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英和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99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学位 1985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学位 198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现在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7—现在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8—2018 北师大心理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副主任 2007—现在 北师大心理学院发展心理所,二级教授 2004—2017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部学位委员会,主席 1999-2003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校学位办主任 1997-现在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 1992-1997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 1987-1992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讲师 1985-1987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助教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量级感知影响数量表征的行为及脑机制:从人类个体发展的视角,2022-2025,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数据库建设及其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2014-2020,主持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建构与数据库建设,2017-2022,子课题负责人 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大学生批判与创新能力培养——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2015-2017,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幼儿及小学儿童数量表征的机制及作用,2012-2016,主持人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当今时代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促进研究,2012-2015,主持人 北京市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2012-2015,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素质教育中儿童青少年元认知发展及其作用的心理机制,2006-2009,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工作记忆对其数学加工影响的心理机制,2008-2012,主持人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小学生科学探究教育中元认知的作用及培养,2007-2010,主持人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和干预研究,2008-2011,主持人 科技部基础研究专项,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2007-2009,子项目主持人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项目,学习能力的优化:心理机制、脑可塑性及培养干预,2006-2009,主持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2004-2007,子课题负责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2003-2006,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学儿童算术认知策略研究,2002-2006,主持人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儿童认知策略的发展与促进研究,2002-2005,主持人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小学儿童算术认知策略发展与促进研究,2002-2005, 主持人 荣誉奖励 2021年,国家 “万人计划” 教学名师 2020年,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共产党员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6年,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6年,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5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优质研究生课程特等奖 2015年,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4年,全国师范类大学明德教师奖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2013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1年,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钱瑷优秀教师奖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奖 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9年,中国心理学家称号 2008-2009,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 2005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4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表彰 2004年,朱智贤心理学奖 2003年,北京市高教学会研究生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3年,首都防治“非典”工作表彰 2002年,北京市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出国交流 1990-1991,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系,访问学者 2008-2009,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

研究领域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体为认知发展与学习

