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菁

个人简介

张菁 教授,教育学专业建设负责人,教育学系主任 教育背景 2006.9—2012.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师从裴娣娜教授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 1991.9—1995.7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 师从张燕镜教授攻读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 1984.9—1989.7 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教育系 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8.07—至今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师 1998.9—1999.7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访问学者 获奖情况 2002.12,“全面提高北京市初中教育质量”获北京市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本人为该项目负责人之一) 2013.02,“对我国‘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获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9.09 获首都师范大学“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9.01 获首都师范大学“就业工作突出贡献教师”奖 2015.12 获首都师范大学“就业工作突出贡献教师”奖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教学论》(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本科生实践类课程),《研究性学习》(本科生通识课程),《教学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论硕士),《教学改革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硕士) 主持: 《教学过程设计的价值取向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 《北京市“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 《北京市普通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校本培训研究》(北京市教委项目) 参与: 《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特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 《我国学校教育创新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著作: 1.《教学过程设计的价值取向研究》(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2). 2.《教学过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成效—课堂观察报告集》(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2). 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第四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 4.《教学论》(第八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5.《课程与教学论》(第十、十一章).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6.《备课技能训练指导》(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9). 7. 《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作者之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研究领域

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教科书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发展学校”中教师的反思.教育研究,2004(8):58-63. 2.对我国“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9(8):11-16,10.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全文转载,2009(11):58-64. 3.基于过程哲学的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变革.中国教育学刊,2009(8):60-62. 4.碎片化阅读时代的教科书变革.课程·教材·教法,2015(10):20-24. 5.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作者变化的研究.教育学报,2016(5):52-59. 6.三维目标:从课程层次到教学层次.当代教育科学,2012(11):17-19. 7.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然与应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66-71. 8.教学模式变革的热与冷:变革理论视角的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96-100.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全文转载,2015(6):42-47. 9.习作评价与改进策略.当代教育科学,2015(6):54-57. 10.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审视与反思.中国教育学刊,2008(10):24-26. 11.评介IBO两套课程.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57-61. 12.突破科学教育的局限性.中小学管理,1997(10):11-12. 13.国际文凭组织(IBO)的中学科学课程.课程·教材·教法,2000(3):59-61. 14.英语教科书插图的文化功能研究——基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科书的分析 . 学周刊,2016(16):64-68. 15.教学过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传授知识与提升智慧—怀特海《教育的目的》的启示.学周刊,2016(16):5-8.

学术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课程论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 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