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著作:
1、专著《跨学科视域中的当代艺术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2、专著《审美乌托邦的想象——从韦伯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救赎之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编著《艺术理论基本文献•中国近现代卷》(1/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4、译著《100位大艺术家——从安吉利科到沃霍尔的视觉之旅》(1/2),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5、合著《紫砂艺术与文化》(副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6、合著《艺术原理通论》(副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课题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艺术哲学语境中的空间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6BZX117),2016-2022年,课题负责人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艺术生产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760025),2013-2017年,课题负责人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ZD026),2020-2024,子课题负责人
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760025),2012-2017年,子课题负责人
5、南京大学文科青年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空间乌托邦观念的美学研究”,2011-2013年,课题负责人
6、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一般项目,“后经典叙事学视域中的江苏民间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9YB18),2009-2011年,课题负责人
教研获奖:
1、南京大学中国银行教师教学成果奖教金(2021.09)
2、专著《跨学科视域中的当代艺术理论》,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0.11)
3、专著《跨学科视域中的当代艺术理论》,获2018年度南京大学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奖(2019.11)
4、合著《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第二完成人),获教育部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20.12)
5、南京大学雨润奖教金(2014.08)
6、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14-2017)
7、论文《浅论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第一完成人),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2012.02)
8、专著《审美乌托邦的想象》,获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11.12)
9、论文《浅论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第一完成人),获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特等奖(2011.06)
10、“文化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第三完成人),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04)
11、论文《论蔡元培的美育实施观》(第一完成人),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2009.02)
交流访学:
1、2014-2015年,获“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资助,美国埃默里大学艺术史系,访问学者
2、2013-2014年,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驻院学者/兼职研究员
3、2013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4、2012年,台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客座副研究员
承担课程:
1、硕士生专业课程《艺术批评专题》
2、本科生通识课程《视觉人文》
3、本科生通识课程《艺术导论》
4、本科生“悦读经典计划”课程《〈中国美术史讲座〉导读》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听觉性”的在场——论大众文化装置范式中的声音景观》,《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2、《跨媒介艺术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知识学建构》,《中国比较文学》2021年第1期
3、《论作为跨媒介文化实践的声音景观》,《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
4、《“浪荡子”:现代生活的英雄主义挽歌》,《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8期
5、《寓教于“美”:南大美育的演进逻辑及其当代启示》,《美育学刊》2020年第4期
6、《作为视觉体制的空间范式及其现代转型》,《艺术管理》2020年第2期
7、《“浪荡子”:现代性的隐喻及其空间体验》,《中外文化与文论》(第4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
8、《故事世界中的哪吒形象及其当代发明》,《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9、《论作为跨媒介话语实践的“艺格敷词”》,《文艺研究》2019年第12期
10、《“英雄形象”的话语重构及其视觉隐喻》,《学术界》2019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
11、《论大众文化视觉主体的现代人格建构》,《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3期
12、《新艺术史研究视域下的“语-图”关系辨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艺术学理论》2019年第4期全文转载)
13、《论大众文化视觉主体建构的“日常范式”》,《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14、《大众文化视觉表征机制及其犬儒主义倾向》,《学术界》2017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15、《“大时代”的崇高叙事与英雄形象的视觉建构》,《学术研究》2017年第10期
16、《大众文化视觉表意实践与当代中国社会心态》,《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17、《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艺术生产理论及其当代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8、《论大众文化视觉形象类型的深层结构系统》,《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6年第9期全文转载)
19、《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大众文化及其视觉建构》,《文化研究》(第25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年6月
20、《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问题调研报告》,《江海学刊》2014年第4期
21、《什么是我们的现代艺术理论》,《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2、《论中国当代大众传媒的视觉形象生产》,《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23、《论大众传媒时代的审美与日常生活》,《文化研究》(第16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
24、《“诗意”广告:话语符号建构的视觉政治》,《文化研究》(第13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3月
25、《论视觉文化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方法》,《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3年第9期全文转载)
26、《“视觉”及其生产:重读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
27、《让艺术品说话,这是唯一可靠的边界》,《诗书画》2012年第4期
28、《当代批判理论的审美反思——论维尔默的现代性美学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