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新夏

个人简介

1957年生。湖南省桃源县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1月湘潭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1987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 1987年至今在首都师范大学工作,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 1995年6月—2001年6月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主任,2001年6月-2006年3月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2006年12月-2012年12月任首都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2011年11月—2016年10月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 2015年9月—2018年9月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曾从事认识论研究,现主要从事唯物史观、人学基本理论及人的发展问题研究。 1992年入选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996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997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人才工程人选。199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个人著作 1、《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2、《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3、《人的尺度—主体尺度研究》,湖南出版社1995年出版。 4、《人学与人的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出版。 5、《认识?主体?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6、《跃上新境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合著著作 1、《思维学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一作者) 2、《管理哲学纲要》,红旗出版社1987年出版。 3、《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4、《管理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主编教材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主持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唯物史观价值取向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的发展理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体尺度研究 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发展研究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当代形态研究 北京市“百人工程”项目: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研究 北京市跨世纪人才项目: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发展研究 科研奖励 专著《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专著《人的尺度—主体尺度研究》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专著《思维学引论》获“北京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人的发展价值取向的总体性》,《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11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5期转载) 2、《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及其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6期。 3、《人的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7年第3期。 4、《中国现代性问题的特殊性及其人学反思》,《哲学研究》2016年第8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7年第1期转载;《新华文摘》2017年第7期网刊期转载) 5、《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经典著作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016年第2期转载) 6、《人的发展研究的理论范式》,《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6年第8期转载) 7、《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及当代含义》,《吉首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9、《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5年第1期。 8、《试论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构》,《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11期。 9、《科学技术社会效应的人学反思》,《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2期。 10、《人的发展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自觉》,《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3期转载) 11、《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人的发展》,《哲学研究》2014年第8期。 12、《论当代中国哲学格局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6期转载) 13、《从人的发展价值取向看价值的普遍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4年第8期转载) 14、《唯物史观视域中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河北学刊》2013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3年第10期转载) 15、《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社会公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3年第7期转载) 16、《科学发展视域中的消费观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 17、《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9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2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期转载) 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思》,《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6期。 19、《从理论来源和现实观照看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价值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20、《人性与人的本质及人的发展》,《哲学研究》2010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1年第2期转载) 21、《人的发展的新路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9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0年第7期转载) 22、《唯物史观与可持续发展》,《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6期。 2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哲学对话》,《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15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9年第7期转载) 24、《以人为本的人学意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8年第4期转载) 25、《唯物史观的发展路径与当代价值》,《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4期转载) 26、《人的发展的世界视野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9期。 27、《马克思主义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0期转载;《光明日报》2007年7月17日“理论周刊”论点摘编) 28、《可持续发展论域的公平探析》,《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 29、《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晋阳学刊》2006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4期转载) 30、《马克思哲学的人文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 31、《超越“认识论模式”的几点辨析》,《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3期转载) 32、《哲学的转向与认识论的式微》,《哲学动态》2005年第8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6期转载) 33、《唯物史观价值维度的当代建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6期转载;《中国学术年鉴》(2005年)收录) 34、《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分析》,《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年5月24日专题介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5年第8期转载) 35、《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二重维度》,《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5年第5期转载) 36、《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4期转载) 37、《社会形态问题的再思考》,《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2期转载) 38、《康德的目的论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3年第4期转载) 39、《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4期转载) 40、《精神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前线》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5期转载) 41、《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定位》,《新视野》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2年第9期转载) 42、《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理论版2001年11月13日。(《新华文摘》2002年第3期转载) 43、《关于现代化反思的几点思考》,《理论前沿》2001年第2期。 44、《现代化问题与人的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5、《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素质与人的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46、《社会现代化与人文精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4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依据与价值取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2期转载) 48、《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9、《人学与人文精神》,《江海学刊》1997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7年第11期转载) 50、《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高校理论战线》1997年第1期。 51、《试论设定及其作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7年第2期转载) 52、《认知正确性与价值合理性》,《湘潭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53、《人权与社会文化背景》,《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54、《超越传统理性主义》,《江海学刊》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4年第6期转载) 55、《论主体尺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4年第9期转载) 56、《论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3年第3期转载) 57、《关于人权的阶级性问题》,《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学社会主义》1991年第11期转载) 58、《关于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问题》,《哲学动态》1991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1年第9期转载) 59、《马克思主义怎样看待个人问题》,《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0年第7期转载) 60、《意识结构初探》,《心理学探新》1986年第3期。

学术兼职

曾兼任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四、五届常委,现兼任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哲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价值哲学学会常务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