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15年9月-至今 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讲师
2013年7月-2015年8月 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 博士后
2010年9月-2013年7月 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博士
2008年9月-2010年7月 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硕士
2004年9月-2008年7月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 本科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1)区域经济学;
(2)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与运用
研究生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应用
研究课题
[1]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的本地效应、溢出效应及其优化研究研究》(15CJY055),2015.10-2018.6.
[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京津冀地区服务业空间分工效应及优化研究》(14YJC790136),2014.6-2018.6
[3] 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效应及优化研究》(2015T80003),2015.1-2015.9
[4]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研究课题《集聚租对中国城市间税收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AS1813),2018.6-2019.6
[5] 北京市海淀区发改委委托《北京市海淀区“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2016.1-2016.12
[6] 北京市密云区发改委委托《北京市密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支撑研究》,2016.1-2016.10
获奖情况
[1] 天津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2/2
[2] 陕西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8年,2/4
[3] 天津市“131”创新型第三层次人才,2017年
[4] 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6年
[5]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2015年
[6]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年会优秀论文奖,2014年
[7] 民政部2014年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三等奖,2014年,2/5
[8]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2年
对外交流
[1] 2015年度美国地理学会年度学术会议,2015年,美国洛杉矶
[2] 中印城市化模式比较学术研讨会,2017年,印度加尔各答
[3] 第57届欧洲区域科学协会学术年会,2017年,荷兰格罗宁根
[4] 2017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中国学者及研究人员团体访日学术交流项目,2018年,日本东京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席强敏、梅林. 工业用地价格、选择效应与工业效率. 经济研究,2018(02):102-118.
[2] 席强敏、陈曦、李国平. 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模式选择研究——以工业效率提升为导向.中国工业经济,2015(02):18-30.
[3] 江曼琦、席强敏. 中国主要城市化地区测度—基于人口聚集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5(8):27-46.【人大复印资料《人口学》2016(1)全文转载】
[4] 席强敏、李国平. 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工特征及溢出效应. 地理学报, 2015(12):1926-1938.
[5] 席强敏、梅林. 京津冀土地市场演变特征与调控对策研究. 河北学刊,2019(1):146-152
[6] 席强敏、季鹏. 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空间结构演变的经济绩效研究. 经济地理,2018(11):112-122
[7] 席强敏. 企业迁移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吗?——基于城市内部制造业迁移的验证. 南开经济研究,2018(04):176-193
[8] 席强敏、李国平.超大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效应研究评述与展望. 经济地理,2018(01):61-68.
[9] 席强敏、罗心然. 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特征与对策研究. 河北学刊,2017(01):122-129.
[10] 席强敏、孙瑜康. 京津冀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与优化对策研究. 河北学刊,2016(01):137-143.(已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11] 席强敏、陈曦、李国平.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与空间分布——基于面板工具模型的实证研究. 地理科学, 2016(01):1-9.(已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地理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12] 席强敏、李国平. 京津冀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对策. 中国流通经济,2015(04):77-82.
[13] 席强敏. 外部性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以天津市为例. 城市问题,2014(10) :53-59.
[14] 席强敏. 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9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 经济问题, 2012(10) :37-41.
[15] 李国平、席强敏、吴爱芝、孙瑀.中国小城镇产业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地理科学,2018,38(11):1769-1776.
[16] 梅林、席强敏. 土地价格、产业结构与城市效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经济科学,2018(04):61-74.
[17] 原嫄、席强敏、李国平. 产业关联水平对碳排放演化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基于欧盟27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2017(05):841-853.
[18] 张杰斐、席强敏、孙铁山、李国平.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与转移. 人文地理, 2016(04):95-101.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9] 张杰斐、席强敏、李国平.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空间分工结构的特征及效应.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7):109-116.
[20] 陈红霞、席强敏.京津冀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软科学,2016(02):81-88.
[21] 原嫄、席强敏、孙铁山、李国平.产业结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多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地理研究,2016(01):82-94.
[22] 陈曦、席强敏、李国平. 制造业内部产业关联与空间分布关系的实证研究. 地理研究,2015(10):1943-1956.
[23] 王帅、席强敏、李国平.北京制造业企业对河北投资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经济地理, 2015(04):90-98.
[24] 陈曦、席强敏、李国平. 城镇化水平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地理科学,2015(03):259-267.
[25] 李国平、席强敏.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人口有序疏解的对策研究. 人口与发展,2015(3):28-33.
[26] 江曼琦、席强敏.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153-160.
[27] 江曼琦、席强敏. 制造业在世界大都市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生命力. 南开学报,2012(3) :124-132.(摘录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篇目辑览))
[28] 江曼琦、席强敏. 对阻碍环渤海地区发展障碍的重新认识.经济地理,2011(08) :1246-1251.
[29] 宋昌耀、罗心然、席强敏、李国平.超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工及其效应分析.地理科学,2018(12):2040-2048.
[30] 孙瑜康、孙铁山、席强敏. 北京创新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地理研究,2017(12):2419-2431. (人大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31] Wendong WEI , Xudong WU, Xiaofang WU, Qiangmin XI, Xi JI, Guoping LI.Regional study on investment for transmission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based on the State Grid data. Front. Earth Sci. 2017, 11(1): 162–183.
学术兼职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秘书
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南开区青年联合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