数认知、执行功能和工作记忆、表征和概念形成以及推理等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及机制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Qi, Y. ?, Chen, Y. ?, Yang, X. *, & Hao, Y. (2022). How does working memory matter in young children’s arithmetic skills: The mediating role of basic number processing. Current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Wang, H.?, Chen, Y. ?, Yang, X. *, Yu, X., Zheng, K., & Lin, Q., Chen, X., & He, T. (2022). Different association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with children's learning of Chinese, English, and math: a three-wave longitudinal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Zhang, B., Deng, Z., Zhang, H., Chen Y*. (2022). Do preschoolers always trust the majority? The influence of familiarity and expertise of a dissenter in a Chinese sample.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e2303. Yu, X., Chen, Y., Xie, W., Yang, X*. (2022).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ual perception and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in Chinese kindergartners. Current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ang, X., Yang, C., Che, M., & Chen, Y*., Yu, X. (2021).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the forward testing effect: The role of reset-of-encoding.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ang, X., Yang, C., & Chen, Y*. (2021). Age difference in the forward testing effect: The roles of strategy change and release from proactive interference. Cognitive Development, 59, 101079. Dang, X., Li, L., & Chen, Y*, Yang, X. (2021). Distinguishing between high-confidence true and false memories: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73(2), 243-253. Zhang, X., Li, L., Bai, L., & Chen, Y*. (2021). Father-Child Relations Medi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ternal Expressiveness and Adolescent Behavior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30, 1016-1027. Wu, H., Yang, X., Geng, L., Zhu, X., & Chen, Y*. (2020). How do working memory and inhibition contribute to the SNARC effect in Chinese school-aged children? Cognitive Development, 56, 100959. Yu, X., Zhang, M., Chen, Y., Deng, Z., Chen, Y*., Zhang, H., ... & Chen, X. (2020). The role of inhibitory control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alogical reasoning: From general to specific.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8(4), 594-615. Yu, X., Geng, L., Chen, Y*., Han, C., & Zhu, X. (2020). The Role of Perceptual Interference, Semantic Interference, and Rel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alogical Reasoning.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756. Yu, X., Han, C., Guo, J*., & Chen, Y*. (2020). The role of superior image composition in children’s analogical reasoning. Softwar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50(11), 2082.2094. Li, Y., Zhang, M., Chen, Y*., Deng, Z., Zhu, X., & Yan, S. (2018). Children’s Non-symbolic and Symbolic Numerical Representation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Mathematical Abili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1035. Li, L., Bai, L., Zhang, X., & Chen, Y*. (2018). Family Functioning during Adolescence: The Roles of Paternal and Maternal Emotion Dysregulation and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7(4), 1311-1323. Deng, Z., Chen, Y*, Zhang, M., Li, Y., & Zhu, X. (2018). The Association of Number and Space Under Different Tasks: Insight From a Process Perspectiv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Li, X., Wang, L., Shen, J., Wang, J., Hu, W., Chen, Y., & Tian, R. (2018).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cientific Inquiry Activities in Eight-Grade Physics Textbooks in China . Journal of Baltic Science Education, 17(2). Li, X., Tan, Z., Shen, J., Hu, W., Chen, Y., & Wang, J. (2018). Analysis of Five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xtbooks Used in China for Representations of Nature of Science.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1-12. Li, Y., Zhang, M., Chen, Y*., Zhu, X., Deng, Z., & Yan, S. (2017). Children’s Non-symbolic, Symbolic Addition and Their Mapping Capacity at 4–7 Years Old.