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杨巨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南开大学西方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丝路古代文明研究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与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CHS)和德国考古研究院(DAI)客座研究员( Joint-Fellow,2013-2014 )。
1982年以来,一直在高校从事世界古代史、古希腊罗马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希腊化文明与古代东西方文明互动。2009年获希腊阿纳西斯基金会资助(AI)到希腊访学考察。近年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英国雷丁大学、爱丁堡大学、德国考古研究院,荷兰莱顿大学、希腊雅典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日本明治大学、乌兹别克斯坦铁尔梅兹大学、伊朗伊玛目·霍梅尼大学、伊朗历史学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东西方考古与语言研究中心(巴黎高师)等地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合作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Ancient West & East, Anabasis--Studia Classica et Orientalia, CHS Research Bulletin,Silk Road, Talanta: Proceedings of the Dutch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Society等中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古希腊罗马犬儒现象研究》等著作多部,国内外科研获奖多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
学习经历:
1978年9月——1982年8月,山西大学历史系就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88年6月,南开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师从王敦书先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为:《希腊化文化宏观考察》
1986年2月——1986年7月,四川大学古希腊语班学习,师从卢剑波先生,获进修结业证书。
1996年9月——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刘家和先生,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古希腊罗马犬儒现象研究》
工作简历:
1982年9月——1985年8月,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助教。
1988年7月——2004年7月,山西大学历史系讲师(1988)、副教授(1993年)、教授(1998年);历史系主任(1995——2003年),兼任山西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2003年)等职。任山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
2004年8月——至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主持项目:
1. “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5.11—
2. “丝路古国文明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主持人,2011—2017
3. 剑桥古代史中世纪史翻译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剑桥古代史第7卷第一分册子课题负责人,2010年—
4. “希腊化文明与古代东西方诸文明的互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结项。
5. 《世界大通史》上古部分第2卷《从亚历山大帝国到后期古典时代》,主编,南开大学,2014年。
6. “Hellenistic Civilization and the Silk Road,”主持人,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 2013年-2014年.
主讲课程: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史、世界文化史、外国史学史、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读、古希腊罗马史专题、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专题等。
著作:
1. 《古希腊罗马犬儒现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2. 《欧洲文化起源研究》,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 《探索古文明书系》(8册)主编,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2013年
4. 《碰撞与交融——希腊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其他:
1. 审校:“希腊—巴克特里亚时期的瓦罕城堡与丝绸之路”〔美〕杰弗里·勒纳著,庞霄骁译,《西域研究》2017年第3期,第60-70页。
2. 伊朗日报访谈,“A link between two great civilizations: Iran and China ”, Interview with Yang Juping and Hamidreza Pashazanous, Iran newspaper, 06/08/2017. The original version is in Persian
3. 审校:《泰晤士世界历史》,希望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2011年。
科研获奖:
1. 2010年,“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获天津市第12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 1993年,“试析希腊化时期君主制的形成及特点”(《山西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获山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3. 2001年,“论希腊化文化的多元与统一”(《世界历史》1992年第3期)获山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
4. 1995年,参与编写的《世界史》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5. 1995年,“论希腊化文化的多元与统一”(《世界历史》1992年第3期)获山西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6. 1998年,“古代希中文明的接触与交汇”(《世界史年刊》1996年总第2辑)获山西省教委人文社科二等奖。
7. 2005年,论文“中国庄子学派与希腊犬儒派处事哲学之比较”,获傅伟勋基金会优秀论文奖。
8. 2008年,“犬儒派与庄子学派处世观辨析”(《南开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获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优秀论文奖。
9. 2008年,“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
10. 2010年,“‘Soter Megas’考辨”(《历史研究》2009年第4期)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
11. 2011年,“‘Soter Megas’考辨”(《历史研究》,2009年第4期)获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优秀论文奖。
12. 2012年,“希腊化还是印度化——Yavanas考”(《历史研究》2011年第6期)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
13. 2014年,“帕提亚王朝的‘爱希腊’情结”(《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
14. 2014年,“文明的流动”(《光明日报》2013年7月7日)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
15. 2017年,“远东希腊化文明的文化遗产及其历史定位”(《历史研究》2016年第5期)获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杨巨平:《从地中海到黄河——希腊化文化信息在中国的回响(至公元7世纪)》,《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21年第10期。
传闻还是史实——汉史记载中有关西域希腊化国家与城市的信息
来源:西域研究( P 1002-4743 E ) 发表时间: 2019/07
期待一批批优秀世界史研究人才脱颖而出
来源:世界历史评论( P 2096-6733 E ) 发表时间: 2019/02
城市、钱币与艺术——“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化文明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西域研究( P 1002-4743 E ) 发表时间: 2018/10
亚历山大大帝与印度—希腊君主们的钱币肖像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 1006-0766 E ) 发表时间: 2018/05
希腊—巴克特里亚时期的瓦罕城堡与丝绸之路
来源:西域研究( P 1002-4743 E ) 发表时间: 2017/07
“Hellenization or Indianization: A Research on Yavanas,” Ancient West and East, 16 (2017):177-208.
