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赵又群

个人简介

赵又群,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3月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设计制造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9月~2005年1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交流访学;2001年1月任职教授;2003年8月任职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车辆主动安全与控制;主要学术兼职包括: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2008年至今),《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2010年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010年至今),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2015年至今),地面机动平台技术领域轮式机动平台技术专业组专家(2017年至今),轮胎动力学协同创新联盟智力资源委员会专家委员(2018年至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越野车技术分会委员(2019年至今),高机动防暴车辆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外部专家(2020年至今),WJ通用车辆装备技术应用专家咨询小组成员(2021年至今),科技部基地与人才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2021年至今),《农业工程学报》第八届编委(2021年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校外编委(2021年至今),科技部、工信部、上海、广东、广西、江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安徽、辽宁、江苏等部、直辖市、省、自治区的科技咨询或科技奖评审专家。 从教27年来,为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讲授“汽车理论(2005年校精品课程、2019年校精品建设课程)”、“汽车设计”、“汽车优化设计”、“汽车新技术讲座”、“汽车运动中的若干力学问题初探”、“车辆工程专业导论”等6 门课程,为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生讲授“模糊控制技术”、“汽车系统动力学”、“汽车操纵动力学”、“汽车轮胎力学”、“车辆系统动力学(双语课程)”等5门课程,为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生讲授“车辆高等动力学”、“车辆动态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车辆动态载荷识别”、“汽车发展前沿讲座”等4门课程,已培养博士后7名、博士37名、硕士66名;2021年出版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汽车系统动力学》。 主持总装探索研究项目1项、陆装预研专项1项、陆装预研项目子课题1项、陆军研究技术项目1项、陆科订预研项目子课题6项、国家“863”计划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CALT基金项目1项等纵向课题,以及一汽、宇通、徐工、东风、奇瑞、陆研院装研所、万宏动力、航天晨光、南维柯等单位横向课题37项;研究成果“人-车闭环系统主动安全性的客观评价与优化设计”,2000年获山东工程学院(现山东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研制的“高机动防爆非充气弹性安全车轮技术”成果,2018年度入选工信部和国防科工局征集遴选出的150项“军转民”技术成果汇编《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8年度)》;2019年项目成果入选南航校史馆材料“重大项目-历史时刻”部分;2019年度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2020年出版专著《非充气机械弹性安全车轮理论与方法》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21年度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 教育经历 1994.81998.3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设计制造工学博士学位 1990.81993.3吉林工业大学计算力学工学硕士学位 1986.91990.7吉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1.8至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3.32001.7山东工程学院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车辆动态仿真与控制 车辆结构力学与NVH 车辆底盘控制、人机共驾与无人车平台 新型动力与电动车辆 防爆车轮、防爆电动轮、柔性负重轮与无悬架防爆车辆

学术兼职

2021.8至今 《农业工程学报》第八届编委 2021.4至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校外编委 2021.4至今 科技部基地与人才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 2021.2至今 WJ通用车辆装备技术应用专家咨询小组成员 2020.1至今 高机动防暴车辆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外部专家 2019.1至今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越野车技术分会委员 2018.1至今 轮胎动力学协同创新联盟智力资源委员会专家委员 2017.1至今 地面机动平台技术领域轮式机动平台技术专业组专家 2015.1至今 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 2010.5至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2010.1至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 2008.9至今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