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98.8-2002.7 本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02.8-2005.7 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学原理专业(教育社会学方向)
2005.8-2008.7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学原理专业(德育原理方向)
工作经历
2008.7-2010.6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博士后
2010.6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访经历
2016.9-2017.8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访问学者
获奖情况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1/1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6),1/1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019),1/1
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公共课)主讲教师(2019),1/1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优秀指导教师(2021),1/1
统战部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2020)2/3
“全国中青年德育论文”一等奖(2017)、二等奖(2015),1/1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新生导师(2019、2020),1/1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实习工作者(2018),1/1
北京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15、2020),1/1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2015、2020),1/1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6、2018),1/1
北京师范大学彭年杰出青年教师(2022),1/1
教学工作
本科课程:《德育原理》、《教师伦理学专题》
研究生课程:《教育原理》、《德育社会学专题研究》、《教师伦理学专题研究》
主持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新时期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建构研究”(2018年至今)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媒介时代公民教育的批判立场”(2012-2018)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部重点项目“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2009-2012)
北京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项目“研学旅行的教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2018年至今)
北京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项目“当代青少年文化与学校德育”(2010-2013)
共青团中央委托项目“《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基本理论》课程建设研究”(2019-2020)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四、八年级德育状况监测工具研制”(2018至今)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四、八年级劳动教育(劳动观念)监测工具研制”(2021至今)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的理论与实践” (2009)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个人著作
新时期劳动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
媒介时代的学生公民素养及其培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当代青少年文化与学校德育,人民出版社,2017年
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框架、流程与实务,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
校长如何抓德育,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2019
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的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主编教材
大学生劳动教育,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德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高中生涯环游21站——高中生涯规划学习指南,2021
我的家在中国·民族之旅(8卷本),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澳门启元出版社,2017;香港中华教育书局,2019
合著
Educating "good" citizens in a globalizing world. Sense Publishers,2015.
《教育思想的花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劳动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培育好公民:中外公民教育比较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公民德性及其养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公民权利意识与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国家认同及其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绿色教育师德修养: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学校德育诊断案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德育的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首都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年版
《首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及整体设计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问题与出路——若干德育问题的调查与专题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及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变革中的教师教育——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人民出版社,2008年
《解读青少年成长的烦恼》,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战略和政策》,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年。
合编教材
《德育原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教育学原理》,辽宁大学出版社,2020年
《中小学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德育与班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中外德育思想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欣赏型德育模式建构研究》丛书编委(共6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九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中职素质教育》(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发表论文
《试论开展“公民道德”主体的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CSSCI)2003(2)
《美国的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德育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CSSCI)2005(6)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
《教育政策执行难的利益分析》,《教育科学》(CSSCI)2006(3)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试论学校教育中大众文化的意义及边界》,《教育学报》(CSSCI)2006(4)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1期论点摘编)
《消费社会中的学校德育价值引导》,《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2006(11)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
《道德灌输的本体论意义及当代危机》,《思想教育研究》2006(9)(全国中文核心)
《消费社会中青少年认同危机及出路》,《思想理论教育》2007(1)(全国中文核心) (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
《教师形象过度负面报道的消极影响》,《中国教师》2007(2)
