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莫雷,女,河南洛阳人,1982年3月生人。2004年和200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获学士学位、博士学位。自2009年7月开始在南开大学哲学系任教。主要从事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及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教育背景:
2000年-2004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本科生。
2004年-2006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
2006年-2009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
工作经历:
2009-07—2013-12 南开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讲师
2013-12—2020-12 南开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副教授
2020-12至今 南开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教授
教学情况:
(一) 本科生课程
政治哲学史、辩证法专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概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大众文化研究,
(二) 研究生课程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后马克思主义研究
学术专著:
独著:《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
科研项目:
1、主持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项目“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NKQ09059),已结项。
2、主持天津市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ZXHQ-03),已结项。
3、主持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后马克思主义的演变与发展”(NKZXB10141)
4、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10YJC720030),已结项。
5、主持南开大学研究中心项目“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研究”(AS1310),已结项。
6、主持201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元政治学研究”(17CZX009),已结项。
7、主持天津市社科项目“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民主政治理论研究”(TJZX16-001Q),已结项。
8、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料整理及研究”( 21&ZD047),担任子课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问题探究的逻辑演进与理论图谱”负责人,在研。
获奖情况:
2010年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事件与爱: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思潮的本体论重构”获第十七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独撰,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初探,《理论界》,2008年3期。
独撰,齐泽克意识形态概念的特定内涵,《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独撰,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理论探讨》,2008年第3期。
独撰,阿尔都塞和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之比较,《晋阳学刊》, 2009年第1期。
独撰,从激进民主到阶级斗争——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的政治策略的差异,《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独撰,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概念,《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
独撰,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第七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综述,《哲学研究》,2010年第7期。
独撰,意识形态理论的困境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复归,《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6期。
独撰,论意识形态批判的三重维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独撰,从“外在建构的普遍性”到“内在否定的普遍性——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演变”,《理论视野》2013年第5期;
独撰,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特征及困境,《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2期;
独撰,后政治时代的政治介入何以可能——以齐泽克为例,《江海学刊》2015年第6期;
独撰,鲍德里亚与齐泽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新维度,《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11期;
独撰,现代性视域下如何阐释政治的本性?——兼论墨菲对吉登斯、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的批评,《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独撰,何谓政治的本性——朗西埃、巴迪欧、墨菲的追问与解答,《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6期;
独撰,探究敌友关系的三种政治学——以施密特、德里达、墨菲为例,《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独撰,爱的政治何以成为批判的政治?——哈特、奈格里的政治人类学的探讨与困境,《天津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独撰,事件与爱: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思潮的本体论重构,《哲学研究》2020年第4期;
独撰,卢卡奇的现实观及其方法论反思,《马克思主义教学理论与研究》,2022年第4期;
第一作者,共同体的生产与创造的两种路径——哈特、奈格里和朗西埃的政治共同体理论之比较,《江汉论坛》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