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薛晓君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2005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教。2008年考取国际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学研究生,2013年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博士。2016年获得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累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各类赛事奖项金奖及以下一百多人次。获中国之星设计奖金奖、优秀奖,校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指导教师银奖,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教育部高教司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一直从事内蒙古地区及少数民族的艺术理论研究,累计出版、发表专著及论文30余万字。论文《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媒体艺术传播》获清华大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在中国国家形象论坛宣讲并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转载。论文《内蒙古草原文化的艺术传播》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专著《草原文化的艺术传播途径与接受》获得九州出版社年度百佳社科图书奖。论文《基于自媒体平台的艺术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获2017第三届两岸艺术论坛金奖。
近3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参与文化部、清华大学项目各1项,主持内蒙古哲学社科项目1项,内蒙古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项,主持校厅级项目3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7篇。代表作如下,专著《草原文化艺术化的途径与传播接受》(2016年九州出版社)、专著 《美术创作与艺术教学》(2017年吉林美术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核心期刊论文《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媒体艺术传播》、《为艺术传播提供新的理论视野》等。
现主要从事草原文化艺术传播、转化及乡村艺术活动研究。对内蒙古西部乡村及赤峰、乌审旗、乌拉特等地乡村艺术活动如“呼图克沁”、和“林格尔剪纸”等艺术活动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定期定点考察相关乡村艺术活动数项。已研究国内外乡村艺术相关文献,并写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乡村艺术活动文化内生机制初探》一文,目前研究着手于乡村艺术文化机制提炼;近期发表论文《乡村艺术之于内蒙古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出版学术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7篇。代表作如下,专著《草原文化艺术化的途径与传播接受》(2016年九州出版社)、专著 《美术创作与艺术教学》(2017年吉林美术出版社、十三五规划);专著《艺术概论》及教材《广告设计》。核心期刊论文《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媒体艺术传播》、《为艺术传播提供新的理论视野》等。发表论文《乡村艺术之于内蒙古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草原丝绸之路的艺术传播》《艺术传播手法在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当中的应用》《提高艺术类院校学生教育水平的对策》《对当前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途径和方法研究》。
现主要从事草原文化艺术传播、转化及乡村艺术活动研究。对内蒙古西部乡村及赤峰、乌审旗、乌拉特等地乡村艺术活动如“呼图克沁”、和“林格尔剪纸”等艺术活动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定期定点考察相关乡村艺术活动数项。已研究国内外乡村艺术相关文献,并写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乡村艺术活动文化内生机制初探》一文,目前研究着手于乡村艺术文化机制提炼;近期发表论文《乡村艺术之于内蒙古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工作室简介
承担主要课程:毕业设计、文创品设计与开发、文案写作
指导学生获奖:
累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各类赛事奖项金奖以下及优秀奖、入围奖一百多人次,辅导学生获十三届时报广告金犊奖金奖、银奖(2008),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银奖(2014),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二等奖若干(2017)。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指导教师银奖,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教育部高教司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科学研究
主持参与课题: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内蒙古地区乡村艺术活动文化内生机制研究》19YJC760134,内蒙古哲学社科《乡村振兴背景下内蒙古地区乡村艺术活动研究》2018NDB092,内蒙古高等学校科研重点项目《内蒙古草原文化的艺术化转化研究》NJSZ18027,校级《艺术传播手法在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当中的应用》项目号137141,校级《内蒙古少数民族非遗的艺术传播》2016YJRC008,校级《设计竞赛为导向的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探索》178jxyj011,校级《新媒体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研究》GQT11017
参与:文化部专项课题《当代中国的艺术传播》 清华大学课题《传统工艺美术的观念与技艺创新》 内蒙古科协《内蒙古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差异化研究》
社会服务 文化传承
2018年 黄河母亲艺术传播美国行
2016年 《中国工艺美术百科全书》编撰
学术兼职
担任上海奉贤区公共艺术规划论证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百科全书》编委。现主要从事草原文化艺术传播、转化及乡村艺术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