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超

个人简介

李超,男,汉族,1984年10月生,河北省唐山市,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4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学者,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社交网络分析与挖掘、自然语言处理、舆情分析等研究工作。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他纵向项目2项,在KBS,JIFS,ICDM、PAKDD、Geoinformation等国际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 参与制定团体标准5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0项,荣获教学成果奖励3项。2016获得青岛西海岸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称号;2019年获得山东科技大学“菁英计划”A类人才。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物联网应用技术核心骨干成员。2018年山东科技大学教学团队核心骨干成员。 学习及工作经历 l 2019.01-至今,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2020年01,学术教授) l 2015.09-2018.12,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l 2015.03-2015.08,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l 2014.11-2015.03,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学者 l 2009.09-2014.07,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 l 2007.09-2009.07,山东科技大学,情报学,硕士 l 2003.09-2007.07,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士 主持及参与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表示学习的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2018/01-2020/12,已结题,主持 [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环境下用户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行为关联分析与挖掘,2017/08-2019/12,已结题,主持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网络大数据环境下的学习者行为挖掘,2016/07-2019/07,已结题,主持 [4] 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开放基金,基于用户“关系-内容”的社会化信息推荐算法研究,2017/01-2018/12,已结题,主持 [5] 教育部-天津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电子信息+大数据”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2019.01-2023.12,在研,主持(教学项目) [6] 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物联网应用技术,2015.12~2020.12,已结题,参与 [7]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矿山突发事故的“人-物”信息感知和应急辅助决策支持技术与应用示范,2016/09-2018/12,已结题,参与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规模动态多维社会网络的社区发现算法研究,2014/01-2016/12,已结题,参与 获奖情况 [1] 科技奖励:网络大数据环境下的学习者行为挖掘,青岛市第三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12月。李超 [2] 教学成果奖:面向“双创”能力培养的电子信息类新工科专业多方共建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三位),2020年 [3] 教学成果奖:成果名称:《凸显“蓝+黑”特色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10位),山东省级教学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2017年12月 [4] 科技奖励:公共安全物联网应急联动平台,山东省物联网协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第五位),2019年4月 [5] 科技奖励:井下大规模人群应急协同疏导技术与辅助移动终端软件研究,中国安全,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二位),2019年12月20日 [6] 科技奖励:突发事件大规模人群协同疏导技术与应急联动处置可视化平台,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三位),2019年12月 [7] 科技奖励:基于多源数据协同感知的灾害与突发事故社会影响评估可视化系统,山东省物联网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四位),山东省物联网协会,2020年3月 [8] 科技奖励:地下空间大规模密集人群应急仿真与协同疏导移动终端软件研发,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创新技术奖二等奖(第三位) 2020年9月 主讲课程 《大数据分析》、《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物联网导论》、《windows 编程》、《基于网络的编程训练》

研究领域

网络表示学习、表示学习;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社交网络分析与挖掘;自然语言处理;舆情分析;智慧城市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Zeng Qingtian, Zhao Xishi, Hu Xiaohui, Duan Hua, Zhao Zhongying, Li Chao, Learning emotional word embeddings for sentiment analysi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vol. 40, no. 5, pp. 9515-9527, 2021 [2] 曾庆田,胡晓慧,李超*,融合主题词嵌入和网络结构分析的主题关键词提取方法,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19,3(7): 52-60. [3] 曾庆田,戴明弟,李超*,段华,赵中英. 轨迹数据融合用户表示方法的重要位置发现.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9, 3(6): 75-82. [4] Hui Zhou, Zhongying Zhao, Chao Li, Yongquan Liang, Qingtian Zeng: Rank2vec: Learning node embeddings with local structure and global ranking. Expert Syst. Appl. 136: 276-287 (2019) [5] Zhongying Zhao, Hui Zhou, Bijun Zhang, Fujiao Ji, Chao Li: Identifying High Influential Users in Social Media by Analyzing Users' Behavior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36(6): 6207-6218 (2019) [6] Zhongying Zhao, Chao Li, Xuejian Zhang, Francisco Chiclana, Enrique Herrera-Viedma: An incremental method to detect communities in dynamic evolving social networks. Knowl.-Based Syst. 163: 404-415 (2019) [7] Zhongying Zhao, Hui Zhou, Bijun Zhang, Fujiao Ji, Chao Li: Identifying High Influential Users in Social Media by Analyzing Users' Behavior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36(6): 6207-6218 (2019) [8] Zhongying Zhao, Shaoqiang Zheng, Chao Li, Jinqing Sun, Liang Chang, Francisco Chiclana: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munity detection methods in complex network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35(1): 1077-1086 (2018) [9] Chao Li, Jia Chen, Jun Luo. Locating POS Terminals from Credit Card Transactions. The 14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ICDM). 2014: 280-289. (EI, 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可的领域重要会议) [10] Chao Li, Jun Luo, Joshua Zhexue Huang, Jianping Fan. Multi-Layer Network for Influence Propagation over Microblog. The 16th Pacific-Asia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PAKDD). 2012: 60-72. Kuala Lumpur, Malaysia,2012.05.29-2012.05.31

学术兼职

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