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
杨开城.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发展现状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39-44
杨开城.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启示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1999,(2):11-13
杨开城 李秀兰 樊文强.基于ARCS模型构建在线学习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2001,(6):46-49
李葆萍 杨开城.教学设计理论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44-48
杨开城 李文光.教学设计理论体系构想[J].教育研究,2001,(11):70-74
杨开城.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01,(5):62-66
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0,(4):14-18
李文光 杨开城.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观念[J].中国电化教育,2001,(2):8-11
杨开城.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几种机械理解及其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1,(4):6-10
杨开城 李文光.教学设计理论的新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1,(6):5-7
杨开城 李文光 胡学农.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2):12-18
李向荣 杨开城.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的再认识[J].中国电化教育,2002,(4):18-24
李文光 杨开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2,(4):11-14
杨开城.小学语文ICAI系统诊断模块中造句错误类型分析[J].中文信息学报,1999,(3):54-60
杨开城.一种基于句法语义特征的汉语句法分析器[J].中文信息学报,2000,(3):46-53
杨开城.网络时代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2,(2):20-23
朱从娜 杨开城 李秀兰.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及相关概念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2,(8):12-16
杨开城.学生模型与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16-20
杨开城.利用科学研究纲领引导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25-28
赵宏 杨开城 李秀兰.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4):30-33
杨开城 杜立梅.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理论中学习内容分析和活动设计方法的探究(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3,(8):20-24
杨开城 杜立梅.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理论中学习内容分析和活动设计方法的探究(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3, (9): 41-46
赵宏 杨开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3,(4):18-23
张文兰 杨开城.建构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解析暨意义建构心理机制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2):15-20
杨开城.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一种范式和两种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4,(3):15-19
杨开城.浅论课程开发理论中的角色分析与知识组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46-49
杨开城.教育技术学-“开发取向”的教育理论探究[J].教育研究,2004,(5):30-34
杨开城.论教育技术学的开发取向及其研究方法论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4,(9):10-14
杨开城.课程开发模式的新构想[J].中国电化教育,2004,(12):36-40
杨开城.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电化教育,2005,(5):15-20
张文兰 杨开城.从TC学习模型到教学设计的整合性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3):68-72
杨开城.一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5,(8):14-19
杨开城.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尴尬[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11-15
孙海民 杨开城.远程教育的交互[J].现代教育技术,,2005,(6): 22-26
杨开城 张晓英 王斌.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3):9-16
杨开城 张润芝 贺红星.从话语词汇的使用看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9):5-8
杨开城 王斌 张晓英 张润芝.浅谈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中的话语逻辑[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21-26
赵兴龙 杨开城.论课程本体[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5-9
Yao Qian & Yang Kaicheng &zhao Guoqing& Huang ronghuai.A Concept Mapping Scoring Algorithm Based On Proposition Chains. [D].Concept Maps:Theory,Methodology,Technology,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Confenerce of Concept Mapping, San José, Costa Rica, Sept,vol,(1) ,2006:8-15
杨开城 张晓英.对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几点看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7,(2):25-29.
杨开城.教学系统分析技术的初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8):1-5.
杨开城 王斌.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J].中国电化教育,2007,(9):1-4
杨开城.角色分析与课程开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34-37.
Dong Gaihui & Yang Kaicheng.APPLYING KNOWLEDGE REASONING PATH TO PROBLEM DESIGN FOR CHEMISTRY INSTRUCTION.[D].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in Education,October ,2007,Edited by V.Uskov:415-418.
杨开城. 论技术的进化机制与教育技术的进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1-16.
杨开城 张晓英.教学模式到底是什么[J].中国电化教育,2008,(4):12-16.
杨开城.论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及其贫困[J].中国电化教育,2008,(8):1-3.
杨开城.论教育技术之研究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36-38.
张晓英 张润芝 杨开城.论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新领域——问题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 11-14,
林凡,杨开城. 教学分析研究现状之思考[J]. 现代教育技术,2008,(09):40-43.
杨开城.论教育技术学的两种研究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9,(4),v19: 10-13.
张晓英 杨开城.问题解决与数据驱动的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9,(9): 26-30.
杨开城 张晓英.论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理解教育的独特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 7-11.
杨开城.论开发取向对课程的独特理解[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10-12.
Yang Kaicheng &Lin Fan.An Empirical Study of IIS Analysing of Instructional System. 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CiSE),(2009年11月11-13日,武汉。EI收录,ISBN 978-1-4244-4507-3.
杨开城 林凡.教学系统的IIS图分析法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2):31-33.
张晓英 杨开城 赵国庆.IMMEX教学应用的初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1):76-82.
孙双,张晓英,杨开城.基于课程知识建模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技术框架[J].现代教育技术,2010,(3): 119-123.
杨开城.从教学实证研究的合理性说开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2):3-5.
郑兰琴 杨开城 黄荣怀.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5):22-26.
杨开城.论教育何以可能[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1-4.
杨开城 李向荣 张晓英.论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5):66-71.
杨开城.教育技术学何以作为一门学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6):20-23.
杨开城 孙双. 一项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12):20-25.
