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93-1997 山东大学日语系 学士
1997-2000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 硕士
(其中1999年3月-9月 东京学艺大学人文学科 硕士研修)
2004-2007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所 博士
2009-2011 复旦大学中文系 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0- 中国海洋大学日语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其中2011-2012 同志社大学人文学科 访问学者)
【教授课程与研究兴趣】
研究生课程:日本文学史、中日比较文学、名著名译对比研究等。
本科生课程:文学与翻译、日汉笔译等。
【主要学术研究成果】
专著:
1.《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自我追寻——夏目漱石与村上春树的比较研究》,台湾秀威出版社, 2014年。
科研项目(均主持):
1. 二十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子课题—东亚抗日叙事比较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90,2015- 在研。
2. 历史文化视域下日本当代代表作家中国观问题研究 (12YJC75204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012-2015,结项。
3. 日本当代代表作家中国观与美国观比较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13-2014,结项。
4. 文学与日本的现代及后现代,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0-2012,结项。
5. 夏目漱石与村上春树比较研究,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社科项目,2010-2012,结项。
学术获奖:
1、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8年。
2、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出站报告优秀奖 2012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研究前沿文存》,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全球化语境下的中日文学关系及文化身份建构,《中国文化研究》(CSSCI),2005年12月。
3.试论18世纪日本国学研究中声音中心主义的体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1月。
4.在“前近代“和“近代”之间——试论夏目漱石前期作品中的叙述者地位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8年5月。
5.对“文类”的超越:夏目漱石写生文观意义新解,《多元文化互动中的文学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从夏目漱石青少年时期论文看其基本精神结构的形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0年10月。
7. 试论知识分子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从明治知识分子对文化身份的探寻谈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CSSCI),2010/5。
8. 夏目漱石写生文观意义新解,《当代外语研究》,2010/9。
9. 性和爱的分离——性别视角的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树比较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1/6。
10.作为主体的男性与作为“客体”的女性——以《三四郎》为中心,《海大日本研究1》,2011/1。
11.《诺门坎的钢铁墓场》与《墨西哥大旅行》——村上春树中国观解析,《社会科学研究》(CSSCI),2011增刊。
12.夏目漱石的中国观解析,《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11增刊。
13.恋爱关系中女性他者的不在——性别视角的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树比较研究,《海大日本研究2》,2012/5。
14.作为“符号”的中国——从《诺门罕的钢铁墓场》看村上春树中国观之内涵,《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科版》(CSSCI),2012/6。
15. “物语”与“疗愈”——村上春树的小说观解析,《日本学研究23》,学苑出版社,2013/12。
16. 女性嫌恶与宗教回归——从女性角度解读《1Q84》,《作为区域研究的日本学》,重庆出版社,2013/9。
17. 被解构的自我——《斯普特尼克恋人》中人物性格“自他未分化”现象研究,《国际村上春树研究》,台湾秀威出版社,2013/12。
18.语言与物语之间的选择——论美国文学对村上春树文学的影响,《中国外语研究1》,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4/9。
19.“暴力”的意义——以《奇鸟形状录》和《檀香刑》为中心,《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4。
20.小森阳一与日本当代文学理论批评,《文学理论前沿》(CSSCI),2016/9。
21.论《开往中国的慢船》中作为“符号”的中国与美国形象,《中国比较文学》(CSSCI),2017/1。《社会科学文摘》(2017/6)转载。
22.雷蒙德•钱德勒的侦探小说对村上春树都市物语的影响, 《外国文学研究》(A&HCI CSSCI),2017/2。
23.中国学界的日本反战文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科版》(CSSCI扩),2018/3。
24.黑岛传治反战文学价值再认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CSSCI),2019/2。
25.黑岛传治反战文学思想与其“中国体验”,《外国文学》(CSSCI),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