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1203. Zhu, X., Chen, Y*., Li, Y., & Deng, Z. (2017). Automatic non-symbolic numerosity processing in preschoolers. PloS one, 12(6), e0178396. Zhang, L., Xin, Z. *, Feng, T., Chen, Y., & Sz?cs, D*. (2017). Physical similarity or numerical representation counts in same-different, numerical comparison, physical comparison, and priming task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44. Jia, X., Hu, W., Cai, F., Wang, H., Li, J., Runco, M. A., & Chen, Y. (2017).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methods on creative problem finding.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4, 86-94. Zhang, M., Gao, X., Li, B., Yu, S., Gong, T., Jiang, T., ... & Chen, Y. (2016). Spatial Representation of Ordinal Inform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505. Xiao, F., Zheng, Z., Zhang, H., Xin, Z., Chen, Y*., & Li, Y. (2016). Who Are You More Likely to Help? The Effects of Expected Outcomes and Regulatory Focus on Prosocial Performance. PloS one, 11(11), e0165717. Deng, Z., Chen, Y*., Zhu, X., & Li, Y. (2016). The effect of working memory load on the SNARC effect: Maybe tasks have a word to say. Memory & Cognition, 1-14. Cui, J.-F., Wang, Y., Shi, H.-S., Liu, L.-L., Chen, X.-J., & Chen, Y.*. (2015). Effects of working memory load on uncertain decision-making: evidence from the Iowa Gambling Task.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Hu, X., Chen, Y*., & Tian, B. (2015). Feeling Better About Self After Receiving Negative Feedback: When the Sense That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Is Activated.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9. Lai, Y., Zhu, X., Chen, Y*., & Li, Y. (2015). Effects of Mathematics Anxiety and Mathematical Metacognition on Word Problem Solving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Mathematical Learning Difficulties. PloS one. 10(6), e0130570. Xiao, F., Wang, L., Chen, Y., Zheng, Z., & Chen, W. (2015). Dispositional and Situational Autonomy as Moderators of Mood and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7, 76-86. Xiao, F., Zheng, Z., Wang, Y., Cui, J., & Chen, Y*. (2015). Conflict monitoring and stimulus categorization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prosocial attitud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Social neuroscience, 1-10. Cui, J. ?, Chen, Y. ?, Wang, Y., Shum, D. H., & Chan, R. C. (2013). Neural correlates of uncertain decision making: ERP evidence from the Iowa Gambling Task.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7(776), 1-14. Zhou, S., Chen, Y*., & Zhang, M. (2013). Chinese children's predictions of emotion in rule situations. Psychol Report, 113(1), 1237-1257. Cui, J., Chen, Y*., Zhang, X., Wang, Y., Gao, D., & Zou, X. (2012). Cognitive Inhibition and Shifting in Asperger’s Syndrome. Psychopathology, 45(2), 130-132. Cui, J., Gao, D., Chen, Y*., Zou, X., & Wang, Y. (2010). Working memory in early-school-age children with Asperger’s syndrome.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0(8), 958-967. Camras, L., Kolmodin, K., & Chen, Y. (2008). Mothers' self-reported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Mainland Chinese, Chinese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famil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32(5), 459-463. Camras, L. A., Chen, Y., Bakeman, R., Norris, K., & Cain, T. R. (2006). Culture, ethnicity, and children’s facial expressions: A study of European American, mainland Chinese, Chinese American, and adopted Chinese girls. Emotion, 6(1), 103-114. 于晓, 张涵, 陈英和*, 戚玥, 刘爱芳, 刘丽丽. (2021). 类比推理的眼动研究:揭示个体类比推理策略发展的有效手段. 心理发展与教育, 37(6), 897-903. 慕德芳*, 陈英和*. (2021). 小学高年级学生元认知监测对认知操作输出的影响:执行功能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7(3), 305-312. 胡心怡,陈英和*.(2020) 大学生疫情压力感知,心理灵活性对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8(4),739-742. 