linsen Shu. Chinese Media and Journalists in Transition, 载The Global Journalist in the 21st Century,Routledge, May 2012,P9-21. Shuhua Zhou,Hongzhong Zhang and Bin Shen. Comparison & Magnitude Credibility: Whom to Trust When Reports are Conflicting? The Open Communication Journal,2014, 8, 1-8 Shen, F., & Zhang, H. (2014). Predicting media credibility in China: The influence of Weibo use. Asian Journal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1(4), 234-248. 中文论文 张洪忠,黄民烈,张伟男,沈菲,周葆华,邹军,钟智锦,闵勇,吴晔,许小可.ChatGPT的技术逻辑、社会影响与传播学未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02):24-31. 张洪忠,王彦博,赵秀丽.热点生产:ChatGPT“破圈”的网络扩散研究[J].现代出版,2023(02):5-20. 张洪忠,刘绍强. 传播学视野中的ChatGPT技术逻辑[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3-07(003). 张洪忠,张尔坤,狄心悦,王启臻.准社会交往视角下ChatGPT人机关系建构与应对思考[J].社会治理,2023(01):20-29. 赵蓓,张洪忠.议程设置中的时间变化:基于社交机器人、媒体和公众时间滞后分析[J].国际新闻界,2023,45(02):52-80. 张洪忠,王競一.社交机器人参与社交网络舆论建构的策略分析——基于机器行为学的研究视角[J].新闻与写作,2023(02):35-42. 刘绍强,张洪忠,王競一,任吴炯.舆论形成的背后:俄乌冲突中的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研究[J].对外传播,2023(01):76-80. 王競一,狄心悦,张洪忠.2022年智能传播研究综述[J].教育传媒研究,2023(01):20-22. 张洪忠,王競一.机器行为范式:传播学研究挑战与拓展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45(01):1-9. 何康,张洪忠,刘绍强,王競一.认知的罗生门效应制造:深度伪造在俄乌冲突中的案例分析[J].新闻界,2023(01):88-96. 何康,张洪忠.从信息渠道到战略资源:俄乌冲突中星链卫星网络的功能跃升[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7(05):77-85. 赵蓓,张洪忠,任吴炯,张一潇,刘绍强.标签、账号与叙事:社交机器人在俄乌冲突中的舆论干预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2(09):89-99. 何苑,张洪忠,苏世兰.基于算法推动的文化传播“破圈”机制研究——以B站“法国音乐剧”的传播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113-126+172. 张洪忠.从技术逻辑理性看待“元宇宙”[J].教育传媒研究,2022(03):1. 赵蓓,张洪忠.有关北京冬奥会的社交机器人叙事与立场偏向——基于Twitter数据的结构主题模型分析[J].新闻界,2022(05):62-70. 张洪忠,斗维红,张尔坤.圈层的背后:网络信息传播的“巴尔干化”分析[J].编辑之友,2022(05):49-53. 王競一,张洪忠,斗维红.想象的可供性:人与元宇宙场景关系的分析与反思[J].新闻与写作,2022(04):70-78. 张洪忠,任吴炯,斗维红.人工智能技术视角下的国际传播新特征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02):111-118. 何康,张洪忠,贾全鑫,李阳阳.隐性的国际互动:推特平台被删除账号的关系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04):136-144. 张洪忠,斗维红,任吴炯.机器行为特征建构:传播学视野下社交机器人识别方法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2):174-182. 何苑,张洪忠,张尔坤.基于自然语言技术的智能传播应用与风控分析[J].传媒,2022(05):48-51. 张洪忠.元宇宙会取代微信并颠覆现有游戏吗?[J].语言战略研究,2022,7(02):7-8. 张洪忠,斗维红,任吴炯.元宇宙:具身传播的场景想象[J].新闻界,2022(01):76-84. 韩秀,张洪忠,何康,马思源.媒介依赖的遮掩效应: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准社会交往程度越高越感到孤独吗?[J].国际新闻界,2021,43(09):25-48. 张洪忠.用户观念差异下的社交媒体“巴尔干化”[J].现代视听,2021(05):1. 张洪忠,何康,段泽宁,斗维红.中美特定网民群体看待社交机器人的差异——基于技术接受视角的比较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5):160-166. 张洪忠,石韦颖.社交媒体兴起十年如何影响党报公信力变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10):39-55+126-127. 何苑,张洪忠.“内容+科技”:智能传播时代媒体融合的路径选择[J].青年记者,2020(24):13-14. 张洪忠.从“知识沟”到“信念沟”:虚拟空间的社会关系重构[J].教育传媒研究,2020(04):1. 张洪忠,常佳琦,何康.认知不协调理论视野下的信息认知与分享:基于五城市新冠调查数据的比较[J].