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李逢庆,博士,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系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等省部级课题5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7项,合作出版专著4本,在《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CSSCI论文20余篇。
科研项目(主持):
2013,国家社科基金:信息时代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CIA130182)
2014,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协同创新视角下区域高校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研究(201403072)
2016,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混合式教学的体制机制与支持服务体系研究。
2019,国家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山东省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共同体。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李逢庆,史洁,尹苗.学校在线教育的理性之维[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8):115-120+128.
李逢庆,尹苗,史洁.智慧课堂生态系统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06):58-64.
李逢庆,王新华,赵建民.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的顶层设计与实施策略——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06):32-38.
尹苗,李逢庆.《细胞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8,40(02):260-268.
李逢庆.美国大学教学支持服务机构的时代转向及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11):58-63.
李逢庆,韩晓玲.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08-113.
李逢庆,桑新民.信息时代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发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10):109.
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09):18-24.
魏雪峰,李逢庆,钟靓茹.2015年度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及趋势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04):120-127.
陈凯泉,李逢庆,姜晓明.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虚拟研究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选择[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06):70-77.
梁林梅,李逢庆.如何激励和支持高校教师从事网络教学:国际经验与对策[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06):23-35.
李逢庆,宫淑红.应对与回应:呼唤构建信息时代的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8):25-31.
李逢庆,赵建民.教学信息化:一场走向在线教育的革命?[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05):67-71.
梁林梅,李逢庆.苏南地区中学生网络应用行为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86-92.
李逢庆,钱万正.学习分析:大学教学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07):5-10.
李逢庆,李来胜.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信息行为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04):5-9.
梁林梅,李逢庆.信息技术与大学经历:北美高校的现状及特性评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02):77-83.
李逢庆.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第五届AEARU网络教育研讨会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12,32(03):80-84.
李逢庆.信息时代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及其经验解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媒体教学与学习中心”透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1):71-75.
李逢庆,杨树林.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未来趋势与挑战——新媒体联盟NMC地平线报告解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05):38-42.
梁林梅,桑新民,刘永贵,李逢庆,杨金勇.国家精品课程创新推广特性及策略研究——以“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1,17(04):34-40.
桑新民,刘永贵,梁林梅,李逢庆,郑旭东,谢阳斌,杨满福,徐芃.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11(03):5-13.
梁林梅,李逢庆.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学习者特征分析[J].江苏教育,2010(29):25-28.
李逢庆,桑新民.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CIO角色研究及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01):25-29.
学术兼职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学科命题组成员,山东省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导师,济南教育技术学会理事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