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江苏苏州人。2003年、2006年、2010年分别获得历史学学士、历史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社会学讲座访问。2012年12月,博士论文《早期中国社会学的困境》获首届“余天休优秀博士论文奖”。
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讲师。2012年,获选第八届“南京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2017年,获南京大学五四青年奖章。教学研究之余,与周晓虹教授等创办和运营南京地区最大的深度阅读平台“群学书院”,2015获南京市全民阅读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获第三届中国领读者大奖。
科研成果
《西方中产阶级:理论与实践》(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中国体验: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参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
主编:
《柯象峰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惠此齐东与人分南北》,《历史学家茶座》2008年第2辑。
《渊源有自:“八马”的传承与流派》,《历史学家茶座》2008年第3辑。
《趋时为先:从“同槽”看1950年代的学术气候》,《历史学家茶座》2008年4辑。
《对花还忆去年人》,《东方论坛》2008年第3期。
《横跨大陆的回响》,《中国研究》第5/6辑合刊。
《校园改革与新文化运动》,《船山学刊》2009年第1期。
《作为空间组织手段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研究》第2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从消费社会学角度解读文化产业》,《理论界》2008年12期。
《序跋:理解陈寅恪学术理路的一种向度》,《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
《从〈社会学杂志〉到〈社会学界〉和〈社会学刊〉——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早期尝试》,《社会理论论丛》第5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孙本文年谱》,《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非西方社会学概念的理论困境》,《北方论丛》2012年6期。
《早期中国社会学的制度变迁》,《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2期。
《早期中国社会学的制度变迁》,《中国研究》第1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国家导向下的道德进步运动及其中国实践》,《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
《犯罪学:社会学的视野》(斯蒂芬•巴坎著,参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消费闲暇:当代中国的中产阶层及消费主义》(译文),《中国研究》第2辑
《改革时期中国的生活机会:生计、荣誉、权利与风险》(译文),《中国研究》第4辑
《孙本文文集》(十卷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主编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