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78年参加高考,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现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录取,入学后被分配到日语专业。1982年7月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工作,先在大别山,后在南京市。1986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春免试提前进入同一专业博士学位攻读阶段。1992年7月获文学博士学位。因军籍在身,回到南京军区,在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任职。1999年离开部队,到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
研究成果
>> 学术简介
在研究生阶段即经常性地发表文学评论方面的文章,《良知的限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何其芳文学道路批判》《残雪、余华:真的恶声?——残雪、余华与鲁迅的一种比较》等文章写于研究生时期。1996年1月出版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第一本文学评论集《在功利与唯美之间》,这是陈思和、王晓明两位先生任“总体策划”的“火凤凰新批评文丛”之一种,书中收的,泰半为研究生时期文章。批评文章后来结集的有《为批评正名》(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城墙下的夜游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一嘘三叹论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研究金庸、王朔、余秋雨的《文坛三户》,2001年12月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9年再版。 最初主要写当代作家评论。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问题发生兴趣,对20世纪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关系尤其留意,进而发展到对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章结集的有《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人民文学出版2004年)、《往事何堪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并未远去的背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即将出版的有《磨戟认前朝》。 在九十年代写了许多杂文、随笔,总体上内容杂乱,进入新世纪后则写得很少。这些文章结集的有《死在路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独白与驳诘》(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给每日以生命》(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年)、《当知识遇上信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偶尔写点关于鲁迅的东西。1999年5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鲁迅:晚年情怀》,书中对胡适做了粗暴否定,后来颇有悔意。此外有关于鲁迅的论文《许广平在改写鲁迅中的作用与苦衷》、《鲁迅对鹤见祐辅<思想•山水•人物>的翻译》《<野草>修辞艺术细说》《鲁迅研究中的实证问题》等,计有数十篇,已结集为《鲁迅内外》,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所授课程
>> 鲁迅研究
研究课题
>> 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
获奖情况
>> 江苏省作协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理论奖(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