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教授,汉语言文字学科带头人,硕士导师。
承担本科生专业课程主要有《古代汉语》、《文字学》等;“行远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国文化传统》;研究生课程主要有《汉语史论》、《前文字研究》、《文字学名著翻译与实践训练》等。
黄亚平是“广义文字学”概念的首倡者,与德国学者白瑞斯、王宵冰主编的《广义文字研究》是该领域的发轫之作;担任主编的“文字与文明”译丛(第一辑,共六种;商务印书馆)已经出版2种;多次受邀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先后发表学术论文约40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获省市级各种学术奖5项。主要学术成果有:
三、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译著及主编:
1.《古籍注释学基础》(黄亚平著,甘肃教育出版社,1995)
2.《汉字符号学》(黄亚平、孟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典籍符号与权力话语》(黄亚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广义文字研究》(黄亚平、白瑞斯、王霄兵主编,齐鲁书社,2009)
5.《广义文字研究自选集》(黄亚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宗教与文化记忆》(黄亚平译,商务印书馆)
主要获奖有:
1.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2.甘肃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奖“兴陇奖”三等奖
3.第四届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三等奖
4.第十六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第十九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试论《孟子章句》的注释特点(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2 )
2.释道安在佛典注释上的贡献(西北师大学报 ,1996、2 )
3.古籍注释类型刍议(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3 )
4.典籍构成质素的动态内涵与注释学上的“追求原意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2、2)
5.建设古籍注释研究理论框架的重要意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3)
6.伍子胥故事的演变——史传系统与以敦煌变文为代表的民间系统的对比
(敦煌研究, 2003、2)
7.试论《经典释文》的“正音”性质(语文研究,2004、1)
8.碰撞与整合——为<山海经>投射的中国神话的层级性二元互补结构,(韩国 中语中文学 第36辑,2005年6月)
9.原解释——中国文化的符号化动态结构(韩国 中国语文论丛 第29辑,2005年12月)
10.《说文》鱼部名物词词义研究(辞书研究,署名黄亚平、刘思媛,2013年第6期)
11.有关汉字形成和性质的几点假说 (汉字文化,2000、1)
12.试论假借表达与假借字的区别( 中国文字研究,第四辑,2003年12月)
13.广义文字学刍议(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3)
14.符号学视阈的史前文字研究(汉字文化, 2004、3)
15.史前文字符号研究的基本观点(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1)
16.论“二次约定”(语言研究,2007、1)
17.许慎对中国文字学学科研究体系的创造性贡献(南开语言学刊,2008、2)
18.语言认同与文化心理(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署名黄亚平、刘晓宁,2008、6,新华文摘2009年第3期论点摘编)
19.象形字的几个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5)
20.双墩符号的构成方式及其对文字形成的影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署名黄亚平、孙莹莹2011、1)
21.广义文字学研究再议——国外古文字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国文字学会、商务印书馆《中国文字学报》第三辑,2010年11月)
22.前文字、类文字、广义文字学——三议“广义文字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23.试论汉字和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核心地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24. 社会读写机制的建立和激发扩散是文字系统形成的真正动力——以甲骨文为例(载于黄亚平《广义文字学研究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5.美洲印第安手势符号初探(载于黄亚平《广义文字学研究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等等。
学术兼职
青岛市第四届社会科学届联合会委员,青岛市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文字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大学第六、七届教学督导团教学督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