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课题项目:
1.主持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生命历程视角的媒体创业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9YJC860048),在研。
2.主持2018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社会记忆视角的口述历史纪录片研究”(项目批准号:18YSC006),在研。
3.主持2018年度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南京媒体创业与创新城市建设研究”,在研。
4.参与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基金委员会(ARC)数字人文研究重点项目“Data Centres and the Governance of Territory and Labour” (“数据中心及疆域与劳动的治理”),2016年至2018年。
5.参与香港研资局(RGC)城市更新与文化研究跨学科项目“Measuring Community Benefit in Public Space Transformation in Hong Kong’s District”(“衡量香港地区公共空间转型中的社区利益”),2012年。
获奖情况:
荣膺南京大学新华报业优秀青年教师奖(2021),江苏省“双创博士”(2018),南京大学华信文创奖教金(2018),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奖(2016),香港政府博士奖学金(2011-2014),香港政府才艺发展奖学金(2014),香港政府外展体验奖学金(2014),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颁发的“影评有度”征文比赛长文组大奖(2012),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颁发的“再现亚洲:艺评写作导领计划”优秀作品奖(2012),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2008),全国“宝钢奖学金”优秀学生奖(2007),首届“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提名奖(2003)等。
目前承担课程:
本科生课程:《创意写作》、《文学人文》、《艺术的故事》
研究生课程:《艺术传播》
研究领域
媒介文化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生命故事、口述历史与社会记忆,医学人文与健康传播,当代中国文化政治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袁梦倩,《基于抖音短视频平台的非遗传播:内容策展、参与文化与赋权》,《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7期。
2.袁梦倩,《短视频媒介技术、参与文化与赋权》,《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30日第4版。
3.袁梦倩,《以讲述生命故事为方法:集体叙事实践、创伤疗愈与社会介入》,《文化研究》2020年第43辑。
4.袁梦倩,《讲述家庭故事:媒介记忆实践、界定仪式与传播赋权——基于“族印”口述历史纪录片计划的个案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
5.袁梦倩,《电影的艺术介入:抑郁症主体的生命故事、创伤建构与影像赋权》,《学术论坛》2020年第1期。
6.袁梦倩、陈楚洁,《从知识付费到知识服务:新媒体知识中介组织的正当性建构——基于罗辑思维的个案研究》,《新闻记者》2020年第2期。
7.袁梦倩,《赛博人与虚拟偶像的交互:后人类时代的跨媒介艺术、技术与身体——以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传播实践为例》,《媒介批评》(第九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8.袁梦倩,《重新讲述生命故事:叙事治疗、另类记忆与传播赋权》,《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9.袁梦倩,《电影<芳华>的舞蹈身体话语、青春怀旧与创伤记忆》,《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10.袁梦倩,《<我们家在康乐里>的影像行动——空间抗争实践与都市更新的批判》,《文化研究》2018年第33辑。
11.袁梦倩,《重审香港电影的怀旧:记忆符码、身份认同与文化想象——论2016年香港电影》,《当代电影》2017年第4期。
12.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学海》2015年第4期。(该文入选2018年度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阅读理解范文)
13.陈楚洁、袁梦倩,《社交媒体,职业“他者”与“记者”的文化权威之争——以纪许光微博反腐引发的争议为例》,《新闻大学》2015年第5期。
14.袁梦倩,《创伤书写、香港身份认同与国族寓言——重读香港电影<棋王>》,《二十一世纪》2014年10月号。
15.陈楚洁、袁梦倩,《新闻社群的专业主义话语:一个边界工作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5期。
16.袁梦倩、冯凝,《2012年香港电影产业备忘录》,《当代电影》2013年第4期。
17.蒋旭峰、袁梦倩,《社区传播与乡土社群文化的建构》,《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18.袁梦倩,《青春怀旧、纯爱消费与青年亚文化的狂欢——<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电影新作》2012年第1期。
19.陈楚洁、袁梦倩,《文化传播与农村文化治理:问题与路径——基于江苏省J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
20.袁梦倩,《身体话语与“文革”书写——〈芙蓉镇〉的文化政治学探析》,《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