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永新

个人简介

李永新,男,汉族,山东省临沂人。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教研室主任。 个人经历: 1998年至2002年在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读本科; 2002年至2005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读硕士; 2005年至2008年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2008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 2011年晋升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3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习; 2017年至201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访问学习; 2020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访问学习; 2020年晋升为教授。 个人教学情况: 担任本科生《文学概论》、《西方美学史》、《美学》等课程教学;研究生《文艺美学》等课程教学。 个人科研情况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美学、西方文论与美学、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3项,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参与其他各类项目多项。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译)文40多篇;合作翻译学术专著3部,参编教材3部。 个人获奖情况 2016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学术论(译)文: 1.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重建——本雅明、伊格尔顿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转换,《文学评论》2019年第6期 2.文化批评和美学研究中的领导权理论,《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3.“葛兰西转向”与英国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4.作为不同意识形态协商实践的审美,《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5.意识形态:社会权力维持与再生产的策略,《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1期 6.“强制阐释”的困局与“本体阐释”的启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7.文化唯物主义的建设性后现代向度,《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10期 8.马克思思想逻辑转换中的艺术生产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 9.以阅读介入社会——论托尼·本尼特的阅读构型理论,《学术研究》2018年第11期 10.建构共在的阐释共同体,《当代文坛》2018年第3期 11.论历史先锋派“物性凸显”的表意模式,《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12.本体阐释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中国经验,《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13.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形态:从经典到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 14.走向社会主义的共同文化,《外国美学》2016年第2期 15.具有物质性特点的语言,《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16.从叙述史转向问题史,《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17.领导权:社会结构与意义生产的协商,《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 18.审美是一种权力交锋的实践,《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9.文学与社会:以表意实践为中介,《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20.实践哲学:让思想进入历史以及让哲学成为政治,《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21.意识形态:从批判术语到独立论域,《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第2期 22.《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爱德华·P·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评介,《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 23.文本是如何被建构的,《福建论坛》2007年第9期 24.一场仍需不断深入的论争,《天府新论》2007年第6期 25.人性:个人构想对普世理解的挤压,《吉首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6.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27.对近年来“审美意识形态论”论争的反思,《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28.身体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6年卷,该文被收入《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审美:不同意识形态的协商,《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文艺报》2007年11月20日 31.文学理论教学如何应对读图时代,《文艺报》2010年12月31日 32.“风骨”意义浅析,《语文学刊》2004年第9期 33.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批评及其启示,《绥化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4.从“意识形态”说到“事件”说——试论伊格尔顿文学观的变与不变(合写,第一作者),《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4期 35.从南大到杜克——刘康教授对话录(访谈,第三作者),《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年第4期 36.读者反应批判之后的阅读理论(译文),《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37.文化与社会:我的文化研究之路(合译),《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8.论伊格尔顿(译文),《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5年卷 39.言语意象简史及其宗教渊源(译文),《文学与图像》2012年卷 40.论图像与诗歌(译文),《文学与图像》2012年卷 41.斯图亚特·霍尔的学术之路(译文),《英国新左派思想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2.伊格尔顿学术思想概览(译文),《英国新左派思想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主要学术译著: 1.《文学的无知》(合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合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第一代英国新左派》(合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学术兼职

现担任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员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