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向蓓莉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98.9-2001.7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教育学博士,西方教育思想史 1995.9-1998.7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 教育学硕士,比较教育学 1990.9-1993.7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 英语翻译专业 工作经历 2001.8-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教师 1989.9-1995.8 武汉市汉阳区结核病防治所护士 出访经历 2017.11-2021.7 丹麦奥尔堡大学文化与学习系 客座研究员 2013.1-2013.12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 访问学者 获奖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英才奖(二等奖,2012)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参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版),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之第六届国家图书奖(2003) 论文《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多元文化主义视角》,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2) 论文《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研究视角》,《比较教育研究》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 博士学位论文《自由主义视野中的杜威及其教育思想》,“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2000)

研究领域

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杜威研究、学校儒家民主管理、课程教学与教育对话、外国教育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 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杜威研究 向蓓莉(2018). 丹麦利姆水道边的定风波[J]. 中国教师. 2018 (4):120-123.(杂志版有删减,全文见“中国教师”微信公众号 2018年4月18日版) 向蓓莉(2015).教育研究共同体:我的比较教育学价值判断与人生[J].中国教师,2015(5-上):79-84. 向蓓莉(2015).教育研究共同体与大学精神[J].中国教师,(3-上):78-82. 方彤、欧阳光华、向蓓莉(2007).建设有中国特色比较教育学的探索者——杨汉清教授比较教育学术思想述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2):9-15. 向蓓莉(2001).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文化多元主义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3):37-44.中国教育学会编(2003).中国教育科学2002[C]收录.人民教育出版社,.401-408. 向蓓莉(2000).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4):5-10. 向蓓莉(1999).甘地教育思想述评[J].教育史研究,1999(4):74-80. 向蓓莉(2004).教育中的自由智慧——以杜威的自由主义哲学为视角[J].开放时代,(5):31-46. 向蓓莉(2013).1919-1921:杜威在中国[J].校长(6):43-47. 向蓓莉(2013).教育家杜威的中国讲演之旅与课程生活[J].看历史(4):136-139. 向蓓莉(2009).中国当代教育里的杜威“肖像”:1949-2009[J].基础教育课程,(10):38-41. 向蓓莉(2001).教育的目的及其他[J].开放时代(3):113-116.《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第5期转载. 向蓓莉(1999).中国教育现代化与五四文化传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3):87-93. 行动研究 Xiang, B(2015), Pesquisa-a??o em educa??o: reconhecendo o sujeito contextualizado e os problemas educacionais, Linhas Criticas (Estudos em Ciência, Tecnologia, Sociedade e Educa??o),(Studies in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nd Education), (Brazil),v. 21, n. 45 (2015), pp.503-530. 【巴西利亚大学教育系(Facult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Brasília, Brazil)将论文(向蓓莉.教育的行动研究:脉络中的人与教育问题[J].教育学报, 2011 (6):47-58.)译为葡萄牙语,2015年发表于巴西的《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研究》】 向蓓莉(2011).教育的行动研究:脉络中的人与教育问题[J].教育学报(6):47-58. 向蓓莉(2012).行动研究:辨识脉络与学习差异[J].应用心理研究(台湾).54(2012夏):5-12. 向蓓莉(2015).行动研究:脉络、结盟与改进——记2010年台湾行动研究之旅[J].基础教育课程(6-上):76-80. 学校管理/政府与社会教育管理权责 向蓓莉(2013).教育:重新发现社会[J].校长(3):65-76. 向蓓莉(2011).减负政府:重构实施教育领域公共权力的权责及其限度[J].今日教育.(4):18-19. 刘秀英(2011).有共同生活的学校才是好学校——访向蓓莉[J].少年儿童研究.(5):6-11. 课程研究/教师研究(士-知识分子)/家庭教育 张莉莉,武晓伟,向蓓莉(2018). 大学女性学通识课程建设的新模式——以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讲坛”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5):27-34. 