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洪华

个人简介

李洪华,男,江西瑞昌人,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当代文学学会会长。1998-2001年,南昌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2005-2008年,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2010-2012年,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后;2015-2016年,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在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20世纪中国大学叙事、苏区文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等领域发表系列研究成果。 开设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江西当代文学选讲等。 主持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叙事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3BZW114,已完成。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主义思潮与左翼思潮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31,已完成。 3、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0年),《中国现代主义思潮与左翼思潮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00480566,已完成。 4、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项目(2013年),《大众文化语境中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研究》,项目编号:CFLAC—BJKT2013030,已完成。 5、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17)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现代小说连环画改编研究》,项目编号17WX01,在研。 6、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图像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ZDA188,子课题《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连环画改编研究》,在研。 7、江西省文化艺术基金项目(2018-2019)《转型时期的江西文学(1978-2018)》,一等资助,项目编号2019-050-WX03C,已完成。 8、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苏区文艺工作制度建构与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JD18020,已完成。 9、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10年)规划项目,《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左翼思潮关系研究(1917-1949)》,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0WX89,已完成。 10、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1年)《“十七年”文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ZGW1113,已完成。 11、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1年)规划项目《公选课网络平台教学交互策略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1YB277,已完成。 12、江西省教改项目(2011年)《文科公选课网络平台教学交互策略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JXJG-11-1-31,已完成。 13、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8年)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派文学与现代都市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8WX39,一般项目,已完成。 14、江西省“十一五”(2008年)教育规划项目《大学文学审美教育与生命意识培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YB197,已结题,0.3万。 15、江西省教改项目(2008年)《高校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缺失性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XJG-08-1-13,一般项目,已完成。 16、江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研究项目(2006年)《中国现代派创作与现代都市文化研究》,项目编号:WX0606,已完成。 17、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2年)规划项目《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叙事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2WX09,一般项目,已完成。 获奖情况 1、论文《五四大学叙事中的留学书写》获江西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 2、著作《生命意识与文化启蒙》获南昌大学第一届谷霁光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2019年)。 3、著作《中国左翼文化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嬗变》获江西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年)。 4、著作《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获江西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1年)。 5、教学成果获南昌大学中兴发展奖(2012年)。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出版专著 1、《中国左翼文化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 2、《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 3、《古典韵致与现代焦虑的双重变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 4、《生命意识与文化启蒙》,商务印书馆,2017年8月。 5、《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叙事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10月。 