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晓欣

个人简介

主要学术著作: 1.《虚拟经济与价值化积累——虚拟经济的历史与逻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3.《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4.《发展经济学》,黄河出版社,2000年。 5.《投入产出分析》,黄河出版社,1996年。 6.《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经济日报出版社,1995年。 主要科研项目: 1.《深入开放下外部金融冲击应急系统研究》,阐述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ZDA101 ,2020年(首席专家) 2.《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政策和制度研究—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数量关系的视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3&ZD018,2013年(首席专家) 3.《中国特色不良资产处置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项目,2016(主持) 4.《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2015年(主持) 5.《投入产出模型在资本市场应用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5BTJ023(主持)2005年(主持) 6.《投入产出框架下的中国经济抗风险能力研究》,全国统计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07LZ021,2008年(主持) 7.《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中国旅游产业关联度研究》,国家旅游局项目,2008年(主持) 8.《融资平台组建(农业、工业、城投水务)与风险防范方案》省政府招标2009年(主持) 9.《融资平台组建(旅游业、文化产业)与风险防范方案》省政府招标2009年(主持) 10.《构建城乡一、二、三产业统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省政府招标2008年(主持) 11.《虚拟经济指标的数据定义及收集方法研究》,南开大学项目,2004年(主持) 12.《产业部门投入产出预测与分析》,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96年(主持) 13.《科技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研究》,中组部重点调研项目,2003年(主要作者) 14.《环渤海经济圈的开放开发研究》,省部级“八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95年)(主要作者) 15.《现代信用经济与虚拟经济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姓名编号:02JAZJD810005)2003年(主要撰稿人) 16.《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与货币数量关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3BJL016,2005年(主要撰稿人) 17.《深圳市工业生产总值核算研究》,深圳市政府招标项目,项目编号:SZCG2006038525-1,2007年(主要撰稿人) 18.《证券市场波动与经济波动关系》,国家自科基金应急项目,项目编号:70041040,2002年(撰稿人) 19.《利率与汇率市场联动研究》国家自科基金与加拿大合作项目,项目编号:k6b9002533,2002年(撰稿人) 主要研究报告: 1.《中国虚拟经济发展报告——系统风险的测度研究》,2010年10月。 2.《投入产出模型在资本市场应用——资本市场投入产出表研究》,2010年6月。 3.《中国虚拟经济发展报告——虚拟资产规模、结构及国际比较研究》,(2006,年10月。 4.《中国虚拟经济发展报告——流动性储备量的测算》,2008年10月。 5.《中国虚拟经济发展报告——规模、结构及国际比较研究》,2006年10月。 6.《虚拟经济研究综述——历程与发展》,2008年10月。 7.《国际货币体系巨变在即中国应早做准备——金融危机、美元危机的性质、根本原因及其发展趋势》,2009年5月。 8.《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趋势、途径、风险与时机》,2009年6月。 9.《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及中国的基本对策》,2009年7月。 10.《我国外汇储备的最佳用途》,2009年8月。 11.《美国的核心经济及其恢复的可能性》,2009年9月。 12.《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及中国的对策》,2009年6月。 13.《有色金属、农业和旅游业政府融资平台方案及风险防范》,2009年12月。 14.《现代服务业政府融资平台方案及风险防范》,2009年10月。 15.《交通、城投和水务政府融资平台方案及风险防范》,2009年10月。 16.《中国旅游产业关联度测算与分析》,2009年5月。 17.《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研究》,2008年11月。 18.《深圳市GDP缩减指数及服务业统计方法改革》2006—2008年。 19.《投入产出框架下中国经济抗风险能力研究—基于金融资产核算的视角》,2011年10月 20.《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数量关系—基于SNA核算构架的视角》,2012年10月。 21.《虚拟经济运行方式、本质及其理论分析框架—马克思逻辑历史延伸》,2018年10月。 22.《经济增长理论创新及对中国经济实践意义—如何重开中国经济高增长之门》,2016年10月。 媒体采访(独立): 1.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仍是关键,《金融时报》,2011年6月15日。 2.社会融资规模:在监管中发展,《金融时报》,2011年5月16日。 3.商业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金融时报》,2010年10月23日。 4.迪拜楼脆脆:建得越高摔得越疼,《金融时报》,2009年12月7日。 5.政府融资也需要拓宽渠道,《金融时报》,2009年11月14日。 6.政府融资平台面临机遇和挑战,《金融时报》,2009年8月22日。 7.人民币国际化“破冰”,《中国金融家》,2009年7期。 8.力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金融时报》,2008年11月27日。 9.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解决之道,《金融时报》,2008年10月18日。 10.房地产市场调控任重道远,《金融时报》,2008年8月27日。 11.控制通胀仍是一项艰巨任务,《金融时报》,2008年7月25日。 12.资本积累价值化影响中国经济几何?,《金融时报》,2007年10月31日。 13.虚拟资产日益增多祸兮?福兮?,《金融时报》,2006年11月20日。 14.财富都将符号化、虚拟化,《深圳特区报》,2006年10月22日。 15.产能过剩对金融业影响有多大,《金融时报》,2006年3月1日。 媒体采访(合作): 16.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金融时报》,2011年10月14日。 17.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背后的隐忧,《金融时报》,2011年7月2日。 18.给流动性以合理“出口”,《金融时报》,2011年5月14日。 19.中国正处在通胀压力缓解进行时,《金融时报》,2011年2月24日。 20.从内外两方面缓解通胀压力,《金融时报》,2011年2月10日。 21.紧缩流动性宜从根上调节,《金融时报》,2010年12月15日。 22.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我国反通胀任务仍然十分严峻,《金融时报》,2010年11月12日。 23.新增信贷减速对银行业影响几何,《金融时报》,2010年5月12日。 24.释放积极信号:银行要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金融时报》,2010年1月13日。 25.快速增长的信贷对经济支持作用渐显,《金融时报》,2009年4月25日。 26.近期宏观经济走势该如何判断,《金融时报》,2009年4月15日。 27.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中国信心渐恢复,《金融时报》,2009年3月12日。 28.投资快速增长为抑制经济下滑起到关键作用,《金融时报》,2009年3月12日。 29.CPI和PPI同比双降意味着什么?,《金融时报》,2009年3月11日。 30.震灾难撼经济发展基本面,通胀热点仍需关注,《金融时报》,2008年6月7日。 31.稳定物价需要多策并举,《金融时报》,2008年1月17日。 32.躁动的楼市: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金融时报》,2006年5月15日。 33.信用评级业发展正逢其时,《金融时报》,2006年2月7日。 34.防范信用风险亟待完善信用评级,《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1月2日。 获奖情况: 1、国家社科基金“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 全国社科规划办表彰 2020年 2、南开大学优秀社科奖“在CSSCI来源期刊独立发表论文四篇以上”2006年 3、《科技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研究》 中组部优秀调研项目一等奖 2004年 4、《从虚拟经济角度看国际贫富差距的原因》 省社会科学三等奖 2005年 5、《韩国外贸改革体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省社会科学三等奖 2000年 6、《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省对外经济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8年