向蓓莉(2017). 对话:专业且可信任的师生关系[J]. 未来教育家(7):23-24. 向蓓莉(2013). 全美蓝带学校:标准、使命、学业成就——加州Los Altos学区Santa Rita小学的一天[J].基础教育课程(7-8):105-112. 向蓓莉(2013).美国多元文化语境里少数民族英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加州Los Altos学区Santa Rita小学英语学习者咨询委员会的职责[J].基础教育课程(10):63-70. 向蓓莉(2013). 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美国加州Los Altos学区Santa Rita小学的科学课[J].基础教育课程(9):64-71. 向蓓莉(2013).在教育戏剧里“穿越”美国独立战争——记美国加州Los Altos学区Santa Rita小学五年级社会研究课程中的一次历史课[J].基础教育课程(12):68-74. 向蓓莉(2013).作为公共空间的图书馆:终生学习的伙伴——以加州Los Altos学区Santa Rita小学学生享有的图书馆服务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6):70-75. 向蓓莉(2014).美国博物馆的公共性与教育职能(下)[J].基础教育课程(5-上):66-72. 向蓓莉(2014).美国博物馆的公共性与教育职能(上)[J].基础教育课程(4-上):67-73. 向蓓莉(2009).学校生活、潜在课程和学校文化[J].基础教育课程,(9):30-33. 向蓓莉(2009).狗刨·蛙泳·仰泳——兼论课程中的探究、经验与规范[J].基础教育课程,(8):14-17. 向蓓莉(2012).我期待,课程成为解放与创造新知的土壤[J].基础教育课程(3):13. 向蓓莉(2000).赴贵州支教引发的思考——如何利用农村孩子的经验进行教学?[J].中小学教育管理.(7-8):25-26.新课程与学校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转载,64-68.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改编、转载.P.9. 向蓓莉(1999).科学教育中真、善、美的理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79-82. 杨小敏、向蓓莉(2011).促成并引领富有研习智慧的教学协作———社会变革中教研员职能的再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1(6):73-76. 向蓓莉(1998).学校:何去何从——从进步教育与要素教育的对立谈起[J].江西教育科研,(2):56-59. 向蓓莉(1997).现代人的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7(4):1-4.《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1997(10)转载. 张溢、向蓓莉(2011).教材文化中的社会性别研究——以江苏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语文三个出版社语文教材为例[J].今日教育(12):28-31. 史静寰、向蓓莉(2001).贫困地区教育中的性别问题研究[A].滕星、胡鞍钢主编.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博士论坛[M].北京:民族出版社,340-360. 向蓓莉(2012).教师的课程能力:作为知识分子的唤醒能力——以曾德雄老师的课程实践为个案[J].基础教育课程,(7,总103期):15-19. 向蓓莉(2014).作为“士”的中华教师:超越专业化[J].中国教师,2014(8-上):80-82. 向蓓莉,吴岩(2010).孩子的“为什么”,怎么听、怎么答[J].父母必读,(2): 92-94. 向蓓莉(1998).爱的教育——谈谈家庭情感教育[J].学前教育,(3):31.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家庭教育.1998(6). 肺结核心理护理 向蓓莉(1993).肺结核病人心理护理初探[J].中国防痨杂志,1993(4):179. 主编、参编篇章及教育音像 向蓓莉等主编(2020).派出海外教师口述历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已提交,待出版)。 向蓓莉(2020).第二十章 全球教育展望[A]. 杨汉清、方彤、王建梁等主编.比较教育学(第四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已提交,待出版). 向蓓莉(2020).第十五卷 第十章 20世纪前期印度的教育与思想[A].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通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已提交,待出版). 向蓓莉(2020).第十四卷 第十章 20世纪前期北欧主要国家的教育[A].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通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写作中). Beili Xiang (2019).Write Your Name. in Tatiana Chemi, Lihong Wang and Xiangyun Du (eds.). Arts-Based Education: China and Its Intersection with the World. Leiden; Boston: Brill Sense, 89. 向蓓莉(2014).我的教师梦[A].董晓萍、王静爱、郑新蓉主编.聆听女教授:研究与叙事[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88-298. 向蓓莉(2010).(第六单元)爱生学校的实地诊断[A].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爱生学校与学校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p.112-121.ISBN 978-7-303-10699-8. 向蓓莉(执行主编)(2010).参与者的声音——爱生学校管理画册与征文[M].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教育部. 向蓓莉(2002).第十章 印度民族主义教育思想[A]. 第十五章 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A].