韩瑽瑽, 陈英和, 于晓*, 邓之君, 刘静, 侯江文, & 林燕燕. (2020). 表面相似性对数量关系和相对大小关系理解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3), 257-264. 徐 华, 吴慧中, 赵遇缘, 陈英和*. (2020). 不同情绪启动状态和手机依赖程度对大学生决策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8(7), 1061-1065 陈逸群, 于晓, 陈英和*, 党茜茜, 韩敏, 侯江文. (2020). 儿童类比推理的影响因素及干预促进. 心理科学, (2), 386-392. 于晓, 王红梅, 陈英和*, 刘瑞曙, 韩瑽瑽, 韩敏, ... & 刘静. (2020). 分心抑制和关系整合对学前儿童类比推理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4), 385-393. 赵琪慧, 李西营*, 陈英和, 胡卫平, 皮忠玲. (2020). 模糊容忍性与发散性思维的关系:不同认识兴趣的作用. 心理科学,43(3), 542-548. 郝嘉佳, 陈英和*, 刘拓, 白学军*. (2019). 儿童青少年一般思维能力测验的编制和初步应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7(5), 620-626. 肖凤秋, 郑志伟, 陈英和*. (2019). 受助者结果类型对亲社会表现的影响: 成人与儿童的对比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35(3), 274-281. 胡心怡, 陈英和*. (2018). 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分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 34(5), 586-594. 池丽萍, 宗正, 辛自强, 陈英和. (2018). 建构主义教学与元思维的关系: 认知压力的解释. 心理发展与教育, 34(2), 181-190. 胡心怡, 陈英和*. (2018). 智力增长观对高威胁下自我评价的作用效果: 呈现顺序和自尊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6(2), 195-201. 胡心怡, 陈英和*. (2017). 大学生生活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 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0), 1580-1584. 周双珠, 陈英和*. 胡竹菁. (2017). 道德和个人领域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及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 (2017 年 01), 41-47. 郝嘉佳, 陈英和, 陈艺萍, 白学军. (2017). 工作记忆和类比推理与初一年级学生数学成绩的关系: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心理与行为研究, 15(4), 495-49 邓之君, 吴慧中, 陈英和*. (2017). 数字空间联结的工作记忆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5(9), 1492-1502. 胡卫平, 赵晓媚, 贾培媛, 陈英和. (2017). 学思维网络活动对小学生创造性的影响: 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3), 257-264. 赵琪, 李龙凤, 邓之君, 陈英和*. (2017). 数量空间表征的特点: 跨视听通道下的 SNARC 效应.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2), 129-138. 张晓, 李龙凤, 白柳, 陈英和*. (2017). 父母婚姻质量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 父母教养能力感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5(2), 240-249. 胡心怡, 陈英和*.(2017). 自我肯定方向降低高威协后的消极情绪. 心理科学, 1(40), 174-180. 赖颖慧, 尹称心, 陈英和*. (2016). 不同任务类型条件下 4~ 6 年级儿童比例推理策略的表现. 心理发展与教育, 32(4), 385-393. 赖颖慧,邓小婉,黄大庆, 陈英和*. (2016).儿童早期数学情绪体验及其与数学成绩关系初探[J]. 数学教育学报,25(05),32-37. 刘霞, 胡清芬, 刘艳, 方晓义, 陈英和, 莫雷, . . . 林崇德. (2016).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证调查. 中国教育学刊(06), 15-22. 夏彧婷, 陈英和*. (2016). 儿童过度模仿的原因、意义及其教育启示. 学前教育研究(01), 49-56+65. 张帆, 王明怡, 陈英和. (2016). 呼和浩特市高一年级学生对学业不良学生刻板印象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 37 (06), 867-869. 张睆, 辛自强, 陈英和, 胡卫平. (2016). 集合关系特征对小学生分数乘法应用题表征的影响. 数学教育学报,25 (01), 43-46. 胡心怡, 陈英和*. (2016). 高自尊威胁后防御和消极情绪的特点:自尊和自我价值权变性的不同调节作用. 心理学探新, 36(02), 164-170. 辛自强, 张睆, 李福洪, 陈英和. (2016). 一般元思维与情境元思维量表的编制. 心理技术与应用, 4(06), 365-375. 黄大庆, 陈英和*. (2016). 小学二至六年级数学困难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育学报,25 (02), 70-74. 陈英和*, 白柳, 李龙凤. (2015). 道德情绪的特点、发展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3(5), 627-636. 郝嘉佳, 陈英和*. (2015). 小学儿童分享的发展及反馈信息的促进效应.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6), 641-647. 李艺伟, 肖凤秋, 陈英和*. (2015). 消极刺激相似性对幼儿未来事件认知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3, 347-353. 胡心怡, 陈英和*. (2015). 大学生无条件自我接纳、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3, 1199-1203. 张帆, 赖颖慧, 陈英和*. (2015). 儿童数字线表征的发展——心理长度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149-156. 陈英和. (2015). 儿童数量表征与数概念的发展特点及机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01), 21-28. 陈英和. (2014).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走心理学为实践服务的道路.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6), 727-729. 周双珠, 韩瑽瑽, 陈英和*. (2014). 数学焦虑影响数学学业成就的作用机制——数学元认知的中介作用. 数学教育学报, 23(05), 14-18. 仲宁宁, 陈英和*, 王晶. (2014). 小学4~6年级儿童数学应用题表征模型的使用研究. 心理学探新, 34(03), 218-222. 张晓东, 陈英和*. (2014). 记忆成分对二语听力理解的影响研究. 现代外语, 37(03), 360-369+438. 李妍君, 朱小爽, 陈英和*. (2014).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 社交自尊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03), 351-356. 