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07年—2011年:清华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9年—2010年:哈佛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
2004年—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0年—2004年: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1年8月至今,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
译著:
1. 朱慧玲译,迈克尔?桑德尔著:《公正:该如何做是好?》(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中信出版社,2011年1月。
2. 朱慧玲,陈文娟,谢惠媛译,玛莎·纳斯鲍姆:《正义的前沿》(Frontiers of Justice),人大出版社,2016年6月。
3.朱慧玲译,托马斯?斯坎伦著:《道德之维》(Moral Dimensions),人大出版社,2014年1月。
4.朱慧玲,朱东华,陈文娟译,迈克尔?桑德尔著:《公共哲学》(Public Philosophy),人大出版社,2013年1月。
译作:
1.朱慧玲译,维雷杜著:“我们这个时代的非洲哲学”,《世界哲学》,2017年第2期。
2.朱慧玲译,杜塞尔著:“跨现代性与文化间性”,《世界哲学》,2016年第2期。
3.朱慧玲译,鲁道夫著:“天下”抑或“世界性”:采取攻势的中国政治文化,《南国学术》,2014年6月。
4.朱慧玲译,赵汀阳著:“寻找跨文化的聚点”,《南国学术》,2014年6月。
主持或参与项目:
主持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罗尔斯与桑德尔之争及其当代中国语境解读”。
参与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社会信用制度体系与诚信文化建设”。
3.参与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诚信制度体系建设”。
4.主持2013年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北京市公益诚信制度建设”。
所获奖项:
获得2014~2015年度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称号。
社会服务:
2014年两会参与草拟“关于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法”,推进我国公益诚信制度建设的提案”,并获两会立案。
2015年10月~2016年1月,担任桑德尔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中国地区主持人,负责组织全国听众讨论和答疑;担任edx网站的助教。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Zhu Huiling, “On Sandel’s Ideas of Civic Virtue”, Sandel and Chinese Philosoph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朱慧玲,“论纳斯鲍姆及其能力进路对正义主体的拓展”,《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3期。
朱慧玲:“桑德尔的共和主义立场及其融合性特征”,《世界哲学》,2014年第1期。
朱慧玲:“共和主义的当代困境及桑德尔的解决进路”,《哲学动态》,2014年第12期。
安云凤、朱慧玲,“现代社会的双重诉求”,《哲学动态》,2012年第11期。
朱慧玲:“诚信的现代特征”,《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5期。
朱慧玲:“我国公益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3期。
李义天、朱慧玲:自由、权利与美德———桑德尔公民共和主义的核心观念及其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7月第四期。
朱慧玲:“桑德尔访谈录”,《伦理学与公共事务》,2012年第5期。
朱慧玲:“孟子道德生成论之理论评价”,《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位论文选》,2012年12月。
朱慧玲:“思考、兴趣与哲学本科教学”,《大学教学改革研究》,2012年10月。
朱慧玲:“本科伦理学课程教法研究”,《教育创新:实践中的反思》,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