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57年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出版《现代社会心理学史》(1993)、《现代社会心理学》(1998)、《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1998)、《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2002)、《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2015)、Chinese Studies from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2016)、Culture Reverse(I):The Past and Present of Intergenerational Revolution(2020)、Culture Reverse(II):The Multidimensional Motivation and Social Impact of Intergenerational Revolution(2020)等个人著作10余部,主编、合著和译著数十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和《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宝钢教师奖特等奖;2001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2004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9年当选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10年当选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心理学概论》第一首席专家;2015年入选“江苏社科名家”;2016年入选“江苏省2015中国文化人物”,国家“教学名师”。
个人著作:
1、《现代社会心理学史》,37万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走向社会的名片: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27万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版;
3、《现代广告战略与战术》,25万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4、《现代社会心理学》,45万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25万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6、《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45万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研究》,40万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8、《理论的邂逅——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路径》,40万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9、《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50万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入选《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
10、Chinese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Reading:Paths International, 2016, 344 pages;
11、《江苏社科名家文库·周晓虹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12、Culture Reverse(I):The Past and Present of Intergenerational Revolution, London: Routledge, 2020, 212 pages.
13、Culture Reverse(II):The Multidimensional Motivation and Social Impact of Intergenerational Revolution, London: Routledge, 2020, 202 pages.
主编和合作著作:
1、《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主编),31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学校教育与管理心理学》(主编),28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主编),40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大过渡时代的中国青年》(与周怡共同主编),41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主编),57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
6、《全球中产阶级报告》(主编),35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中国中产阶层调查》(主编),40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精华》(主编),62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初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中国研究》(与谢寿光共同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20年版,共计27卷;
10、《社会理论论丛》(与张一兵、周宪共同主编),25-30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008年版,共计5卷;
11、《“中国新农村建设”文丛》(三卷本,与人共同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2、《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研究丛书》(七卷本,主编),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13、《西方社会建设研究译丛》(六卷本,与王小章共同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孙本文文集》(十卷本)(编委会主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5、《紫金社会学论丛》(15卷本)(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6、《西方中产阶级:理论与实践》,周晓虹等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7、《中国体验——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周晓虹等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8、Inner Experience of the Chinese People Globalizat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Mentality,Chief Editor, 2017, Singapore: Springer.
19、《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周晓虹、张静、乐江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20、《长三角社会学优秀硕士论文选》,文军、周晓虹(主编),北京:社会出版社2019年版。
21、《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丛书》(主编,已出版2卷),包括《农业机械化的中国想象——第一拖拉机厂口述实录(1953-2019)》、《工人阶级劳动传统的形成——洛阳矿山机械厂口述实录(1953-2019)》,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译著(含校阅):
1、《文化与承诺》( M. 米德著,与周怡合译),10万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人格:文化的积淀》(巴普诺著,主译),48万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萨摩亚的成年》( M. 米德著,与李姚军、刘婧合译),22万字,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1990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4、《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萨哈金著,主译),67万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精神、自我与社会》(G. 米德著,周晓虹校),30万字,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4年版;
6、《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著,个人翻译),20万字,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5年版;
7、《文化:社会学的探索》(霍尔著,与徐彬合译),30万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米尔斯著,个人翻译),35万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吉罗维奇社会心理学》(吉罗维奇等著,主译),70万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犯罪学:社会学的视野》(斯蒂芬·巴坎著,校对),60万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日本新中产阶级》(傅高义著,与周海燕、吕斌合译),30万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版。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论手势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开封:《心理学探新》1984年第3期;
2、“简论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天津:《社会学与现代化》1985年第4期;
3、“班杜拉和科尔伯格:性别角色发展观的分析”,开封:《心理学探新》1986年第3期;
4、“论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北京:《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5期;
5、“社会心理学概观”,北京:《国外社会学》1988年第2期;
6、“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南京:《青年界》1988年第1期;北京:《青年研究》1988年第11期;
7、“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历史、理论与特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8、“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拓展与应用”,南京:《社会学探索》1989年第5期;
9、“西方民族性格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江海学刊》1990年第2期;
10、“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11、“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0年第4期;
12、“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批判”,北京:《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3 期;
13、“面向社会: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转折”(与王晓章合作),杭州:《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4、“社会时尚的三种表现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5、“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和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6、“模仿与从众:时尚流行的心理机制”,南京:《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8期;
17、“集群行为:理性与非理性之辩”,成都:《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5期;
18、“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北京:《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5期;
19、“时尚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
20、“社会时尚的嬗变与兴替”,南京:《江海学刊》1995年第1期;
21、“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
22、“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卷;
23、“边际人:概念、特点及其他”,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7年第2期;
24、“试论社会史的若干理论问题”,北京:《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25、“流动与都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北京:《新华文摘》1999年第1期全文转载;
26、“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ural Chinese During the Present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 comparison of Zhouzhuang Township and Beijing’s ‘Zhejiang Village’”, Progress in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 Kyoto: Kyoto University Press, 1999;
27、“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年第2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3期;
28、“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季刊(总第17期);
29、“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Mao’s Era and the Post Mao’s Era”, the Conf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Citize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2000;
30、“社会学经验研究传统的形成与确立”,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1、“Cultural Transmiss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Society”,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Winter 2001;
32、 “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南京:《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33、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4、“论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35、“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6、“经典社会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7、“社会学主义与社会学年鉴学派”,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8、“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社会学内部的对立与动力”,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39、“SARS传播期间的公众传言与社会舆论”,陆学艺等主编:《2003年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0、“芝加哥社会学派(下)”,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4期;
41、“芝加哥社会学派(上)”,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3期;
42、“传播的畸变:有关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43、“2003:中国社会学学术前沿报告”,周晓虹等,北京:《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44、“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历炼与再造: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关怀”,杭州:《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45、“芝加哥学派的贡献与局限”,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46、“文化何以能够成为产业?”,上海:《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1期;
47、“学术传统的断裂与延续”,上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48、“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不二法则”,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
49、“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中国研究》2005年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0、“再论中产阶级: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上海:《社会》2005年第3期;
51、“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上海:《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52、“中国中产阶级:虚幻抑或现实”,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53、“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Maoist and post-Mao periods”,in Mohanty, M.& Ma, Rong (ed.),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India and China, Delhi: Sage Press, 2006.
