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项,代表著述有《清代家集叙录》(3册,2017)、《清代家集丛刊》(201册,古籍整理,与张剑合作主编,2015)、《清代家集丛刊续编》(201册,古籍整理,主编,2018)、《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2012)、《清代文学世家姻亲谱系》(2010)、《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2007)等。作为参与者,与友人张剑、彭国忠主编《中国近现代稀见丛刊》(已出版7辑)。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2010)、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2016)、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青年奖(2012)、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等奖项。主讲的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一)”入选南京大学首批百门优课。
>> 著作
1.《清代家集叢刊》(201冊),徐雁平、張劍主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年。
2.《清代世家與文學傳承》,三聯書店,2012年。
3.《清代文學世家姻親譜系》,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
4.《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上、下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胡適與整理國故考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賀葆真日記》(整理),鳳凰出版社,2014年。
7.《四存編》(整理),鳳凰出版社,2016年。
>> 本科教学成果
自2003年以來本人一直進行中國古代文學“讀、思、寫、說”本科教學改革實踐,已經編印的本科教學成果有:
1.《學文:南京大學中文系2004級本科“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劄記論文選集》,2006年6月印,306頁;
2.《學文二集:2007級本科一年級小組研究報告及劄記選集》,2008年1月編印,294頁;
3.《學文三集:2009級本科一年級小組研究報告及劄記選集》,2010年1月編印,341頁。
4. 《學文四集》,2010本科一年級先秦兩漢文學課程研究報告及劄記精選集,2011年1月印,共444頁。
5. 《學文五集》,2011本科核心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一)”劄記、創作、翻譯集,2012年1月印,共592頁。
6.《學文六集》,2012本科一年級學術劄記、古典演繹、課堂劇精選集,2013年1月印,443頁。
7.《學文七集》,2013本科一年級學術劄記、古典演繹、課堂劇精選集,2014年1月印,390頁。
8.《學文八集》,2014本科一年級“中國古代文學(一)”課程習作精選集,2015年1月印,426頁。
9.《學文九集》,2015本科一年級“中國古代文學(一)”課程論文、創作、演劇精選集,2016年1月印,400頁。
10.《学文十集》(2016本科一年级“中国古代文学(一)课程论文、创作、演剧精选集),2017年1月,488页。
11.学文第十一集》(2018本科一年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诗文部分)”课程论文、创作精选集),2018年6月,540页。12.《学文第十二集》(2018本科二年级“中国古代文学(一)”学术札记、论文集),2018年11月,404页。
13.《学文第十三集》(2019本科一年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诗文部分)”)2册,2019年5月,569页。
14.《学文第十四集》(2019级本科二年级“中国古代文学(一)”课程习作集),2019年11月,631页。
15.《学文第十五集》(2019级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诗文部分)”习作集),2020年4月,599页。
16.《学文第十六集》(2020年“中国古代文学(一)”课程习作选集),2020年11月,518页。
>> 教学课程
1.“985工程”三期本科創新人才培養項目·教師教學發展計畫“中國古代文學 讀、思、寫、說綜合教學實踐”(南京大學教務處,2011年5月);
2. 本科生核心課程“中國古代文學”(先秦兩漢、明清);
3.本科生選修課程“近代文學與學術”;
4.研究生課程“清代文學與學術專題研究”;
5.是莫礪峰教授主持的國家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主講教師之一;
6.是程章燦教授主持的南京大學研究型課程“中國古代文學的知行合一”教學團隊主講教師之一。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4),编号14BZW074,“清代文学家族姻亲汇考与整合研究”(结项)。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9),编号09BZW034,“清代家集与家族文学研究”(结项);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子项目“清代部分”(2010)(在研);
4. 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2008),编号0845,“五百种清代家集提要”(在研);
5.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清代东南地区文人结社考察和研究(12ZWB008)(在研);
6.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2003),编号EAA030456,“十七至十九世纪江南书院与学术文化研究”(结项);
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规划项目(2005),编号05JA750.11-44012,“1840-1950年间世家文学传统衍变研究”(结项);
8.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项目(2005),2006-2007,编号0526,“清代江南书院文献研究”(结项)。
获奖情况
1.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2010年12月);
2.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青年獎(2012年10月);
3.首屆南京大學青年教師人文科研原創獎(2013年11月);
4.南京大學杜廈教育獎,2011年;
5.江蘇省第五屆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5;
6.第四屆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4;
7.第七屆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0。
8.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2016)
9.南京大學創新育人獎(2016年)
>> 代表作品
1.《清代家集叢刊》(201冊),徐雁平、張劍主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年。
