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罗慧林

个人简介

文学博士(南大中文),哲学博士后(南大哲学),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目前研究有三个方面:编剧艺术技巧与哲学视域、影像与文学的互鉴关系、经典电影理论与电影哲学,三方面也常交融在一起研究以期在感性理性的精神蹦极中激发更多原创力: 提出"编剧哲学"研究新视域并进行探索;提出"影文互鉴法"的文艺研究新方法并进行论证;提出"精神蹦极"的感性理性融为一体的跨学科创新可能性探索路径并进行实践。研究之余亦从事创作,南大小百合"独舞履痕"作者。 翻译: 参与翻译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刘怀玉等译),商务印书馆2021年10月版,为该书第三章《空间建筑术》的“初译”者(《空间的生产•译后记》)。 译文《空间的建筑学》(空间理论奠基者、哲学家列斐伏尔的代表作《空间的生产》的第3章),刘怀玉、罗慧林译,刘怀玉校,载《文化研究》第10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2万字左右。 开设课程: 1、电影哲学 全校研究生公选课,与胡大平老师合开 2、电视剧创作案例 全日制艺术硕士、非全日制艺术硕士及创意写作艺术硕士必修课程 3、外国电视剧研究 本科核心课程 4、影视文化理论与批评 本科、作家班选修课程 5、影视剧写作上(即电影编剧) 本科核心课程 6、电视艺术理论 本科、作家班选修课程 研究生课程简介: 1、"电视剧创作案例"课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戏剧影视专业艺术硕士、创意写作艺术硕士): 课程以影视经典案例为基础也涉及学生原创案例,对话经典编剧理论并提出系统原创编剧法,将难以通约的感性与理性、好莱坞经典电影创作技巧和欧洲作者论艺术电影创作技巧、影视/文学及哲学相融通,形成有可操作性、细节化、独创性的编剧新路径,并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电影哲学"课程(全校研究生公选课,授课教师为胡大平、罗慧林): 本课程是在南大"二二三"硕士培养改革方案下由哲学系、文学院联合开设的全国首门跨院系跨学科探讨电影哲学的课程。课程研讨电影媒介的特性及所涉及的哲学命题、电影影片所体现的哲学命题,既包含电影的内在本体探究,也包含电影的文化研究、电影机制、哲学电影的思考,提出并进行电影编剧哲学全新视域的探索,努力打破学科壁垒,吸纳两个院系特长,以期在理性思辨和感性实践的交融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 课题: 主持"空间化转向"和"时空美学"的相关课题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南京大学文科青年基金项目等资助。参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南京大学文科青年创新团队培育项目等的研究工作。 获奖: 1、获得2018年江苏省学位办颁发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校园微电影"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论文《两种电影美学原则的分野——<金陵十三钗>与<别离>之个案比较》获得2016年度南京大学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奖。 3、论文《创新双冀与飞翔方向——青年学者学术创新的使命及路径》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4、论文《"先锋"的蜕变:从憧憬时间到边缘空间》获得2012年度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

研究领域

从事以"时空形式"及"空间化转向"为坐标轴的跨学科(艺术、哲学、文学)研究,涉及电影理论、编剧理论、电影哲学、时空哲学、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等领域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中国长三角高校戏剧影视学科联盟理事 2、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理事 3、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4、《影视文化》杂志编辑 5、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成员 6、美国电影和传媒研究国际组织"The Society for Cinema and Media Studies"(SCMS)成员。 7、国际哲学及跨学科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Controversies"(IASC)成员,该组织为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ilosophical Societies,FISP)成员。