杨开城.论课程的易理解性与知识建模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1,(6):10-14.
王斌 杨开城.知识技术视野中的教育技术思想简史[J].现代教育技术,2011,(5):29-24.
杨开城.我们需要何种教育学[J].现代教育技术,2011,(6):23-26.
杨开城.教育现象学是现象学的吗[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6):3-6.
郑兰琴 杨开城.协作学习具有明确的阶段性吗[J].开放教育研究,2011,(5):67-72.
杨开城.教学设计技术——教师的核心专业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2,(8):5-9.
杨开城. 为什么要发展技术性的教学设计理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9-13.
Lanqin Zheng, Kaicheng Yang, Ronghuai Huang. Analyzing Interactions by an IIS-Map-Based Method in Face-to-Fa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12,Vol.15,Issue:3:116-132.
丁莹 杨开城.教学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9):12-17.
杨开城.教育学的坏理论研究之一:教育学的核心概念体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5):11-18.
杨开城.DBR与DCR哪个才能架起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11-15.
郑兰琴,杨开城,黄荣怀. 基于信息流的面对面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3,(11):30-35.
杨开城.教育学的坏理论研究之二:教育学的话题体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3-10,19.
杨开城.教育学的坏理论研究之三:教育学的陈述体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10-15,22.
杨开城.教育学的坏理论研究之四:教育学的理论品性[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29-38.
郑兰琴,杨开城.为什么要研究一致性而不是有效性?[J].中国电化教育,2014,(9):20-23.
杨开城.教育学何以成为坏理论[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5):24-33. 《新华文摘》2015-1期116页论点摘编
杨开城.教育学的出路何在:创建新教育学[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26-33.
杨开城.谈谈技术旨趣的教学设计与其他教学设计理论的差异[J].电化教育研究,2014,(11):5-8.
张媛媛,杨开城,徐梅. 教案质量评估的新思路——基于 IIS 图分析的教案质量评估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4,(9):36-41.
杨开城,张媛媛.基于IIS图分析的教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4-130.
杨开城,许易,何文涛.再论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15,(4):5-8,27.
赵国庆,杨开城. 教育学要揭示什么样的教育规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9):25-29.
杨开城,许易.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层内涵[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2-17,24.
杨开城,许易.论教育科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6,(5):5-10.
杨开城,何文涛,王亚萍.基于信息流分析的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的研究理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6,(5):1-5.
杨开城.论教育学眼中的教育实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4):11-20.
杨开城,何文涛,张慧慧.教学过程机制图:一种理解教学的重要中介[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5-20+27.
杨开城,李通德,惠治儒,田浩.在线教育众筹的技术机制与学习神经元[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1):51-58.
何文涛,杨开城,王亚萍.基于IIS图分析的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研究的个案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7,(4):48-53+66.
何文涛,杨开城,张慧慧. 智慧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的行为构成及其特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 87-95.
杨开城. 教育研究的庸乱根由与出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1):24-30.
杨开城,李波,董艳.论教育学研究方法论[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6.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2018.6:53-59.
陈洁,何文涛,杨开城.基于IIS图分析的教学不确定性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8,(1):45-53.
何文涛,杨开城,王亚萍.智慧教室的媒体产品功能在协作学习中的适用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2):73-83.
何文涛,杨开城,张慧慧. 智慧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的运行特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18, (8):45-53.
杨开城,刘晗.DCR视野下问题解决类协作学习设计的一项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 (11):5-12+68.
杨开城. 教育何以是大数据的[J].电化教育研究,2019,(2):5-1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2019,5:111-117.
杨开城,陈宝军.论信息化教育的数据基础[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4):19-25.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2019,10: 105-111.
杨开城,邓钰红.教育现代化何以可能[J].中国电化教育,2019,(9):7-12,21.
杨开城,李波,窦玲玉,公平.应用LACID理论进行STEM课程开发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20,(1):99-108.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转载,2020,10: 14-18.
杨开城,窦玲玉,李波,公平(2020).STEM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2):20-28.
杨开城,张慧慧.教师教研在何种意义上是必要的[J].电化教育研究,2020,(8):11-18.
杨开城.技术能革新教育吗?[J].终身教育研究,2020,(5):11-13.
杨开城,陈洁.论教育作为一种工程性实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6):3-8.
杨开城,窦玲玉,公平.论STEM教师的专业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4):115-121.
杨开城,张晓帅.论教育工程的一般过程及其驱动力[J].中国电化教育,2021,(09):26-31+41.
杨开城,卢韵.一种教学评价新思路:用教学过程证明教学自身[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 33(6):49-54.
杨开城.论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伦理风险[J].中国电化教育,2022,(3):1-6.
杨开城,陈洁,张慧慧.能力建模:课程能力目标表征的新方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 34(2):57-63,84.
杨开城,公平.论STEM教育何以特殊[J].中国远程教育,2022,(04):48-54.
杨开城,毛逸青.从教育工程学看教育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06):5-10
著作与教材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实验与练习》,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8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实验与练习(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
《数据结构(C语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9
《白话C语言》,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 1
《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9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训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7
《课程开发——一种技术学的视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
《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