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莫砺锋

个人简介

[学术性著作] 1.江西诗派研究(齐鲁书社1986年) 2.杜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神女之探寻(编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4.中国文学史•宋代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5.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诗歌与道德名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7.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中华书局2005年) 8.杜甫诗歌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 9.唐宋诗歌论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 10.漫话东坡(凤凰出版社2008年) >> [非学术性著作] 1.浮生琐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 2.莫砺锋诗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 3.漫话东坡(凤凰出版社2008年) 4.莫砺锋说唐诗(凤凰出版社2008年) 5. 莫砺锋评说白居易(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 6. 宁钝斋杂著 (凤凰出版社2012年) 所授课程 >> 所授课程有: 古代文学史专题(硕士课程)、杜诗研究(硕士课程)、唐宋文学专题(博士课程)。 研究课题 >> ·任2006年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社会研究”首席专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朱熹楚辞学略说 求索1983年第3期 2.黄庭坚夺胎换骨辨 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 3.左传人物描写艺术对史记的影响 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4.江西诗派的后起之秀陈与义 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 5.关于江西派诗人的政治态度 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6.朱熹诗集传与毛诗的初步比较 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2辑(1985年4月) 7.从文心雕龙与文选之比较看萧统的文学思想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0辑(1985年8月) 15.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考辨 文史第26辑(1986年5月) 17.朱熹的文道观 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5期 18.评江西诗社宗派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19.论杜甫晚期今体诗的特点 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1 21.论晚唐五代词风的演变 文学遗产1989年 23.女神的探寻——英美学者论中国古典诗歌·序 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 26.论宋诗的以俗为雅及其文化背景 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 27.论陆游对晚唐诗的态度 文学遗产1991年第4期 28.简评文天祥的集杜诗 杜甫研究学刊1992年第3期 29.陆游诗家三昧辨 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30.论梅尧臣的平淡诗风 文学研究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 31.论苏黄对唐诗的态度 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32.论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 文学遗产1995年第3期 33.苏轼苏辙唱和诗浅析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2辑(1995年2 月) 34.苏诗札记 宋代文学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成功大学1995年) 35.论苏轼在北宋诗坛上的代表性 中国诗学第4 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36.评史蒂芬·欧文的初唐诗、盛唐诗 唐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37.朱熹韩文考异研究 国学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 38.论韩愈诗的平易风格 唐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39.文学史学献疑 江海学刊1998年第3期 40.重论杜甫卒于大历五年冬 杜甫研究学刊1998年第2期 41.回顾、评价与展望——关于本世纪宋诗研究的谈话(莫砺锋、陶文鹏、程杰) 文学遗产1998年第5期 42.程千帆古代文学研究述评 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43.江郎才尽新解 文学评论丛刊第2期(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44.评前野直彬中国文学史 学术思想评论第3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 45.怅望千秋一洒泪 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5期 47.杜诗伪苏注研究 文学遗产1999年第1期 48.南朝山水文初探 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49.论欧阳修的人格与其文学业绩的关系 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50.论王荆公体 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52.论初盛唐的五言古诗 唐代文学研究第3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 53.论杜甫的文学史观 唐代文学研究第5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4年) 54.论李杜对二谢山水诗的因革 谢朓与李白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55.从瀛奎律髓看方回的宋诗观 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 60.江西诗派研究 百科知识198 64.加强对大家的研究 中国诗学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67.论朱熹对历代散文的批评 漳州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68.论中华文化的诗性特征 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1期 69.论朱熹的文学理论 国学研究第六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70.论朱熹的文学史观 江海学刊2000年 72.论朱熹对诗序的态度 文献2000年第1期 73.论朱熹对历代诗歌的批评 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74.论朱熹对作家人品的态度 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 75.论朱熹的散文创作 阴山学刊2000年第1期 76.批评与考证相结合的学术创获 学术界2000年第3期 77.论朱熹的清远诗风 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5辑 台湾丽文文化事业公司1999年12月 78.长使英雄泪满襟——论杜甫对诸葛亮的赞颂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 80.程千帆评传 学术界2000年第4期 81.论晚唐的咏史组诗 社会科学战线2000 85.论朱熹文学家身份的历史性消解 江汉论坛2000年第10期,第38-41页 86.郭祥正——元祐诗坛的落伍者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6辑,第35-55页,中华书局 2000年10月 87.理学家的诗情——论朱熹的诗歌创作 新国学第2卷,第155-178页,巴蜀书社2000年10月 88.论杜甫的文化意义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第11-18页 89.诗以奇趣为宗——论苏诗的艺术个性 人文论丛2000年卷,第431-440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90.理学家的诗情——论朱熹诗的主题特征 中国文化17-18期,第165-175页, 91.从经学走向文学:朱熹“淫诗说”的实质 文学评论2001年2期,第79-88页 92.关于《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问题的管见 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80页 93.论杨万里诗风的转变过程 求索2001年第4期,第105-110页 94.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 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第42-50页 95.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 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2期,第148-161页 96.论唐宋诗醇的编选宗旨与诗学思想 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三期,第132—141页 97.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 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第1—16页 98.朱鹤龄杜诗辑注平议 文史2002年第4期,第202—223页 99.陆游读书诗的文学意味 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55—161页 100.陆游诗中的学者自画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第20—26页 104.陆游诗中的生命意识 江海学刊2003年第5期,第172—177页 107.陆游诗中的巴蜀情结 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131—136页 108.再论夺胎换骨说的首创者 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第99—109页 110.台湾的中文系述评 东方文化2003年第4期,第120—126页 111.读剑南诗稿校注献疑 中华文史论丛第7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24—129页 112.杜诗学疑难问题举隅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3期,第1—10页 113.大家阴影下的焦虑——唐代诗人薛能论 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34-40页 116.读陆游入蜀记札记 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第16-28页 117.宋诗三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45-49页 118.论宋人校勘杜诗的成就及影响 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第1-10页 119.陆游诗中的自画像 文史知识2005年第11期,第52-57页 120.贯通历代弥纶群言 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第181-186页 121.论宋代杜诗注释的特点与成就 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1辑,第263-279页 122.台湾大学的学科评鉴 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5期,第42-46页 123.萧涤非先生的一份论文评语 文史哲2006年增刊,第151-152页 124.论纪批苏诗的特点与得失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4期,第4-12页 125.论后人对唐诗名篇的删改 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第30-38页 126.论清代苏轼研究的几个特点 人文中国学报第13期(2007年9月),第35-53页 127.苏轼的敌人 学术界2008年第2期,第237-251页 128.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2期,第9-17页 130.论苏轼在后代的影响 文学评论丛刊第11卷第1期(2008年11月),第3-15页 131.穿透夜幕的诗思 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 132.饮食题材的诗意提升:从陶渊明到苏轼 文学遗产2010年第2期,第4-15页 136. 论唐诗意象的密度 学术月刊2010年第11期,第103-111页 137.无心插柳柳成荫 学术月刊2010年第11期,第155页 138.死后是非谁管得 文史知识2010年第12期,第130-137页 139.谈谈沈佺期的《独不见》 文史知识2011年第1期,第44-49页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