学术兼职

1、《编剧哲学:电影的美学类型及编剧原则》,载《南大戏剧论丛》,2021(2)。 2、《编剧难题原则中的价值判断——中国影视剧编导症候分析》,载《南大戏剧论丛》,2020(2)。 3、《两种电影美学原则的分野——<金陵十三钗>与<别离>之个案比较》,载《文艺研究》,2012(11)。 4、《不可能的自由选择——存在主义哲学视角下的萨特戏剧<死无葬身之地>解析》》,载《外国文学评论》,2009(4)。 5、《融合与借鉴:20世纪先锋派电影运动中的文学意蕴及诗性精神》,载《南大戏剧论丛》,2018(1)。 6、《诗歌与影像——以代薇<深夜,听见一列火车经过>为例》,载《扬子江评论》,2018(6)。 7、《创新双翼与飞翔方向——青年学者学术创新的使命及路径》,入选江苏省社科联编选的《201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2017年出版。 8、《戏剧参照系与时空形式——探寻电影杂耍蒙太奇艺术特性的一种方法》,载《南大戏剧论丛》,2016 (1)。 9、《微电影:微思维文化的双刃剑》,载《南大戏剧论丛》2015(2)。 10、《身体的空间转向:从文化记忆到商品展示》,载《当代作家评论》,2014(1)。 11、《媒介互串:电影的电视化趋向解析》,载《南大戏剧论丛》,2014 (2)。 12、《穿越空间区隔——对南帆关于文学意义探寻的思考》,载《文艺争鸣》,2013(5)。 13、《创造性的地理学:多重艺术时空结构的交融、互鉴和拓展》,载《影视文化》,2012(2)。 14、《"先锋"的蜕变:从憧憬时间到边缘空间》,载《文艺争鸣》,2012(8)。 15、《女作家自恋性写作: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断绝》,载《北京社会科学》,2012(4)。 16、《当代文学"细节肥大症" 反思——以莫言的小说创作为例》,载《文艺争鸣》,2009(4)。 17 、《中国文学启蒙现代性的三种走向——兼论"张爱玲热"的原因》,载《文艺争鸣》2009(1)。 18、《都市景观:西方想象和现实消费的缝合体》,载《天津社会科学》2008(4)。 19、《视域:桥与墙的博弈》,载《二十一世纪》(香港)2008(4)。 20、《从戏仿到恶搞:娱乐泛滥时代文学的价值危机》,载《当代文坛》,2007(4)。 21、《从"时间"展望到"空间"挤压:当代诗歌时空体验的转变》,载《扬子江评论》,2007(6)。 22、《塞壬将如何歌唱——近几年中国女作家的长篇小说创作反思》,载《文艺争鸣》,2007(1)。 23、《文坛怪状:我是现代性我怕谁》,载《作品与争鸣》,2007(6)。 24、《成人视角:身份焦虑下的文化悖论——以张爱玲早期小说创作为例》,载《天府新论》,2006(1)。 25、《在一片叮当响的月光下——张洁<捡麦穗>悟读》,《名作欣赏(中学版)》,2007(1)。 26、《问卷解读:90年代文学思潮演变规律探寻》,载《当代文坛》,2006(6)。 27、《一种空洞而中庸的生命美学》,载《粤海风》,2006(3)。 28、《意识和无意识的缝合——消费社会的文化特征》,载《文化中国》(加拿大),2005(4)。 29、《作为一种现象:缺席的在场者与在场的缺席者——对闰泉、刘方喜论争的看法》,载《粤海风》,2005(2)。 30、《不可躲闪的命运之箭——简析美国迪斯尼公司音乐剧<阿依达>故事背后的深层寓意》,载《剧影月报》,2008(5)。 31、《青春版<牡丹亭>热后的思考》,载《文艺报》,2006年2月16日。 英文论文及观点: 1、参加24届世界哲学大会"哲学与电影"组别,宣读会议论文 Thinking of Being beyond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tudies ——Contemporariness Reinterpretation 。 2、应Global Time记者之邀,于Chinese version of BBC letter-reading program 'Letters Live' strikes a chord with audiences by presenting human stories谈关于中国电视综艺朗读类节目热播的原因、与西方类似节目的差别及背后的文化差异。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