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74年生于北京,先后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北大艺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博士)。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致力于中国现代艺术史研究。近期开始关注中国现当代革命美术脉络。在《人间思想》(简体版)、《文艺研究》、《美术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专著《抵抗与自觉——中国现代美术早期发展脉络的历史考察》(北京大学,2015)。
获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参加2016年第二届热风青年成长营“如何认识现代中国”主题活动,发表演讲《创造新的历史——论罗工柳的<地道战>》(上海师大、上海大学主办,北京,2016年7月7日)。
参加2015年韩国首尔大学“北京夏令营”“了解现代中国”主题活动,发表演讲《论中国新兴木刻作者的养成问题》(韩国首尔大学主办,北京,2015年7月23日)。
科研、教学项目:
《德国高校本科艺术史教育状况考察》计划,入选2011年度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11年7月—10月赴德国,走访柏林、海德堡、卡塞尔、杜塞尔多夫、慕尼黑等地高校考察。
《建国初期新年画运动的实践方式、价值取向与社会后果》,入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三年行动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2014—16);
《民国前期油画发展历史脉络考察》,入选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计划(2010—13年);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美术批评学,2015—16年);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美术批评学,2010-11年);
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目(《美术学专业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探讨》,2009—2011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16年
Xu Beihong and the New China: Thoughts Centred on the Painting At the World Peace Congress,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2016,VOL. 17, NO. 3, 1–21
http://dx.doi.org/10.1080/14649373.2016.1219536
《逼近历史的战栗——对李桦1946、47年间木刻创作高潮的尝试性理解》,《人间思想》第五辑“新人 土地 国家”,2016,4,贺照田 高士明主编,人间出版社。
2015年
专 著 《抵抗与自觉——中国现代美术早期发展脉络的历史考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2.
《历史的挫折与偏向——对建国初期新年画创作表现模式的解读》,《人间思想》第三辑,2015, 12,贺照田 高士明主编,金城出版社,第92—128页。
2014年
《徐悲鸿与新中国》,《人间思想》创刊号,2014,10,贺照田 高士明主编,金城出版社,第24-67页。
《肩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历史使命——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历史与发展》,《美术》, 2014年10期,总第562期,第120-129页。
《展览、鉴藏与市场发展——论民国艺术主题展览的市场推动作用》,《美术观察》, 2014年第7期。总第227期,第25--26页。
《民国时期中国画生存土壤与社会空间探讨——民国前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社会交往关系考察(1911—1927)》,收入《黄宾虹与现代艺术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1。
《在现实经验、社会责任与历史困境之间——民国前期徐悲鸿“写实”主张的再探讨》,收入文集《全球化与民族化 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发展》,王文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P100—129页,2.3万字。
《民国前期(1911-1927)北京画坛传统派社会交往关系考察》,第138--159页;《文化碰撞中诞生的表现力与自信力——对刘海粟首度欧游阶段艺术实践状况的探究与思考》,第160—173页;《徐悲鸿与新中国》,第174--205页。——收入《砥砺前行 1954-2014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教师论文集》,吴明娣主编,四川美术出版社,2014年10月。ISBN 978-7-5410-6114-1.
2013年
《论民国前期徐悲鸿“写实”主张的内涵、现实指向与实践形态》,《美术研究》,中央美院主办,2013年第4期。1.14万字。
《接受的限度——论刘海粟首度欧游阶段对西方艺术的解读与反思》,《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2013年第4期,总第262期,137—144页。1.25万字。人大复印资料J1《文艺理论》2014年03期,全文转载。
《德国高校本科艺术史教育特色及相关思考》,《美术》,2013年第2期,129—133页,7000字。
《文化碰撞中诞生的表现力与自信力——对刘海粟首度欧游阶段艺术实践状况的探究与思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02期,总第146期,48—56页,1.38万字。
《艺术获得现实表达与历史叙述的可能——对徐悲鸿民国前期形式探索的再观看与理解》,《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2013年第1期,总第251期,119—128页,1.35万字。
《德国本科艺术史教育状况考察报告》,收入《建构美术的国际视野——2011年度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成果汇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编,荣宝斋出版社,2013年,ISBN 978-7-5003-1300-7,P174—213. 3.8万字。
2011年
《痛苦中的执著与蜕变——论林风眠1926-1935年形式探索历程》,《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2011,6,总第232期,115—124页,1.5万字。
《民国前期(1911-1927)北京画坛传统派社会交往关系考察》,《美术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41期,中央美术学院主办, 2011年2月15日出版,第52—59页。1.5万字。
《论艺术感受力的培养 兼及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目的及方法探讨》,《美苑》,2011年第5期,鲁迅美术学院主办,总第171期,2011年第5期,第16—21页,1万字。
《论高校美术鉴赏课程艺术感受力的培养》,《教育创新:发展中的新思考——首都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文集(五)》,王德胜主编,2011年12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56-160页,0,5万字。
《文艺心理学新编》,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系列丛书,程正民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6月,ISBN 978-7-303-11976-9,丁宁、莫艾(第二章,第42-73页,实验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第五章,第156-193页,格式塔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撰写约25500字。
2010年
《艺术的文化使命与道德诉求――解读蔡元培的艺术观念》,0.93万字,《中国美术馆》 2010,01,总第58期,81—88页。
2008年
《蔡元培与北大画法研究会》,《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1
2007年
《林风眠:现代中国的艺术理想》,鲁迅美术学院《美苑》2007.3;人大复印资料J7《造型艺术》全文转载,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