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M](第九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pp.570-632,pp.802-837. 向蓓莉(2000).康德、亚米契斯、爱伦·凯、雅斯贝尔斯[A].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向蓓莉、崔允漷(2004).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号:7040106701 向蓓莉(2003)学为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VCD](家庭教育系列VCD课程).北京中录同方印象出版社.ISBN 7-88010-120-9. 译著 [美]戴克 F. 沃克(Decker F. Walker),乔纳斯 F. 索尔蒂斯(Jonas F. Soltis).课程与目标[M].向蓓莉、王纾、莫蕾钰译(2009).洪成文审校.教育科学出版社.140千字.ISBN978-7-5041-4628-1 教育报告 向蓓莉(2019):《丹麦0-6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报告》,2019年12月17日提交“育幼服务能力建设国际合作项目”博思美邦(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共约18,000字。 向蓓莉(2009、2008、2007、2006)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教育部:《“爱生学校管理”底线调研报告(2006)》、《“爱生学校管理”项目影响力评估访谈子报告(2007-2009)》、《“爱生学校管理”项目影响力评估访谈总报告(2009)》,(12万字左右)。 向蓓莉、刘海燕、贾烨谨(2011).《“城市边缘的花朵”也有春天——北京市昌平区单村新源学校阿福童课程实施报告》。 向蓓莉、王纾(2007).北京市教工委与教委“课程改革与区县教育行政管理改革研究与试点”项目,《“区县教研与培训改革”子课题报告》。 向蓓莉、孙成娜、卢珂(2007).北京市教工委与教委“课程改革与区县教育行政管理改革研究与试点”项目,《“课程改革与区县课程管理改革”子课题报告》 向蓓莉(2006).BEWAP(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四川省教师参与式培训(PTT)的影响力评估”报告》。 Peter Morgan,向蓓莉,马云鹏(2005):《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教师培训部分评估报告》,甘肃省教育厅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英国剑桥集团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专家组。 教育评论、诗歌、随笔 Beili Xiang (2018). Tre Digte. Danmark-Kina, Nr.110: 24-25. 向蓓莉(2014).假哈佛校训能否将错就错[N].中国教育报.1月8日第2版“新闻·评论”. 向蓓莉(2013).图书馆:跨越隔离的公共空间[N].中国青年报.5月14日第2版“青年话题”. 向蓓莉(2013).孩子们,享受乐趣[N].文艺报.11月22日第8版.(评论美国加州Los Altos 学区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向蓓莉(2013).交规里的细节与驾驶员的德性[N].中国青年报.11月5日第2版“青年话题”. 向蓓莉(2011).重构政府与社会的教育管理权责[EB/OL].中国网http://lianghui.china.com.cn/2011/2011-03/05/content_22065918.htm. 2011-03-05 向蓓莉(2011).儿时的诺言[N]文艺报2011-07-11(7).(学校生活评论) 向蓓莉(2011).教我如何来爱你,世界[N].文艺报,2011-05-09(7).[收录:向蓓莉(2012).为什么丁丁打针不疼?[A].王蒙主编、王乾荣分卷主编.2011中国最佳杂文[C].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240-241.](评论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某篇课文) 向蓓莉(2011).傅聪的背影[N]文艺报2011-05-25(3). 向蓓莉(2010).温柔需要经济条件[J].新民周刊, 10月11日-10月17日第39期,总第610期: 52-55.(《亲爱的甜橙树》书评) 曾祝、向蓓莉(2000).贫困女童从母亲看未来[N].“95世界妇女大会5周年研讨会”与会论文.中国妇女报,2000-10-18.P.8. 向蓓莉(2008).找到“同感”再说话[J].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05-08.P.6. 向蓓莉(1999).寻找精神家园[J].女子文学,1999(1):16-17. 向蓓莉(1997).美国课堂——恢复秩序[N].湖北教育报,1997-11-10. 向蓓莉(1997).留住教师——介绍美国纽约市的教师“导向计划”[N].中国教育报,1997-10-06.国际教育动态,1997(60)转载. 向蓓莉(1997).见义勇为·社会公德及其它[N].武汉人才报,1997-10-31(3). 向蓓莉(1997).写给岁月[N].武汉人才报,1997-06-06(3). 向蓓莉(1997).教室里的欢歌[N].长江日报,1997-01-13.(评述澳大利亚教师波斯特夫人的教学) 向蓓莉(1996).石语[N].武汉人才报,1996-12-27. 向蓓莉(1996).翠拂行人首[N].武汉人才报,1996-07-26(3). 向蓓莉(1996).第一节课[N].武汉人才报,1996-01-19(3). (记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林承璋教授) 向蓓莉(1995).花可不可以无蝶[N].武汉晚报,1995-08-17.(6). 向蓓莉(1995).阿伯拉与哀绿绮丝的情缘[N].旅游导报,1995-06-16(3). 向蓓莉(1994).中庭月色正清明[N].武汉晚报,1994-09-01(6). 向蓓莉(1994).江城话纳凉[N].旅游导报,1994-08-12. 向蓓莉(1993).良友[N].武汉晚报,1993-12-30(6). 向蓓莉(1993).与狼共舞[N].旅游导报,1993-09-10. 向蓓莉(1993).白蝴蝶的歌[N].少年文学报,1993-05-08. 向蓓莉(1993).龙门行[N].旅游导报,1993-04-09. 向蓓莉(1990).圈子[N].少年文学报,1990-04-07. 向蓓莉(1988).黄土地[N].少年文学报,1988-10-20(3).

学术兼职

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协会理事(2011- )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