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汉族,辽宁铁岭人,法学博士。牛津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访问学者。
课题(主持)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死刑控制的证据维度(15FFX030)(20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量刑证明庭审实质化问题研究》(19YJA820033)(2019-)。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的监检关系问题研究”(GJ2018C27)(2018-—)。
山东省社科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完善的理论辨析与发展(17CSPJ13)(2017-)。
司法部项目:我国补正证明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建构》(13SFB5022)(2013-2017)。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量刑证明研究(GJ2012C12)(2012-201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二等资助项目:死刑的证据控制(2012M510333)(2012-2013)。
著作
主要著作:
《死刑证据控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18年11月版(独著)
《德国司法危机与改革——中德司法改革比较与相互启示》,法律出版社2018年8月版(合著)。
《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与规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独著)。
《航空犯罪及防控体系理论研究》,中国民航出版社2011年版(副主编)。
《暴力犯罪死刑适用标准研究》,赵秉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参著)。
《2012刑事诉讼法:解读与适用》,樊崇义主编,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参著)。
《刑事诉讼基础理论十四讲》,陈卫东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参著)。
《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何家弘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参著)。
所获奖励
1、2017年9月27日,《定罪与量刑证明一分为二论》荣获第三十一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法学类)一等奖。
2、2017年12月,《DNA鉴定意见的证明分析与规则创设》获得2017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2017年3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完善改革有效辩护问题研究》荣获第29届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三等奖。
4、2016年12月6日,《我国瑕疵证据补正证明的实证分析与理论规则再构》一文,在第六届“中国法治论坛”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论文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基金理事会)。
研究领域
DNA鉴定意见等科技证据、死刑案件证据问题、量刑证明、司法鉴定制度、检察制度
刑事诉讼法、证据法、检察学、司法鉴定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根基、困惑与走向,《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2019年5月23日)。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特点分析及其挑战与更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2019年1月。
庭审直播——程序法治的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3日。
定罪与量刑证明一分为二论,《中国法学》2015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2016年第2期。
DNA鉴定意见的证明分析与规则创设,《法学家》2016年第1期。
瑕疵证据补正证明的实证分析与理论再构,《法学论坛》2017年第4期。
美国量刑证明标准的变迁、争议及启示,《法学杂志》2016年第2期。
英国检察官培养制度及其启示,《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我国死刑案件证据运用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法治研究》2017年第2期。
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新发展与新展望,《中国司法鉴定》2012年第2期。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的反思与分类建构,《学术交流》2012年第5期。
证明责任的分离与融合,《人民检察》2011年第15期。
DNA难堪“证据之王”之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9日刊第6版。
论公安机关“网络通缉”的法律规制,《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通缉令上网的程序规范探讨,《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