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朱圣鑫,200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与科学学院,获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士学位, 2010年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数学专业硕士学位, 2010年获得牛津大学应用数学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博生士全额奖学金, 师从Andy Wathen 教授。在牛津期间他就读于圣安学院。 博士期间他曾参与牛津大学,ESPRC和著名育种软件公司VSNi Ltd共同支持的短期工业数学科技转化项目,任科技转化专员,从事高性能育种算法优化工作。2015年获数学博士学位。
先后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2020年9月加入北师大数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和UIC(数据科学专业副教授)。朱圣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总装重点实验室预研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若干项。
朱圣鑫具有丰富的中外合作办学全英文授课和研究导向型教学经验。曾指导3届6人本科生毕业设计和多名本科生暑期科研项目,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3名学生获得西交利物浦大学最佳本科生毕业设计,1名获得江苏省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 指导学生中2人获得博士生奖学金(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利物浦大学),指导学生均获世界名校录取(哥伦比亚大学(2),康奈尔大学,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2),密歇根安娜堡大学)。
学习经历
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牛津大学数学研究所,数值分析博士
2007年08月至2010年06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 计算数学硕士
2003年09月至2007年06月,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
研究领域
高性能数值代数与高维函数逼近论
数据科学与计算统计学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算法
分布式计算与边缘计算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代表著作
W. Wang, T. Wu, F. Ma and S.Zhu, Personalized recommender system with multi-sources data, SAI (1) 2020, Intelligent Computing: 219-233, Springer Nature
X. Lu, S. Zhu, Q. Niu, and Z.Chen: Profile Inference from Heterogeneous Data - Fundamentals and New Trends. BIS (1) 2019: 122-136, Springer Cham
朱圣鑫, 并行GPBiCG(m,l)算法与模板消元预处理技术,金琅学生出版社, ISBN-13:9783639739640
代表论文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Z. Chen, S. Zhu, Q. Niu and T. Zuo,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recommendation with linear mixed models, IEEE ACESS, Vol .8 38304-38317, 2020
X. Zu and S. Zhu, Symmetric sweeping algorithms for overlaps of quadrilateral meshes of the same connectivity, ICCS(3):61-75, 2018, Springer,Cham.
S. Zhu, T. Gu , X. Xu and Z. Mo, Information splitting for big data analytics, IEEE CyberC 2016, pp.294-302
A.J.Wathen and S. Zhu, On the spectral distribution of kernel matrices related to radial basis functions, Numerical Algorithms, 70:709-726, 2015
S. Zhu, T. Gu and X. Liu, Minimizing synchronization for sparse iterative methods on distributed supercomputers, 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67:199-209, 2014.
S. Zhu, T. Gu and X. Liu, Solving inverse eigenvalue problem via Householder and rank-one matrices,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430(1):318-334,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