新闻与写作,2020(05):33-39. 张洪忠,沈菲,李昊,贾全鑫.疫情接近性对谣言信任度的影响:新冠疫情中传播渠道的中介效应分析[J].新闻界,2020(04):48-56+5. 张洪忠,兰朵,武沛颍.2019年智能传播的八个研究领域分析[J].全球传媒学刊,2020,7(01):37-52. 张洪忠,梁爽,王競一.官方渠道、人际传播、自媒体: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渠道公信力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0(04):37-42. 张洪忠,赵蓓,石韦颖.社交机器人在Twitter参与中美贸易谈判议题的行为分析[J].新闻界,2020(02):46-59. 徐晨霞,张洪忠.5G条件下VR产业发展的突破预期[J].教育传媒研究,2020(01):30-33. 赵蓓,张洪忠.2019年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传媒业的应用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9(12):23-29. 徐晨霞,张洪忠.出版融合视域下出版业的战略取向和顶层设计[J].出版广角,2019(18):6-9. 张洪忠,段泽宁,杨慧芸.政治机器人在社交媒体空间的舆论干预分析[J].新闻界,2019(09):17-25. 张洪忠,兰朵.社交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建构特征[J].传媒,2019(08):17-19. 张洪忠,刘旭阳.融媒体打造:2019两会报道中的新传播技术应用[J].中国记者,2019(04):30-33. 张洪忠. 跨文化传播中的信念沟问题[C]//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第三极文化”论丛(2018).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第三极文化”论丛(2018),2019:244-246. 张洪忠,段泽宁,韩秀.异类还是共生:社交媒体中的社交机器人研究路径探讨[J].新闻界,2019(02):10-17. 韩晓乔,张洪忠,何苑,石韦颖.文科思维与技术思维的碰撞:新闻传播经验应用在机器写作技术开发中的个案研究[J].全球传媒学刊,2018,5(04):81-91. 拉斯·韦纳,唐硕,石鉴,张洪忠.中国公众对新闻业的认知及社交媒体的影响[J].新闻大学,2018(06):18-30+147. 兰朵,张洪忠.中国电影舆论的变迁分析(1978-2018)[J].电影艺术,2018(05):17-22. 拉斯·韦纳,唐硕,石鉴,张洪忠.中国公众如何看待记者、媒体和假新闻——基于2017年全国性问卷调查的研究[J].新闻记者,2018(09):20-31. 张洪忠,姜文琪,丁磊.人工智能时代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路径探索——封面新闻调研报告[J].中国记者,2018(09):33-36. 张洪忠,何苑,马思源.官方与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信任度对社会信心影响的中介效应比较研究[J].新闻大学,2018(04):98-107+154-155. 张洪忠.如何从技术逻辑理解人工智能对传媒内容生产的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8(08):10-11. 张洪忠,丁磊.5G时代的VR社交会取代微信吗[J].新闻与写作,2018(07):46-49. 秦艳华,张洪忠,王畅颖.何为好书:好书的评价标准研究[J].中国出版,2018(10):22-27. 何苑,张洪忠.原理、现状与局限:机器写作在传媒业中的应用[J].新闻界,2018(03):21-25. 张洪忠,石韦颖,韩晓乔.从传播方式到形态:人工智能对传播渠道内涵的改变[J].中国记者,2018(03):29-32. 张洪忠,石韦颖,刘力铭.如何从技术逻辑认识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影响[J].新闻界,2018(02):17-22. 张洪忠,侯颗.正走向后结构主义范式的新媒介[J].教育传媒研究,2018(01):23-24. 张洪忠.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给新闻传播学研究带来的新课题[J].中国记者,2017(09):5. 张洪忠.直播“网红”:后结构主义范式下的陪伴[J].教育传媒研究,2017(01):28-30. 张洪忠,马思源,韩秀.中央与地方:网民的政府信任度比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S1):78-84+127. Lars Willnat,唐硕,张洪忠.朋友还是对手:媒介与中美民众的相互审视[J].新闻大学,2016(06):47-58+148. 张洪忠.社交媒体的关系重构:从社会属性传播到价值观传播[J].教育传媒研究,2016(03):28-30. 张洪忠,梁爽,张诗雨.自媒体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新闻与写作,2016(05):28-31. 张洪忠,张诗雨.权力的同化:商业网站与中央台《新闻联播》的公信力关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11):60-73+127. 张洪忠、官璐、朱璐鋆:《社交媒体的社会资本研究模式分析》,《现代传播》,2015年11期,P42-46 张洪忠、王鑫:《网民类型与信息辨别力》,《传媒》,2015年第21期,P18-19. 张洪忠、张燕、王雨欣、宋伟超:《无奈现实的虚拟释放:流行语“屌丝”的网络建构》,《现代传播》2014,11,P50-55,59 张洪忠、李明倩、朱璐鋆:《社会化媒体的渠道与内容使用报告》,载《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4》,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8月P194—215. 