《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2007(2)(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试论学生消极自由观的培养》,《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07(4)
《媒介世界中的青少年偶像崇拜及教育策略》,《教育科学》(CSSCI)2007(4) (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第二作者)
《公民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德育》2007(6)
《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影响及原因、对策分析》,《教师教育研究》(CSSCI)2007(6)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8(5)(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变迁与发展》,《思想理论教育》2008(24)(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发展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述评》,《发展教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在超越中适应: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由之路》,《教育科学研究》(CSSCI)2009(7)
《立足价值目标 突破情感障碍 创设美丽德育》,《中国德育》2009(5)
《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文化研究向度》,《当代教育科学》2009(1)(第二作者)(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试论学校课程中的代际之维》,《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2009(8)
《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教育学术月刊》2009(7)(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09年第10期全文转载)
《流行文化或亚文化:当代青少年文化属性辨析》,《青少年研究》2009(5)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
《论阅听人假设与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变迁》,《外国中小学教育》(CSSCI)2009(7)(第二作者)
《适应与超越:蔡元培德育思想的两个向度》,《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9(6)
《公民教育的实施与学校民主生活的建设》,《思想理论教育》2010(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论文化研究的教育学方法论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2010(2)
《论开展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CSSCI)2010(2)
《学校德育问题诊的基本流程》,《中国教育学刊》(CSSCI)2010(2)
《身份认同:青少年文化母题及其当代表征》,《教育科学》(CSSCI)2011(5) (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12(3)全文转载)
《“十一五”期间德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总结》,《教育科学研究》(CSSCI)2011(7)
《学校文化现状诊断及改进路径》,《中国教育学刊》(CSSCI)2011(2)
《学校德育问题诊断刍议》,《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2011(3)
《农村教育的外部功能及其当代使命》,《中国教师》2011(11)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及实施路径》,《中国教师》2012(1)
《师生之间为什么有隔阂——一项基于某校调查数据的分析》,《教师月刊》2012(7、8月合刊)
《回归生活应关注生活的多重性》,《中国德育》2012(22)
《教师关怀品质的现状调查》,《教育学报》(CSSCI)2012(4)
《网络的技术陷阱与学生“网络臣民”的诞生及其超越》,教育科学研究(CSSCI) 2018(02)
《如何解读学生品德发展质量监测结果》,教育科学研究(CSSCI) 2017(08)(第二作者)
《修复性正义:处理学生违纪行为的教育维度》,中国德育 2017(09)
《当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需要关注的三大议题——来自微观政治的教育启示》,中国青年研究(CSSCI) 2017(04)
《师生关系中的伦理张力及教育应对》,教育科学研究(CSSCI) 2016(10)
《学生权利在学校中的实现状况调查研究——基于赛亚·伯林两种自由观的分析框架》,教育科学(CSSCI) 2016(04)
《当代青少年文化,你读懂了多少》,人民教育2016(11)(全国中文核心)
《基于学生经验的学校价值教育有效性基础及其实现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 2016(05)
《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框架、流程与实务》,课程教学研究 2016(02)
《培育良好的国家认同感》,人民教育2015(19)(全国中文核心)
《生态公民的内涵及其培育》,教育学报(CSSCI) 2015(03)(第二作者)
《“公民”还是“私民”?——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大陆中学生公民德性调查与分析》,教育科学(CSSCI) 2015(03)
《从学校德育的视角审视国家德育课程的定位》,教育科学研究(CSSCI) 2015(05)
《从个案研究看学校文化建设的改进路径》,中小学德育 2015(02)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15(8)全文转载)
《品德课程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中国教育学刊(CSSCI) 2015(01)
《大学生道德养成中的“知”与“行”》,北京教育(德育) 2014(05)
《价值澄清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中小学德育 2014(02)
《我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SWOT分析》,研究生教育研究(CSSCI) 2013(04)(第二作者)
《中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 2013(08)(第二作者)(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捍卫公民身份的完整性:媒介时代公民教育的批判立场》,教育学报(CSSCI) 2013(02)
《理解学生的另一半》,教育科学(CSSCI) 2012(06)
《“新”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教育研究(CSSCI) 2019(01)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9年第五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9月全文转载)
《大学劳动教育的学段特征及其实践要求》,中国高教研究(CSSCI) 2022(05)
《基于生活逻辑的劳动教育独立性辩护——兼论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CSSCI)2022(4)
《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完整性、系统性与伦理性问题探讨》,中小学管理(CSSCI),2022(4)
《德育一体化的社会向度及其实践要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22(3)
《世界一流大学教师伦理规范的特点及其启示》,中国高等教育(CSSCI),2022(1)
《关系的建构与自我的呈现——留学生参与教会活动的质性研究》,当代青年研究(CSSCI),2021(6)
《新时代劳动教育社会支持的现实挑战及应对路径》,中国电化教育(CSSCI)2021(11)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关系辨析及其实践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21第七期全文转载)
《高校师德考核办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BJ市59所高校考核办法的文本分析》,教师教育研究(CSSCI),2020(6),2/2
《劳动教育资源开发的目标审视》,教育科学研究(CSSCI),2021(10)
《育人为本的教育底色、教育实效与教育幸福》,人民教育,2022(17)(全国中文核心)
《教书育人是新时代教师的重要道德使命》人民教育,2020(17)(全中文核心)
《自我确证与公民担当:疫情中的德育反思》人民教育,2020(8)(全中文核心)
《青少年网络沉迷的实质及其教育路径》,班主任,2019(4)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19年第8期全文转载)
《准确理解“吃苦耐劳”的内涵及其时代挑战》班主任,2018(6)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18年第10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学术兼职
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专业委会常务理事,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早期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标准工作专委会专家组成员、理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儿童中心德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儿童中心家长服务专家智库专家成员
《中国德育》《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编委,《教育研究》《教育学报》等刊物审稿专家
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德育原理》项目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