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昌文,教授,博士生导师。
获奖情况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获“四川大学1999-2000年版优秀教材”一等奖
2、《宗教与社会心理》获“四川大学2001—2003年版优秀教材”优秀奖
3、“中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书系”之《独生子女与中国社会》获四川省首届优秀图书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图书提名奖
4、《发展的创伤——成都市下岗女工现状报告》获四川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西部宗教的行为及其社会样态》获2003年度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6、《圣俗边缘:西部社会的环境、信仰和行为》获2005年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科研项目
1、成都市下岗女工现状调查,四川省社科基金课题,负责人
2、西部民族地区宗教心理与社会情绪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
3、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研究,宜宾市政府委托课题,负责人
4、西部三大宗教区域社会发展观察点50户50年追踪计划,负责人
5、西部信仰社区与家庭的发展建设研究,四川省十一五课题,负责人
6、藏传佛教的社会构成及其态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负责人 7、藏区僧侣的社会行为结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
人才培养
担任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硕士生导师;宗教社会学、公共管理博士生导师,已毕业博士35人。
成书
1、《进藏县域的宗教与社会》,巴蜀书社,2016
2、《第三社区——西部家园的信仰、社区和家庭》,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
3、《圣俗边缘:中国西部的信仰、环境与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4、《道教人格的社会形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5、《社会心理学》,台湾新文京开发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6、《宗教与社会心理》,四川人民版,2004
7、《管理心理学》,台湾新文京开发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8、《宗教与社会心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9、《发展的创伤—成都市下岗女职工调查报告》,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1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11、主编“公共行政与社会学教材系列”16种,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2001
12、《曼森案件纪实 : 一个嬉皮士家族的命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13、《宗教、哲学、艺术—两岸三地文化交流论文集》,宗教出版社,1999
14、《跨世纪的新生代——独生子女与中国社会》,四川少儿出版社,1996
15、《人文心理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16、《心理学家——个人和理论的道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地方政府“掠夺之手”的形成机制与转化路径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2、《北魏“像教”发展的社会支持研究——以云冈石窟为例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第5期
3、《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像教”社会——北魏兴佛与废佛的社会结构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4、《现代传媒与嘉绒藏区的藏传佛教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
5、《藏传佛教扎仓制度的社会功能探析》,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6期
6、《藏传佛教社会构成要素的神圣性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7、《佛教在北魏的调整与适应》,中国宗教,2013年第10期
8、《藏族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化潮流下的积极调试》,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6期
9、《藏传佛教寺庙的社区类型及其功能定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0、《绝对彼岸对藏地“家园”的建构性分析》,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2期
11、《藏区城镇的宗教现状研究——以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7期
12、《公共同在与群体团结的规约——贵州乡村基督教堂仪式及其社会功能初探》,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2期
13、《1944——1949西康省康属各县宗教样态的社会学分析》,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1期
14、《藏传佛教物象世界的格式塔:时间与空间,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1期
15、《西部民族混居区书籍、期刊、报纸等纸质媒体的使用调查》,中国编辑,2012年第1期
16、《论民族地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跨文化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6期
17、 《<古兰经>神圣教义的二元解读——信仰意义的普世性与特殊性》,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2期
18、《龙门山天主教传播的三阶段特征——“白鹿领报修院”的百年发展》,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2期
19、《试论新疆南疆农村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影响力》,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0、《神圣空间与公共秩序的规约——贵州安顺乡村基督教堂的空间布局及社会功能》,中国宗教,2010年第5期
21、《国民政府时期西康地区宗教样态二十年(1928-1948)变迁研究——兼论国民政府宗教政策和西康早期现代化》,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4期
22、《宗教幻想与社会冲突》,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
23、《由东西方宗教观差异分析道教衰退之根源》,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24、《“嫁主里面的人”——乡村基督徒姻亲结合的宗教社会学观》,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2期
25、《中国北川羌族自治县农家书屋的建置及使用功能分析》,中国出版,2010年第1期
26、《“农家书屋”发挥作用了吗——中国西部羌民族地区农家书屋的建置及使用功能分析》,编辑学刊,2009年第5期
27、《川西麦洼寺藏传佛教考察述略》,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28、《“成长为宗教徒”——论藏族儿童宗教信仰社会化的模式与机制》,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29、《藏族传统聚落形态与藏传佛教的世界观》,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0、《汉地伊斯兰建筑中的文化交融——阆中伊斯兰建筑实例考察》,中国穆斯林,2006第5期
31、《古兰经》:伊斯兰的精神世界与行为导向》,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2、《西藏林卡与汉地园林的比较研究》,中国藏学,2006年第1期
33、《西藏人口统计的历史和分析》,中国藏学,2005年第3期
34、《女性在塑造村落文化过程中的作用——以一个村庄的日常生活为例》,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5、《第三社区:西部民族村落的发展方向——关于一个彝族村落的调查与思考》,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6、《论宗教仪式行为对藏民族特性的形塑作用》,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7、《论权力产生差异——兼与叶国文博士商榷》,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8、《试探中国伊斯兰教的心理慰藉和情感宣泄作用》,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39、《行政拉动社会发展的问题评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40、《藏族牧区稳定与发展中的权威分析——以基层政府权威和宗教权威为例》,西藏研究,2003年第3期
41、《论地理和宗教在藏族丧葬风俗中的作用》,西藏研究,2003年第3期
42、《道:社会行为的宗教表象》,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
43、《道教的政治情结》,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44、《藏族民居——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对嘉戎藏族牧民民居的宗教社会学田野调查》,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年第1期
45、《现实与制度的冲突——川西藏区婚姻家庭调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2期
46、《人口史背景中的道教》,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
47、《葛洪<自序>:一个“内圣外王”的人格分裂文本》 ,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48、《葛洪——由儒向道的心理历程》,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49、《道教人格的社会选择》,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3期
50、《论藏区宗教的社会价值》,西藏研究,2001年第2期
51、《泛道教人格的历史模型》,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52、《论神格》,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53、《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2期
54、《道教人格简论》,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2期
55、《学术孤独与宗教关怀》,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56、《日常哲学引论》,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57、《个体语义论》,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4期
58、《分裂的智慧》,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
59、《行为、心理中的编辑系统关系》,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1期
60、《传统本体论纲要》,哲学研究,1994年第3期
61、《试论编辑心理学的建立》,编辑学刊,1990年第3期
62、《“仁”是一种社会心理模式——评述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天府新论,1988年第3期
学术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社会学学会会长,成都市社会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