肖凤秋, 郑志伟, 陈英和*. (2014). 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 心理科学, 37(05), 1263-1270. 赖颖慧, 朱小爽, 黄大庆, 陈英和* (2014). 3-6 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与正常儿童空间能力的比较.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1), 36-44. 肖凤秋, 郑志伟, 陈英和*. (2014). 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 心理发展与教育, 30(2), 208-215. 王晶, 仲宁宁, 陈英和*. (2013). 问题结构因素对伦敦塔问题解决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1(1), 24-29. 周双珠, 陈英和*. (2013). 规则的不同特点对儿童判断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9(5), 466-474. 韩瑽瑽, 张静, 陈英和*. (2013). 2~ 5 岁儿童的数概念发展水平——理解者水平理论的视角. 心理科学, 36(5), 1133-1139. 张萌, 陈英和*. (2013). 父母教养方式与拖延: 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1(2), 245-250. 慕德芳, 陈英和*. (2013). 元认知监控的机制: 认知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9(2), 113-120. 陈英和, 赖颖慧. (2013). 儿童非符号数量表征的特点及作用探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33-41. 赖颖慧, 陈英和*, 陈聪. (2012). 视知觉线索对幼儿小数离散量表征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4), 337-344. 徐华, 陈英和*. (2012). 儿童数字线估计研究的述评与前瞻. 心理研究, 5(5), 46-50. 陈英和*, 韩瑽瑽. (2012). 儿童青少年元认知的发展特点及作用的心理机制. 心理科学, 3, 537. 章吉, 陈英和*, 李雯. (2012). 儿童混合表情识别的发展及与基本表情识别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 10(2), 120-124. 韩瑽瑽, 曹仕莹, 陈英和* (2012). 4~ 6 岁儿童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发展与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2), 121-130. 李艳玲, 陈英和* (2011). 幼儿对误信念与元表征受干扰的真信念的理解. 心理与行为研究, 9(4), 261-267. 陈英和, 慕德芳, 郝嘉佳. (2011). 有效测量元认知监控的新方法: MasterMind 任务分析. 心理科学, 34(3), 750-754. 陈英和, 赵业粉. (2011). 智力和元认知技能在发现学习中的作用: 任务复杂性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9(2), 81-87. 陈英和, 郝嘉佳. (2011). 冲动-思考型儿童在拼图游戏中的问题解决及元认知差异.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3), 241-245. 郝嘉佳, 齐琳, 陈英和*. (2011). 小学六年级数学困难儿童的元认知特点及其在应用题解决中的表现. 中国特殊教育, (2), 52-57. 陈蒲晶, 张静, 陈英和*. (2011). 解释数学困难儿童工作记忆特点的新视角——从同中心模型角度探析. 中国特殊教育, 1, 003. 崔吉芳, 李嫩晓, 陈英和*. (2011). 数学焦虑影响儿童数学任务表现的作用机制探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2), 118-125. 王静, 陈英和*, 曹仕莹. (2011). 类比数量表征的线索: 离散量还是连续量. 心理发展与教育, 1, 1-8. 陈英和*, 赵浡含, 赖颖慧.(2010) 元认知能力对中学生事后偏差的影响,心理科学,33(6):1368-1374. 郝嘉佳, 陈英和*. (2010). 小学儿童在线和离线元认知监控的发展特点及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心理科学, (5), 1108-1112. 李艳玲, 陈英和*. (2010). 儿童理解误信念的理论观点: 认知过程的新视角. 心理科学, (5), 1183-1186. 韩瑽瑽, 陈蒲晶, 陈英和*. (2010). 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 表面相似性效应与标签效应. 心理发展与教育, 26(5), 449-456. 韩瑽瑽, 张静, 黄大庆, 陈英和*. (2010). 2-4 年级数学困难与普通儿童数量估计能力的比较. 中国特殊教育, 4, 47-51. 张淳俊, 陈英和*. (2010). 学业成就, 创造力与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 8(1), 35-42. 张淳俊, 陈英和*. (2010). 采用跨学科概念图推进中学生跨学科学业成就.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153-160. 陈英和, 张淳俊. (2010). 基于跨学科概念图的跨学科知识整合模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37-44. 赖颖慧, 陈英和*. (2010). 代数应用题视觉化表征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 (1), 75-83. 陈英和, 王静. (2010). 学校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 中国教育学刊, (6), 20-24. 赵宏, 陈英和*. (2010). 小学 4 年级儿童多位数乘法策略的特点及其与工作记忆的关系. 心理科学, (4), 938-941. 王静, 陈英和*. (2009). 大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解决过程及其对问题解决水平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4), 258-264. 王晶, 陈英和*, 仲宁宁. (2009). 对低执行功能小学儿童的训练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6), 777-779. 徐华, 许洁虹, 陈英和*. (2009). 非对称性和词汇性质对双语记忆表征的影响. 心理科学, (5), 1064-1066. 王晶, 陈英和*, 仲宁宁. (2009). 小学儿童执行功能各成分的发展特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4), 403-404. 王晶, 肖兴荣, 陈英和*. (2009). 幼儿前提反事实推理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与教育, 25, 8-14. 李艳玲, 陈英和*. (2009). 3~ 5 岁幼儿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趋势. 心理发展与教育, 25(2), 1. 仲宁宁, 陈英和*, 张晓龙. (2009). 儿童数学应用题表征水平的特点研究. 心理科学, 32(2), 293-296. 林崇德, 陈英和. (2009). 中国发展心理学 30 年的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38-46. 慕德芳, 宋耀武, 陈英和. (2009). 定向遗忘中提取抑制的机制: 成功提取引起抑制. 心理学报, 41(1), 26-34. 