2.《清代世家與文學傳承》,三聯書店,2012年。
3.《清代文學世家姻親譜系》,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
4.《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上、下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胡適與整理國故考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賀葆真日記》(整理),鳳凰出版社,2014年。
7.《四存編》(整理),鳳凰出版社,2016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清代用<詩>與集序的驅動》,《中山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第28-36頁。
2.《清代家集與文化傳統》,《古典文獻研究》第18輯上卷,2015年,第38-68頁。
3.《用書籍編織世界:黃金台日記研究》,《學術研究》2015年第12期,第127-140頁。
4.《〈管庭芬日記〉與道咸兩朝江南書籍社會》,《文獻》2014年第6期。
5.《石印出版與晚清的科舉、文化》,《古典文獻研究》第17輯第1卷,2014年11月。
6.《書估與清帝國的書籍流轉》,《古典文獻研究》第16輯,2013年。
7.《從翁心存、翁同龢日記的對讀探究日記文獻的特質》,《南京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8.《賀葆真日記與晚期桐城文派的深入研究》,《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9.《“地域文學傳統的建構”成為一種文學敘寫方法》,《中山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第31-39頁。
10.《清代诗学史的拓展与开掘》,《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4期,第375-387页。CSSCI来源期刊
11.《批點本的內部流通與桐城派的發展》,《文學遺產》2012年第1期,第100-112頁;
12.《<讀書分年日程>與救“科舉時文之弊” 》,《南京師大學報》2012年第3期,第123-130頁;
13.《清代文學世家的家族信念與發展內動力》,《蘇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第115-123頁;
14.《清代家集總序的構造及其文化意蘊》,《文學遺產》2011年第3期,第123-131頁;
15.《清代私家宅園與世家文學》,《西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第44-50頁。
16.《清代科舉中的策問與乾嘉學術的展開》,北京大學《國學研究》第27卷(2011年),第305-348頁。
17.《在研究中國傳統學術的新途徑上摸索前進:周勛初教授訪談錄》,《文藝研究》2011年第6期,第59-69頁;
18.《桐城文章中“尚有時世”:以同光年間蓮池書院之講習為中心》,《清代文學研究集刊》第3輯,第128-173頁;
19.《清代文學世家聯姻與地域文化傳統的形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第25-31頁;
20.《花萼與芸香:錢塘汪氏振綺堂詩人群》,臺北《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2009年12月),第261-293頁;
21.《扎實空靈,博通專精:周勳初先生訪談錄》,《中國文化研究》2009年冬之卷,第1-18頁;
22.《玉溝春水鴨江波:朝鮮詩人李尚迪與清朝文士交往研究》,北京大學《國學研究》,第23卷(2009年6月),第433-468頁;
23.《清代文社與舉業》,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第15卷(2009年),第191-246頁;
24.《書院、書塾與文社:以家族與鄉村為討論範圍》,《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11輯(2009),第237-273頁;
25.《課讀圖與文學傳承中的母教》,《古典文獻研究》第11輯(2008年),第247-269頁;
26.《“蕘圃藏書題識”與嘉道時期吳中文士活動圖景》,《周勳初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中華書局,2008年,第513-549頁;
27.《近代中日學術交流考論》,臺北《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第81-107頁;
28.《書院與桐城文派傳衍考論》,臺北《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第421-453頁;
29.《一時之學術與一地之風氣:李兆洛與暨陽書院》,臺北《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第289-323頁;
30.《從春在堂到秋荔亭:俞樾和俞平伯詩中的家族史》,北京大學《國學研究》第13卷(2004年),第369-400頁;
31.《圖景的重現:道光以來金陵書院文人活動考論》,北京大學《國學研究》第17卷(2006年),第365-409頁;
32.《〈清代學術概論〉考論》,《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八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311頁;
33.《清初無錫、徽州之書院及其會講:兼論清初朱子之學與陽明心學的起落》,《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九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271頁;
34.《清代東南書院與文士之風氣》,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第1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5.《清代東南書院與地方詩壇》,《中國詩學》第12期,2007年;
36.《讀書分年日程與清代的書院》,原刊《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37.《詁經精舍:從阮元到俞樾》,《古典文獻研究》第10輯,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
38.《王質〈詩總聞〉中的“因情求意”》,《南京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第129-136頁;
39.《〈惜抱軒書錄〉與〈四庫全書總目〉之比較》,《文獻》2006年第1期,第131-138頁;
40.《從中學國文教科書看近世文學觀念的轉變》,《現代中國》第3輯(2003),第67-80頁;
41.《私家藏書之興衰》,《讀書》2005年11期,第103-107頁;
42.《王國維〈經學概論講義〉小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1期,第42-44頁;
43.《現代印刷媒介與學術研究的結合》,《東方文化》2001年第6期,第36-50頁;
44.《近世文化世家的流衍與衰落》,《東方文化》2000年第4期,第14-25頁;
45.《國學書目解題(1919-1937)》,臺北《書目季刊》第37卷第4期(2004年3月),第107-115頁;
46.《王重民和胡適學術交往考述》,臺北《書目季刊》第37卷第2期(2003年9月,第1-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