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韩汝胜

个人简介

阅读,是我的存在方式吗? ——韩汝胜自问 我喜好哲学和抽象性的东西,所以后来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我选择在辽宁大学哲学系学习,乃至于后来又读了三年的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一直到1996年毕业。 这些在很多程度上缘于本人爱好刨根问底的性格——这是很大的优点,但这也是不小的缺点,这种倾向有时在生活中又挺烦人的。好在,我也不缺少反省的意识,所以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因而我并不对自己的性格太过自责。 我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正性问题、发展代价问题,以及哲学基本理论上的认识论(比如主体间性理论)问题,还有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有一些思考,但下笔较少,系统性的深刻阐述不够。也只能算是低微的回声了。 近几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下,写了几篇教研教改的文章。《哲学公共课程新体系的构想》(2004年12月,辽宁大学教学研究文集,并在后来的全校评比中获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应渗透整体性原则》(2010年4 月,辽宁大学出版社论文集汇编)。2010年,所撰写的教案获辽宁省教育厅组织评比的精彩教案二等奖。2011年12月,参加本单位教学比赛,被评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5 月,所撰写的教学设计方案荣获辽宁省概论课教学设计方案一等奖。 2011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辽宁省教育厅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思政专项)“如何实现马原概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现已完成并提交等待结项。2012年,参与了我院王东红教授作为负责人的国家教育部课题,承担了马原概论第一章的教学设计任务,现处于完善修改中。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简论法治视角下的德治》(2002年,辽宁大学学报)、《论创新的生成机制》(2003年,省高校学习十六大精神论文三等奖)、《中共几代领导核心关于“群体性事件”论述的逻辑发展》(2011年6 月,参与庆祝建党90周年的文丛,光明日报出版社)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