仲宁宁, 陈英和*, 王晶. (2009). 小学儿童表征模型的使用及其与表征水平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5), 588-591. 宋耀武, 慕德芳, 陈英和. (2009). 提取练习在定向遗忘中的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 87-92. 陈英和, 王明怡. (2009). 儿童执行功能与算术认知策略的关系. 心理科学, 32(1), 34-37. 陈英和, 王雨晴. (2008). 幼儿元认知知识发展的特点. 心理与行为研究, 6(4), 241-247. 王晶, 陈英和*, 齐琳. (2008). 小学儿童执行功能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4(4), 25-33. 慕德芳, 宋耀武, 陈英和*. (2008). 提取诱发遗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16(6), 855-861. 陈英和, 李慧. (2008). 在获得和失去情境中儿童风险决策的发展特点. 心理科学, 31(5), 1031-1034. 黄大庆, 陈蒲晶, 陈英和*. (2008). 数学困难儿童解题策略综述. 中国特殊教育, (9), 57-61. 黄大庆, 陈蒲晶, 陈英和*. (2008). 研究生情绪调节的认知策略调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4), 389-391. 徐华, 吴玄娜, 兰彦婷, 陈英和*. (2008).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1), 26-27. 仲宁宁, 陈英和*, 张璟. (2008). 数学应用题心理表征的研究现状与动态. 心理学探新, 28(1), 39-43. 黄大庆, 张日异, 陈英和. (2008). 高中生数学焦虑的结构和量表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2), 144-145. 王雨睛, 陈英和*. (2008). 幼儿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31(2), 319-323. 王静, 陈英和*. (2008). 合作学习小组的认知风格对其问题解决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102-107. 陈英和, 赵笑梅. (2008). 类比问题解决的理论及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50-56. 齐琳, 陈英和*, 李艳玲, 郝嘉佳. (2008). 离异家庭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研究, 1(2), 62-65. 王治国, 陈英和*. (2007). 阅读材料类型和难度对五年级儿童阅读策略的影响. 心理科学, 30(6), 1367-1371. 张晓龙, 陈英和*. (2007). 朋辈咨询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适用性.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9), 48-52. 李慧, 陈英和*, 王园园, 方晓义, 齐琳. (2007). 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适应阶段探析. 中国教育学刊, (6), 17-20. 陈英和, 肖兴荣, 王晶, 张澜. (2007). 幼儿反事实推理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 30(4), 774-777. 张晓龙, 张日昇, 陈英和*. (2007). 中学生数学焦虑, 信念与成绩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5(3), 287-289. 王雨晴, 陈英和*. (2007). 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关系述评. 心理与行为研究, 5(4), 314-318. 赵笑梅, 陈英和*. (2007). 智力个体差异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5(3), 451-457. 赵笑梅, 陈英和*. (2007). 学习能力, 知识经验对儿童问题解决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3(3), 19-25. 陈英和, 赵笑梅. (2007). 智力测验的演变和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 33-38. 陈英和, 赵笑梅. (2007). 小学三~ 五年级儿童类比问题解决及策略运用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18-22. 耿柳娜, 张鹏, 陈英和*. (2006).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1), 48-52. 陈英和, 王治国. (2006). 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科学, 29(6), 1303-1305. 王明怡, 陈英和*. (2006).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对儿童算术认知策略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4, 24-28. 陈英和, 赵笑梅. (2006). 智力研究的新取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4), 36-43. 陈英和, 王雨晴, 肖兴荣. (2006). 3~ 5 岁幼儿元认知监控发展特点的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4(1), 5-8. 陈英和, 李琳, 尹称心. (2006). 幼儿加减法运算中的策略发展特点. 心理科学, 29(3), 532-535. 仲宁宁, 陈英和*, 王明怡, 李慧. (2006).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差异比较. 中国特殊教育, (3), 63-68. 赵笑梅, 陈英和*. (2006). 认知发展领域的抑制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4(2), 216-222. 陈英和, 王明怡. (2006). 工作记忆广度对儿童算术认知策略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2), 29-35. 陈英和, 仲宁宁, 赵宏, 张小龙. (2005). 小学 2-4 年级儿童数学应用题表征策略对其解决不规则问题影响的研究. 心理科学, 28(6), 1314-1317. 耿柳娜, 陈英和*. (2005). 数学知识类型在儿童认知策略发展中的作用. 数学教育学报, 14(4), 21-24. 陈英和,王明怡.(2005). 工作记忆的贮存和加工:理论演变与新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陈英和, 王治国. (2005).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遗传基础.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3(4), 499-502. 陈英和, 赵笑梅. (2005). 学习不良儿童的策略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3(5), 547-556. 陈英和. (2005). 关于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z1), 32-38. 耿柳娜, 陈英和*. (2005). 数学焦虑对儿童加减法认知策略选择和执行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1(4), 24-27. 陈英和, 崔艳丽, 王雨晴. (2005). 