张洪忠:《民营资本、国际资本进入我国传媒业的情况与影响研究》, 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 张洪忠:《电影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11期(208)p63-67 张洪忠:《微博、微信对传统媒体内容使用的影响》,《新闻记者》,2013年12期(370)P64-68 张洪忠:《当前如何有效建设传媒公信力》,《中国记者》, 2013年8月P7 张洪忠、虞鑫:《媒介建构:中国人对美国的文化认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4期,25—43 张洪忠、刘思一:《2012年北京、成都、广州移动互联网视频使用情况报告》 ,刊《新媒体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P90—105 张洪忠:《业外资本对中国媒体从业者身份认知与压力影响》,《当代传播》2012年3期P60 张洪忠:《业外资本的进入对中国媒体从业者的影响》,《国际新闻界》, 2012年2期(总208期)P70-75 周星、张洪忠、涂俊仪、曾泓:《新媒体环境下都市影像消费生态调查》,《现代传播》,2012年8期 P8—14 周星、张洪忠、曾泓、涂俊仪:《多元影像生态背景下的城市居民电影院消费状况分析》,《当代电影》, 2012年第07期,75-79 王一川、张洪忠、林玮:《我国大学生中外文化符号观调查》,《当代文坛》,2010,(06) 王一川、郭必恒、张洪忠、唐建英:《中国大陆电影现状及其软实力提升策略》,《天津社会科学》2010,(04) 张洪忠 刘彦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自我定位——基于文化官员与文化学者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15日16版 张洪忠、刘彦榕:《美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状况分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6期 张洪忠、周雯、王宜文、于媛:《大学生电影接触行为与评价研究——基于对2007—2009年商业大片和华表奖获奖影片的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P167——171 于丹、张洪忠、杨东菊:《我国官方传播渠道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公信力研究》,《国际新闻界》,2010年06期 张洪忠、赵越:《北京大学生对3G运营商的认知与评价》,《现代广告》,2010年 第10期 张洪忠、赵越:《北京大学生对3G的认知与使用情况调查》,《新闻与写作》,2010年 第05期 张洪忠:《如何看待媒介公信力降低》,《中国广播影视》, 2010年8月下 张洪忠:《新媒介公信力考察——基于全国十大城市网络、手机调查数据的分析》,《当代传播》,2010年4期p76-77 张洪忠:《我国居民信仰状况与传播渠道研究》,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Didest of Marxism(转载),2009年8期45-47 张洪忠:《重庆地区三种市场形态报纸的公信力比较》,《国际新闻界》,2009年3期(173),P89-93 张洪忠:《受众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内容的依赖比较》,《当代传播》2009年1期P29-31 张洪忠:《我国报纸版面结构发展的受众价值分析》,《国际新闻界》,2007年9月P54-58 喻国明、张洪忠、靳一:《中国大众传播渠道的公信力评测》,《国际新闻界》,2007年5期P29-34 张洪忠:《我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选择观——以北京地区的调查为例》,《新闻与写作》,2007年01期 张洪忠:《新传播技术发展背景下的报纸转型问题探讨》, 《南方传媒研究》,2007年1期 张洪忠:《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国际新闻界》,2006第1期P42-47 张洪忠:《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取向》,《国际新闻界》,2006第10期P5-9 张洪忠:《传播渠道整合趋势下的电影接触情况与评价量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第9期P156-159 张洪忠:《同质化困惑下的我国报业发展之路》,《新闻与写作》,2006第5期P3-5 张洪忠:《读图时代还是读标题时代——都市类报纸版面元素的构成关系分析》,《新闻与写作》,2006第6期P6-7 张洪忠:《“刻度”与“阀门”:公信力对不同媒体受众市场的影响》,《新闻记者》,2005年第12期P45-46 张洪忠:《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构成特点》,《新闻与传播》,2006第5期P23-24 张洪忠:《新闻从业者职业意识调查》,《中华新闻报》,2006第81期 张洪忠:《我国传媒业扩张模式的选择》,《新闻界》,2004年1期P36-38 喻国明、张洪忠、靳一:《面对重大事件时的传播渠道选择》,《新闻记者》,2003年6期 喻国明、张洪忠、靳一:《信息透明化处理的传播效果》,《新闻记者》,2003年7期 张洪忠:《传媒业的“问题单子”在哪里》,《新闻实践》,2003年1期 张洪忠:《对都市类报纸周末零售市场划分的再认识》,《中国记者》,2001年9期 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10期P88-9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