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溥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浙江大学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工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1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工作,2004年8月至今任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973项目、863项目和上海市重大研究项目等。
教育背景
1997,浙江大学,生产工程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2002,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2.03-2003.12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博士后
2004.01-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师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胼胝体切开术后脑结构与功能代偿的多模态特征研究 (82071550)2021.01-2024.12,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多维异构信息非小细胞肺癌演进可视化及精准诊疗的研究(92059206)2021.01-2024.12,骨干。
3. 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项目:脑立体定向电极介导射频毁损术前后癫痫脑网络特征及预后评估(YG2021QN30)2021.01-2023.12,合作者。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便携式中医健康数据采集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健康数据采集关键部件研究(2018YFC1707701),2018.1-2021.12,骨干。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复杂视觉刺激目标的编码策略 (61375114)2014.01-2017.12,负责人。
6.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研究(13DJ1400303)2013.09-2016.08,骨干。
7.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电极记录的癫痫神经元网络特性研究 (12ZR1413800)2012.07-2015.06,负责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网膜的信息编码模型研究(60775034)2007.01-2010.12,负责人。
9. 973项目:视觉功能修复的基础理论与关键科学问题 子课题 视觉信息编码问题研究(2005CB724301)2005.12-2010.11,骨干。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觉信息处理中的神经元群体编码理论研究(30400088)2005.01-2007.12,负责人。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本科三年级)(2020年评选为校一流课程);
最优估计理论与系统辨识(研究生)
荣誉奖励
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佳和”优秀教学奖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集体奖)二等奖;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个人三等奖;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烛光奖”一等奖;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4-2015学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
2014年卢月娇奖教金;
2011-2012学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三等奖;
2010-2011学年上海交通大学“十佳班主任”;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奖;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新星”提名奖;
2009-2010学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新秀”;
2008-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三等奖。
邮箱地址:pmzhang@sjtu.edu.cn
研究领域
生物医学信息处理,主要关注难治性癫痫的发病及干预机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Li YH, Ye XL, Liu QQ, Mao JW, Liang PJ, Xu JW*, Zhang PM*. Localization of epileptogenic zone based on graph analysis of stereo-EEG. Epilepsy Research, 2016, 128: 149-157.
2. Mao JW, Ye XL, Li YH, Liang PJ, Xu JW*,Zhang PM*. Dynamic network connectivity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epileptogenic zones based on 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 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2016, 10:113.
3. Chang YY, Gong XW, Gong HQ, Liang PJ, Zhang PM*, Lu QC*. GABAA receptor activity suppresses the transition from inter-ictal to 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in juvenile mouse hippocampus. 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8, 34(6): 1007-1016.
4. Zhang Z, Qiu WB, Gong HQ, Li GF, Jiang QX, Liang PJ, Zheng HR*, Zhang PM*. Low-intensity ultrasound suppresses low-Mg2+-induced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in juvenile mouse hippocampal slices. 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2019, 16(3): 036006.
5. Zhang K, Li YH, Gong HQ, Liang PJ, Zhang PM*. The role of the 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 anterior in amygdala-kindled seizures. Brain Research. 2019, 1715: 84-93.
6. An N, Ye X*; Liu Q, Xu J, Zhang P*; Localization of the epileptogenic zone based on ictal 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m: Brain network and single-channel signal feature analysis. Epilepsy Research, 2020, 167: 106475.
7. Xie Y, Zhao J, Zhang P*. A multicompartment model for intratumor tissue-specific analysis of DCE-MRI using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Medical Physics, 2021, 48 (5), 2400-2411.
8. Luo WY, Liu H, Feng Y, Hao JX, Zhang YJ, Peng WF, Zhang PM*, Ding J*, Wang X*. Efficacy of cathodal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o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functional networks in patients with focal epilepsy: Preliminary findings. Epilepsy Research, 2021, 178: 106791.
9.Xie Y, Zhang P*, Zhao J. A spectral sampling algorithm in dynamic causal modelling for resting-state fMRI. Human Brain Mapping, 2023, 44: 2981–2992.
10.Feng H, Fu Z, Wang Y*, Zhang P*, Lai H, Zhao J. 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Thrombosed Aortic Dissection in Post-operative CT-angiography Images. Medical Physics. 2023 DOI: 10.1002/mp.16169.
学术兼职
(1)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9届生物医学信息专委会 主任委员(2022-);
(2)中国自动化学会 生物控制论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