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邵晓巍

个人简介

邵晓巍 职 务:感知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助理、教育部空天科学与技术工程中心副主任、分布式航天器系统技术实验室主任、航天器系统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分工安排:分管重大项目、质量管理 工作经历 时间 任职单位 职务 2021年-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感知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研究员 2016年-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院长助理、研究员 2007年-2016年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副研究员 2005年-2007年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讲师 教育背景 时间 毕业院校 学历 2000年-2004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1998年-2000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 1993年-1997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 主要研究成果 面向我国卫星编队技术发展需求,长期从事卫星编队构形设计、姿轨动力学与控制、智能规划调度和地面仿真验证等技术研究,支撑我国分布式遥感和在轨服务等重大工程基础理论研究、背景预研和型号装备研制。先后获国家863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十二五”高分专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航天基金等研究任务支持,国际上首次提出全局最优卫星编队构形解析设计和燃料最优高精度卫星编队保持控制等方法,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会上,多位院士及领域专家一致认为“卫星编队构形设计和保持控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自主研制的国际首套卫星编队设计和长期测绘策略规划系统,以及空间全向卫星编队技术仿真试验系统,已全面应用于我国首个精密编队卫星系统“天绘二号”、首个差分测量卫星编队系统“陆探一号”等型号装备的型号研制和在轨应用;并拓展应用于遥感和在轨服务等领域,为我国分布式航天器技术的发展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文(专著)发表情况: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IEEE TAC、Signal Processing、ISA transactions、JGCD和AST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他引总计200余次,申请专利14项,出版专著1部。 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级项目 (1)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2020年-2023年; (2)我国民用首个卫星编队装备半实物仿真试验,项目负责人,2018-2021年; (3)我国民用首个卫星编队长期任务规划研究,项目负责人,2018年-2020年; (4)我国首套卫星编队设计和长期规划系统,项目负责人,2016年-2017年; (5)我国首个卫星编队装备半实物仿真与分析,项目负责人,2016年-2017年; (6)我国首个差分测量卫星编队系统 “陆探一号”,型号副总师,2015年-2022年,https://news.sjtu.edu.cn/jdyw/20220228/167713.html (7)“十二五”高分专项xx自主维持控制技术,项目负责人,2011年-2017年。 省部级项目 (1)卫星编队自主智能规划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21年-2024年; (2)某新型空间攻防对抗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9年-2021年; (3)我国首个近距离精密编队控制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6年-2018年; (4)围绕新一代卫星编队装备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6年-2018年。 撰写专著 (1)分布式卫星编队设计与控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1,第1作者. 荣誉奖励 (1)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优秀学术带头人,省部级,2021; (2)上海市青年教师人才基金,省部级,2008; (3)SGM优秀教师奖励基金一等奖,校级,2008。

研究领域

(1)卫星集群精密编队设计与控制; (2)复杂扰动航天器姿轨耦合控制; (3)卫星系统智能协同规划; (4)卫星编队系统仿真试验。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Shao X*, Song M, Zhang D, et al. Satellite rendezvous using differential aerodynamic forces under J2 perturbation[J].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5. (2) Shao X*, Wang J, Zhang D, et al. Optimal Satellite-Formation Collision-Avoidance Maneuver Based on Relative E/I Vectors[J].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6, 29(6): 04016048. (3) Shao X*, Song M, Wang J, et al. Satellite formation keeping using differential lift and drag under J2 perturbation[J].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2017. (4) Shao X*, Wang J, Zhang D, et al. Modified fuel-balanced formation keeping strategy based on actively rotating satellites in formation[J].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2017. (5) Sun R, Wang J, Zhang D, …, Shao X*. Roto-translational spacecraft formation control using aerodynamic forces[J].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2017, 40(10): 2556-2568. (6) Wang J, Zhang D, …, Shao X*. New version of continuous–discrete cubature Kalman filtering for nonlinear continuous–discrete systems[J]. ISA transactions, 2019, 91: 174-183. (7) Wang J, Wang J, Shao X*. Kalman filtering through the feedback adaption of prior error covariance[J]. Signal Processing, 2018, 152: 47-53. (8) Sun R, Wang J, Zhang D, …, Shao X*. Neural-network-based sliding-mode adaptive control for spacecraft formation using aerodynamic forces[J].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2018, 41(3): 757-763. (9) Wang J, Wang J, …, Shao X*. Stochastic feedback based Kalman filter for nonlinear continuous-discrete syste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17, 63(9): 3002-3009. (10) Zhang C, Wang J, …, Shao X*. Learning observer based and event-triggered control to spacecraft against actuator faults[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78: 522-530. (11) Pu M, Wang J, …, Shao X*. Optimal small satellite orbit design based on robust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70: 339-350.

学术兼职

(1)“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专家,2017年; (2)上海市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 (3)“空间基础设施专项”L波段差分干涉SAR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2015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