发表论文 1、《革命救亡语境中的大学想象:论抗战时期的大学叙事》,《西南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中国高校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摘编。 2、《在乡村与都市的漫游中寻找“安放之处”——评张柠<幻想故事集>》,《当代文坛》2020年第6期。 3、探寻生命的诗意——评小说集《幻想故事集》,《光明日报》2020年7月22日 。 4、《王彦山诗歌的古典情怀与现代焦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 5、《走向田野大地的写作——刘华论》,《创作评谭》2020年第4期。 6、《桑榆向晚尤怜诗——评吴有生的诗歌创作》,《江西日报》2020年9月17日。 7、《立达故交、O.M.同人及其他——新诗“押阵大将”白采交游考略》,《新文学史料》,2019年第1期。 8、《苏区文艺的阵地建构与方向引领——论《红色中华》的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南昌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9、《世界华文文学的经典建构与文学史重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年第3期。 10、《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苏区歌谣研究的三个维度:革命、大众与民间》,《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9年第1期。 11、《在场批评、史识关照与学理拓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苏区戏剧研究》,《井冈山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12、《龙光之约》,《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7月8日。 13、《五四大学叙事中的留学书写》,《文艺研究》,2018年第3期。 14、《市场经济时代的大学书写——论1990年代以来的大学叙事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3期。 15、《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学叙事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求索》,2018年第1期。 16、《图文互释与语图缝隙——论鲁迅小说<药>的连环画改编》,《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7期。 17、《倡导有态度的文艺批评》,《光明日报》,2018年8月14日。 18、《侠骨柔情铸“军魂” ——论王培静的小小说创作》,《光明日报》,2018年5月1日。 19、《论“五四”大学叙事的现代转型》,《湖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20、《后现代主义的跨界写作》,《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8年第1期。 21、《沈从文的“大学视野”与“大学叙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22、《青花的温度与气质》,《中国教育报》,2018年5月14日。 23、《关于春天、故乡与大地的歌吟——评林莉的诗》,《创作评谭》,2018年第5期。 24、《“新海派”的气质与风度——评唐墨长篇新著<卑尔根的阳光>》,《文艺报》,2018年8月17日。 25、《左翼文艺与延安文艺关联的逻辑建构》,《文学自由谈》2018年第5期。 26、《柔软的硬度》,《光明日报》,2017年04月05日。 27、《论五四时期的“大学叙事”小说》,《西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28、《近代上海报刊出版的生发与嬗变》,《出版广角》,2017年第10期。 29、《革命救亡语境中的抉择与坚守》,《南昌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30、《谛听大地深处的生命呢喃》,《江西日报》,2017年5月24日。 31、《论夏宇的后现代主义诗歌美学》,《井冈山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32、《审美向度的开掘与历史理性的执守》,《文艺报》,2017年12月6日。 33、《转型时期大学叙事小说的叙述声音与话语方式》,《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34、《消费时代知识分子精神之困》,《光明日报》,2016年5月30日。 35、《新时期“文革”大学叙事中的知识分子书写》,《井冈山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36、《喧哗与躁动:转型时期大学叙事中的“公共领域”》,《广州文艺》,2016年9月。 37、《从“中国当代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公仲学术研究六十年论》,《小说评论》,CSSCI,2016年第6期。 38、《筋骨·道德·温度——谈文艺创作的三个维度》,《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2日。 39、《转型时期的学者小说》,《当代文坛》,2015年第5期。 40、《知青书写与乡村叙事的新经验》,《光明日报》,2015年5月4日。 41、《首届中国“新移民文学”研讨会综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7期。 42、《先锋的表征——论中国现代派文学与上海都市文化》,《都市文化研究》,2015年第2期。 43、《中国现代主义思潮的“颓废性”嬗变》,《井冈山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44、《女性意识、乡土情结与战争美学——论温燕霞的小说创作》,《芒种》,2015年第6期。 45、《执着而谦卑的行程——评刘华的“古村”系列散文》,《光明日报》,2014年7月21日。 46、《物质时代的精神还乡》,《文艺报》, 2014年9月5日 47、《文化人生的审美书写》,《文艺报》,2014年5月9日。 48、《现代意识烛照下的人性书写》,《文艺评论》,2014年第7期。 49、《新时期“文革”大学叙事中的“校园生态”》,《南昌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50、《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芒种》,2014年12月。 51、《论老舍的“大学视野”与“大学叙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52、《叙事学研究的重心转移》,《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7日。 53、《“十七年”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大学叙事——以<青春之歌>与<大学青春>为例》,《南昌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54、《毗连大地的沉重与轻盈——评陈力娇中短篇小说集<青花瓷碗>》,《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55、《新的叙事空间的开拓——评刘华的长篇小说<红罪>》,《创作评谭》,2013年第1期。 56、《都市文化与文学研究的新拓展》,《文艺报》,2013年8月14日。 57、《飞翔与漫游:江子和他的散文》,《红豆》,2013年第5期。 58、《给文学评奖以尊严》,《光明日报》,2012年2月14日 59、《革命历史叙事空间的新开拓》,《光明日报》,2012年10月30日。 60、《当下工业题材书写的新收获——评刘华的长篇新作<车头爹车厢娘>》,《文艺报》,2011年2月21日。 61、《在历史的粗粝处触摸疼痛》,《文学报》2012年1月12日。 