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建林

个人简介

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招收智能信息处理、学术评价、情报学基础理论等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 工作经历 1996年至今,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学院) 教育背景 1989-1993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93-1996年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学位;2000-2003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 代表著作 编著《信息技术导论》 编著《社会化信息搜寻研究》(2019.12) 参与编著《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参与编著《数据挖掘原理与技术》 参与编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研究》(2009)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化信息搜寻认知模型研究》(2014)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国家发展与安全决策的情报服务创新研究》(201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重点项目《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研究》(2010)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面向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快速响应情报体系研究》的子课题《面向突发事件的情报组织》(2013)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路径研究》的子课题《情报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2017)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面向国家战略的情报学教育与发展研究》的子课题《情报学教育长效发展》(2020) 承担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 》、国家自科项目《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模式与应用研究》、国家社科项目《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实证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横向项目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3门: 情报思维与情报分析方法(博士生) 信息处理与检索技术(硕士生) 离散数学(本科生)

研究领域

智能化信息处理、学术评价、情报学基础理论、国家安全数据管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杨建林.大数据浪潮下情报学研究与教育的变革与守正[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04):1-9. [2]杨建林.情报学哲学基础的再认识[J].情报学报,2020,39(03):317-329. [3]杨建林.“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对情报方法研究的影响[J].现代情报,2020,40(03):3-13+37. [4]杨建林.关于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思考[J].情报学报,2020,39(02):125-134. [5]李品,许林玉,杨建林.面向智库服务的情报研究[J].情报学报,2020,39(02):135-147. [6]杨建林.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再认识[J].现代情报,2020,40(01):4-13+23. [7]杨建林.情报学基本原理的再认识[J].情报学报,2019,38(11):1212-1221. [8]杨建林,苗蕾.情报学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方向[J].科技情报研究,2019,1(01):29-50. [9]李品,杨国立,杨建林.面向国家安全与发展决策支持的情报服务体系框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02):9-14. [10]吕宏玉,杨建林.基于模板的国家战略情报需求识别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11):8-14. [11]杨建林,李品.基于情报过程视角辨析情报分析与数据分析的关系[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03):1-6. [12]李品,杨建林.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情报学科发展道路探究[J].情报学报,2019,38(03):239-248. [13]李品,杨建林,杨国立.作为科技发展先行者的情报体系理论框架研究[J].情报学报,2019,38(02):111-120. [14]李品,许林玉,杨建林.决策驱动的情报流程理论模型及其运行[J].情报学报,2019,38(01):46-57. [15]张云,杨建林.从学科交叉视角看国内情报学的学科地位与发展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04):18-23. [16]李品,杨建林.大数据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问题、策略及指标体系[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6):5-14. [17]杨建林,陆阳琪.基于认知视角的社会化信息搜寻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05):44-49. [18]杨慧,杨建林.融合LDA模型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基于国际气候领域的实证[J].现代情报,2016,36(05):71-81. [19]陈祖琴,苏新宁,杨建林.基于突发事件情景地图的应急决策模式研究[J].情报学报,2015,34(08):845-853. [20]杨建林,邓三鸿.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J].情报科学,2013,31(09):20-24+28. [21]杨建林,钱玲飞.学术个体切换研究方向的序列模式挖掘——以中国情报学领域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06):98-101. [22]杨建林,朱惠,邓三鸿,宋唯娜,潘雪莲.我国现有学术评价机制的缺陷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06):1-6. [23]杨建林,朱惠,潘雪莲,张野.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05):25-27+40. [24]杨建林,朱惠,宋唯娜,卢城晓.系统论视角下的学术评价机制[J].情报科学,2012,30(05):670-674. [25]杨建林,严明.现有信息服务模式的不足及其对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10):14-17. [26]杨建林.一种使用自动聚类思想的自动文摘方法[J].情报学报,2001(05):532-536. [27]杨建林.中文自动文摘系统研究[J].情报学报,2001(04):460-463. [28]杨建林.信息检索模型与逻辑理论[J].情报学报,2000(05):514-518. [29]杨建林.信息检索的逻辑模型[J].情报学报,2000(04):338-341. [30]杨建林.关键词选择策略及其对共词分析的影响[J].情报学报,2014,(10):148-161. [31]杨建林,邓三鸿,苏新宁.关联规则兴趣度的度量[J].情报学报,2003,22(4):419-424. [32]杨建林.Mizzaro相关性模型的改进[J].情报学报,2006,25(1):25-29. [33]杨建林,孙明军.利用引文索引数据挖掘学科交叉信息[J].情报学报,2004,23(6):672-676.

学术兼职

《科技情报研究》编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