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旭峰

个人简介

王旭峰,1980年生,山东人。2000年自山东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200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攻读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王立新教授;2006年转攻博士学位,继续师从王立新教授,2009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读书期间曾在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交流学习。2009年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任教。2016年1月—2017年1月,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后殖民理论与文学,西方文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后殖民研究与激进传统的再形成》 《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库切与自由主义》 《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后殖民之后: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6期摘录转载。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2018年理事会暨“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外国文学评论》2018年第4期。 《论<鲁滨孙漂流记>中的疾病》 《外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4期。 《论V.S.奈保尔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接受特征》 《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第4期。 《后殖民理论与抵抗政治》 《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5期。 《革命与解放:围绕法农的争论及其意义》 《外国文学》2010年第2期。 《历史化与阿里夫.德里克的后殖民理论研究》 《外国文学》2007年第5期。 《论<河湾>对后殖民政治的反思》 《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 《<无人伴随我>与后种族隔离时代的“政治正义”》 《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第2期。 《奈保尔与殖民认同》 《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3期。 《布尔加科夫的医学—论<大师和玛加丽塔>中的“疯狂”》 《国外文学》2010年第4期。 《<鲁滨孙漂流记>、殖民所有权与主权政治体》《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6年秋季卷。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与后殖民沟通》 《南开学报》2013年第1期。 《20世纪外国文学史书写的理论与方法反思》(第二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文学与文化》2011年第1期。 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思想和路径——王立新教授访谈录 来源:山东外语教学( P 1002-2643 E ) 发表时间: 2019/06 数学、宗教与谣言:17世纪至18世纪知识视野下的《瘟疫年志》 来源:文学与文化( P 1674-912X E ) 发表时间: 2020/05

学术兼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市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