62、《穿越历史的“飞翔”——论毕飞宇的小说创作》,《文艺评论》,2012年第9期。 63、《论上海文化语境中现代派的“传统质”》,《西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64、《从“两峰并峙”到“千壑竞秀”——略谈新世纪以来江西小说创作》,《江西日报》,2012年9月7日。 65、《家族文化与革命叙事的双重变奏——论传统文化视野中的<红旗谱>》,《名作欣赏》,2012年第4期。 66、《夜阑书香时的心灵絮语》,《创作评谭》,2012年第4期。 67、《借鉴与转换:论“十七年”革命英雄传奇与中国古代侠义小说》,《南昌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68、《都市喧嚣中的人文情怀》,《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69、《战争背景下都市文化语境与九叶诗人的审美追求》,《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70、《当“亲历者”遭遇“追寻者”》,《光明日报》,2011年8月29日。《红旗文摘》,全文转载,2012年第2期。 71、《“泛工业化”时代的叙事伦理》,《小说评论》,2011年第6期。 72、《论上海现代派初期杂志的开放视野与先锋精神》,《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73、《论左翼文化思潮对徐訏文学路向的影响》,《南昌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74、《半殖民地都市文化语境中现代派群体的身份书写》,《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4期。 75、《论“十七年”农村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农业考古》,2011年第6期。 76、《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意识与情爱模式》,《南昌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77、《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坚守与突围——江西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巡礼》,《创作评谭》,2011年第4期。 78、《民间大地的浮沉——评李伯勇的长篇小说<旷野黄花>》,《创作评谭》,2011年第1期。 79、《世俗化时代语境中的沉沦与救赎——读陈世旭长篇新作<登徒子>》,《文艺报》,2011年7月22日。 80、《论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中的左翼文化思潮及其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81、《疏影横斜水清浅——解读陈蔚文的都市情爱小说》,《名作欣赏》,2010年第9期。 82、《把脉时代,关注民生》,《小说评论》,2010年第4期。 83、《民间大地升腾起的诗意与感动》,《文艺报》,2010年5月21日。 84、《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忍”——兼谈文学教育中的生命意识》,《南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85、《植根于生命“沃土”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2010年第3期。 86、《战争文化语境下的现代派文学译介》,《南昌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87、《青春的成长与超越——论欧阳娟的小说创作》,《创作评谭》,2010年第2期。 88、《论20世纪30年代上海现代派的文化身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89、《论穆时英小说创作中的“孤独”书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90、《徘徊在闺阁与学院之间的阿袁》,《作品》,2009年9月。 91、《“另类的大学叙事”——评阿袁的小说创作》,《山花》,2009年9月。 92、《从“同路人”到“第三种人”——论1930年代左翼文化对现代派群体的影响》,《南昌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93、《北美新移民文学的文化身份、人性书写与创作前景》,《文艺报》,2009年1月10日。 94、《论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都市审美》,《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95、《现代都市的“颓废”书写》,《南昌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96、《论20世纪30年代域外现代派文学译介》,《外语与翻译》,2008年第1期。 58、《幽然绽放的“瓷观音”——论白采小说》,《名作欣赏》,2008年第4期。 97、《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公共空间与现代派的文学想象》,《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 期,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07年第9期。 98、《都市中的忧郁与想象—论戴望舒的情感生活与诗歌创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99、《商业性的动机和现代性的追求—论施蛰存编辑的<现代>杂志》,《南昌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00、《诗意隐现与本能扭曲——论施蛰存小说中的性描写》,《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01、《宗教意识、政治情感与诗性话语——论陈映真小说的文体特征》,《南昌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02、《“中国文学史”的遮蔽与“区域文学史”的空间:以现代文学为中心》,《山西师大学报》,2006年第6期。 103、《试论近代以来上海都市中的公共领域与交往行为》,《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04、《作为独立意识的主人公和对话的结构——试论巴金小说《寒夜》的复调特征》,《九江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05、《文化启蒙与宗教情感——论鲁迅、许地山笔下的女性形象》,《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06、《生命体悟与文化启蒙——兼论鲁迅小说中男女形象的失衡》,《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07、《同遇与殊途:论胡适、鲁迅的婚恋情感及其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08、《长篇的遗憾与文学的选择——鲁迅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探析》,《南通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09、《文化融合中的超越与归依》,《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10月。 110、《感悟与沉思:穿越在苍范人寰之间》,《创作评谭》,2004年第2期。 111、《叙述空间的开拓——从《青藏手记》看陈世旭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创作评谭》,2002年第3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