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史友宽

个人简介

史友宽,男,中共党员,教授,教育学博士,体育学博士后,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河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研究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 2 项,河南省体育局体育课题研究项目1项,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项目1项,河南大学教改项目1项。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论文曾入选北京奥运会体育科学大会、伦敦奥运会体育科学大会、第9、10、11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等学术会议。

研究领域

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文化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史友宽,陈璐.“文化部少林功夫非洲学员班”的文化冲突与相互调适[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03):60-65. [2]史友宽.少林武术生命力的历史形成与未来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06):76-80. [3]史友宽,陈璐.论“少林武术”与“少林功夫”——从一次国际传播事件说开去[J].浙江体育科学,2017,39(01):82-85+93. [4]史友宽.《清稗类钞》中的少林武术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01):34-38. [5]史友宽,张俊伟.再论体育文化多元共享[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03):38-42+55. [6]史友宽,张慧.从梁诚看19世纪末留美幼童的体育参与情况[J].体育文化导刊,2014(07):163-166. [7]史友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创新[J].体育科学,2013,33(05):13-24+73. [8]史友宽,金润东.金牌“高点现象”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02):12-15. [9]史友宽.论体育文化多元共享[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04):39-43. [10]史友宽,宣启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主义观[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01):30-33. [11]史友宽.论举国体制及中国竞技体育改革发展方向[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06):16-20. [12]史友宽,郭亚娟.国家体育类型对体育强国建设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2(07):5-8. [13]史友宽,周屹嵩.中西方体育文化交往框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07):1-4. [14]史友宽,杨改生.历届奥运会金牌分布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2):115-118. [15]杨改生,周珂,史友宽,周艳丽,张秋芬,郭潇,朱冀,丁英俊,阎照祥,孙思哲,杨逸晨.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优势转移现象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09):24-35. [16]史友宽,赵明楠.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海南现象”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05):582-586. [17]王崇喜,史友宽.“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中球类运动技能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08):75-78. [18]史友宽,张岩.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排球赛4强进攻能力对比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04):50-54+102. [19]史友宽,曾庆涛,杨改生.世界竞技体操优势转移过程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03):198-201. [20]史友宽,杨改生.世界女子竞技排球运动优势转移规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02):21-29. [21]赵建强,史友宽.我国亚运金牌优势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9):1177-1181. [22]屈东华,史友宽,黄光辉,梁卫军,李臻,许翠丽,孙永胜,孙文超.河南省城市女性体育健身状况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8(03):71-76. [23]史友宽,张锦华.竞赛表演市场信息传播渠道及其监控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8):1033-1035. [24]李鹏,史友宽.举办全国排球联赛公益赛季的构想[J].体育学刊,2007(01):44-46. [25]史友宽,张锦华.从魔弹到议程设置再到科学——《河南女排主场观众消费动机的调查与分析》一文的补充[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5):8-10. [26]史友宽,周屹嵩.河南女排主场观众消费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4):16-19. [27]史友宽,张锦华.浅析我国体育新闻舆论监督——以十运会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06(03):25-27. [28]史友宽.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从蹴鞠和足球说开去[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68-70. [29]屈东华,史友宽.全国排球联赛部分俱乐部主场经营状况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1610-1611+1683. [30]史友宽,屈东华,刘红,张锦华.全国女排联赛河南主场现场消费者的调查[J].体育学刊,2005(05):133-135. [31]史友宽.科学研究的巧合及其他——《行销体育综合篇》读后感[J].体育文化导刊,2005(09):70-71. [32]史友宽.全国排球联赛的门票价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4):36-38. [33]史友宽,曾庆涛.中西方体育文化中几个问题的再探讨——从《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一文说开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02):42-44. [34]史友宽,孙思哲,王军.营造排球比赛看台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对策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2):27-29. [35]屈东华,刘红,史友宽.对全国女子排球联赛部分中、小城市主场现场观众的调查[J].体育科学,2004(11):17-18. [36]史友宽,韩伟杰.全国排球联赛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场现场观众的对比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2):70-72. [37]史友宽,马腾.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4(01):116-118. [38]屈东华,史友宽.1995~2000年中国排球科研状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4):462-464.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