幼儿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及关系的研究. 心理科学, 28(3), 527-532. 王明怡, 陈英和*. (2005). 工作记忆成分与儿童算术认知. 心理科学, 28(3), 611-613. 陈英和. (2005). 一部特色鲜明立意新颖的学术著作 读《实验儿童心理学》 有感.应用心理学, 11(4), 381-382. 陈英和, 耿柳娜. (2005). 小学一~ 三年级儿童加减法策略选择的发展特点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1(2), 11-16. 陈英和, 赵延芹, 王明怡, 张可娟. (2005). 题目类型对加法认知策略选择影响的比较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3(1), 1-4. 胡清芬, 陈英和, 林崇德. (2005). 因果判断中经验与共变信息的结合及各自作用. 心理学报, 37(2), 189-198. 陈英和, 赵延芹, 张可娟, 王明怡. (2004). 7-8 岁数学学习困难与正常儿童加法策略比较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11(11), 1-5. 王明怡, 陈英和*. (2004). 工作记忆容量与儿童算术认知加工. 心理学探新, 24(4), 35-38. 陈英和, 仲宁宁, 田国胜, 王治国. (2004). 小学 2~ 4 年级儿童数学应用题表征策略差异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4, 19-24. 陈英和, 赵延芹, 仲宁宁. (2004). 关于小学儿童算术策略的理论及研究. 心理科学, 27(6), 1422-1425. 陈英和. (2004). 心理学词目研究的又一力作——《 心理学大辞典》 最新出版.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 94-96. 姚端维, 陈英和*, 赵延芹. (2004). 3~ 5 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 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1), 12-16. 陈英和, 崔艳丽, 耿柳娜. (2004). 关于 “关系性攻击” 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科学, 27(3), 708-710. 陈英和, 耿柳娜. (2004). 工作记忆与算术认知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40-44. 陈英和, 仲宁宁, 耿柳娜. (2004). 关于数学应用题心理表征策略的新理论. 心理科学, 27(1), 246-247. 陈英和, 仲宁宁, 赵延芹. (2003). 数学应用题规则性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4, 82-85. 耿柳娜, 陈英和*. (2003). 数学认知模型评介--加法事实存储与提取. 心理科学, 26(2), 224-227. 陈英和, 耿柳娜. (2003). 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研究新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38-44. 陈英和, 耿柳娜. (2002). 数学焦虑研究的认知取向. 心理科学, 25(6), 653-655. 陈英和, 姚端维. (2001). 虚误信念理解的研究视角及其机制分析. 心理科学, 24(6), 704-706. 陈英和, 姚端维, 郭向和. (2001).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3, 56-59. 陈英和. (1999). 儿童早期心理洞察力的发展: 关于儿童社会认知的又一个研究方向. 心理科学, 22(4), 314-317. 李淑湘, 陈会昌, 陈英和. (1997). 6-15 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 心理学报, (1). 刘玉新, 陈英和*. (1997). 小学儿童合取概念的形成及其与元认知的关系. 心理科学, (1), 52-55. 陈英和, 刘玉新. (1996). 小学生形成合取概念的策略训练及其迁移效果. 心理学报, (4), 367-374. 陈英和. (1996). 儿童社会认知的早期表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4), 102-108. 朱梅, 陈英和*. (1995). 7-11 岁儿童经济概念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与教育, (3), 7-13. 陈英和. (1995). 皮亚杰学派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儿童认知发展观点之比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1-97. 陈英和. (1994). 关于婴儿期概念发生的研究方法. 心理发展与教育, 10, 21-24. 陈英和. (1993). 关于个体概念学习和发展研究方法的评述. 心理发展与教育, 9, 26-31. 陈英和. (1992). 关于儿童获得概念能力的培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8, 1-6. 陈英和. (1990).儿童获得概念的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陈英和. (1988). 儿童对时间序列的理解能力的发展变化. 教育理论与实践, (4), 38-41. 武珍, 黄宪妹, 周秀章, 阴国恩, 陈英和. (1987). 儿童和青少年表情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1), 21-27. 陈英和. (1987). 幼儿对理解的检验能力. 教育理论与实践, (1), 55-58. 陈英和. (1985). 儿童动机强度对其思维活动的影响初探. 心理发展与教育, (3), 14-19. 出版图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心理学学科教育心理学分支副主编,2021. 《发展心理学(教师教育精品教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心理理论--学龄儿童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5. 《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并列主编,中国高教出版社,2014. 《认知发展心理学》,独立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思维—开发无限的潜能》,第二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儿童成长关键期》,撰写,明天出版社,1988. 《认知发展心理学》,独立撰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青少年儿童心理与教育》,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

学术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 》(SSCI)副主编 《心理发展与教育》副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位委员会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伦理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复印资料《心理学卷》执行编委 《心理科学》《心理与行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 中国儿童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辽宁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