研究领域

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统计与虚拟经济核算 投入产出技术与应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从数字大国走向数字强国的关键 《人民论坛》 \ 2023年17期 中国特色不良资产处置与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虚拟经济理论的视角 刘晓欣 李军帅《政治经济学评论》 \ 2023年04期 NFT(异质代币)的发展逻辑、风险挑战与监管 《人民论坛》 \ 2022年22期 不良资产处置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的实践创新 刘晓欣 陈天鑫 《社会科学战线》 \ 2022年10期 虚拟经济自我循环的理论逻辑与测度方法 刘晓欣 李军帅《中国统计》 \ 2022年05期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 刘晓欣 田恒《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22年04期 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及其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虚拟经济视角下土地产权私有化论辨析 刘晓欣 张艺鹏《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年01期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10期 外部金融冲击传导与中国应对之术——一个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的文献综述,《现代财经》2021年10期 从虚拟经济视角看GDP创造的逻辑、路径及隐患,《经济学家》2021年9期 全球法定数字货币现状、发展趋势及监管政策,《人民论坛》2021年8月 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新趋势,《国家治理》?2021年6月 为何虚拟经济收益高于实体经济,《中国统计》2021年5期 资金存量流量核算与金融风险文献综述——基于虚拟经济的视角,《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年2期 虚拟经济的运行方式、本质及其理论的政策含义——马克思逻辑的历史延伸,《学术月刊》2020年12期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视角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10期 中国经济从“脱实向虚”到“脱虚向实”——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社会科学战线》2020第8期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视角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年第6期 数字人民币的特征及影响,《人民论坛》2020年9月 从CPI高企看中国居民消费的变化与走势,《人民论坛》2020年5月 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互动与经济系统稳定的理论模拟,《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10期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倾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产业关联的视角,《上海经济研究》2019年2期 虚拟经济的自我循环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基于美国1947—2015年投入产出数据?,《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第6期 虚拟经济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吗?《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年第10期 高铁开通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8年第8期

学术兼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