流动的世界:《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中的海上贸易(合作),《西域研究》,2017年第1期,第37-48页。
《重温古代丝路大国兴衰沉浮》,《参考消息》2017年5月1日(特别报道),第11版面。
《远东希腊化文明的文化遗产及其历史定位》,《历史研究》2016年第5期,第127-143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2期,第79-81页.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17年第1期全文转载)
《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第78-90页。《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2017年第6期,第163-164页。
《弥兰王还是米南德?——<那先比丘经>中的希腊化历史信息考》,《世界历史》,2016年第5期,第111-122页。
《希腊化文明、丝绸之路与文明互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24日。
“Some notes on Dayuezhi, Daxia, Guishuang, and Dumi in Chinese Sources,” The Silk Road, 14 (2016): 97-105.
“Some clues of the Hellenistic World and the Roman East hidden in China's Early Four Historical Books,” Talanta. Proceedings of the Dutch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Society, 46/47 (2014/2015):121-143.
《中希古典研究刍议》,《古典学评论》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第183-192 页。
“Hellenistic Information in China,” CHS Research Bulletin 2 (2014). http://www.chs-fellows.org/2014/10/03/hellenistic-information-in-china/
“Hellenistic World and the Silk Road,” Anabasis: Studia Classica et Orientalia, 4 (2013): 73-91. (the revised versi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and the opening of the Southern Silk Road during the Han Dynasty (Revised English version),” The Silk Road, 11(2013):82-92. (the revised version)
《两汉中印关系考——兼论丝路南道的开通》,《西域研究》2013年第4期,第1-12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14年第1 期全文转载。
《帕提亚王朝的“爱希腊”情结》,《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第180—201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2期摘要转载,第66-68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
《古代文明的碰撞、交流与比较》,《世界历史》(第一作者),2013年第2期,第143-146页。
《文明的流动:从希腊到中国》,《光明日报》,2013年7月4日史学版。
《古希腊青铜时代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341期,2012年8月10日A-06版。
“The Hellenistic World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Silk Road”(the revised edition),αγορα,Vol. 1 Issue 3 (Jan 2012-Jan 2013), p. 6 and the other pages in electronica version, edited by the Stavros Niarchos Foundation Center for Hellenic Studies, SFU, Canada.
《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式钱币》,载上海博物馆编:《丝绸之路古国钱币暨丝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第298-308页。
《希腊化还是印度化——“Yavanas”考》,《历史研究》2011年第6期,第134-155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
《近年国外希腊化研究略论》,《世界历史》,2011年第6期,第119-130页。
《中国古典文化与古希腊史研究关系漫谈》,《原创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世界视野下的中国原创文化》,王晖等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36-441页。
《娜娜女神的传播与演变》,《世界历史》,2010年第5期,第103-115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第1期摘登,第54页。
学术兼职
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古代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南开大学西方古典文明研究中心负责人。
南开大学丝路文明研究中心负责人。
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德国考古研究院客座研究员(2013-2014)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