54、“全球化与中产阶级的型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55、“《白领》、中产阶级与中国的误读“,北京:《读书》2007年第5期;
56、“国家、市场与社会: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维动因”,北京:《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57、“冲突与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代际关系”,上海:《社会》2008年第2期;
58、“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上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59、“孝悌传统与长幼尊卑:传统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60、“中产阶级与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上海:《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7期;
61、“Chinese Middle Class: Reality or Illusion?”, in Christophe Jaffrelot & Peter van der Veer(eds.), Patterns of Middle Class Consumption, London: Sage Publisher,2008;
62、“现代社会的批判与重建”,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9/10期全文转载;
63、“中国人社会心态60年变迁及发展趋势”,石家庄:《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9/2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9/第12期全文转载;
64、“中国社会学研究概况——基于CSSCI数据的一种分析”,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6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的变迁——有关中国经验的另一种解读”,上海:《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
66、“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中产阶级的建构”,南京:《江苏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7、“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北京:《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68、《社会建设应从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入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69、“探求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上海:《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
70、“中国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义”,上海:《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
71、“Globalizat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iddle Class”(with Qin Chen), in Li Cheng(ed.), China’s Emerging Middle Class: Beyo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0.
7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理论问题”,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73、“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野”,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74、“文化反哺与器物文明的代际传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75、“中国体验:观察变迁之窗”,上海:《探索与争鸣》2012第2期;
76、“‘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3期;
77、“中国体验的现实性与独特性”,南京:《江苏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78、“孙本文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79、“Cultural Feedback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in Artifact Civilizatio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Beijing: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2, Volume 33, No.2.
80、“理解国民性: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12第4期;
81、“社会建设: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上海:《学术月刊》2012年第8期;
82、“再论中国体验:内涵、特征与研究意义”,北京:《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北京:《新华文摘》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83、“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北京:《新华文摘》2014年第6期全文转载;
84、“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北京:《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4期;
85、“开放,中国人社会心态的现代表征”,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86、“焦虑:迅疾变迁背景下的时代症候”,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87、“深化改革的社会路径”,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北京:《新华文摘》201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88、“从颠覆、成长走向共生与契洽——文化反哺的代际影响与社会意义”,石家庄:《河北学刊》2015年第3期;
89、“同辈群体:历史、转型与社会影响”,澳门:《南国学术》2015年第3期;
90、“中国青年的历史蜕变: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91、“江村调查: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北京:《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1期;
92、“产业转型与文化再造: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93、“东亚的审读与傅高义的人生”,北京:《读书》2017年第6期;
94、“从青年入手重塑中国人的价值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精神启示”,北京:《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1期;
95、“培育与大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社会心态”,上海:《社会》2018年第6期;
96、“中国体验:大变迁时代的精神感悟”,上海:《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2期;
97、“群氓:勒庞与大革命的余悸”,北京:《中国图书评论》2018年第10期;
98、“群氓动力学:社会心理学的另类叙事”,北京:《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6期。
99、“口述史与生命历程:记忆与建构”,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100、“社会学的中国化:发轫、重启与接续”,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101、“社会学中国化:狭义或广义,伪问题或真现实”,北京:《社会学研究》202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2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02、“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的社会建构”,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
103、“口述史、集体记忆与新中国的工业化叙事”,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7期。
学术兼职
国务院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曾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2001-2008)、社会学院创院院长(2008-2017)、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2016)、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08-2018)、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2014-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