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俊荣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 2004.09-2009.07,中国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硕博连读) 2. 2000.09-2004.06,中国海洋大学,港口、航道及与海岸工程,学士 辅修:计算机应用 第二专业 工作经历: 1. 2018.05-今,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副教授,入选“青年英才工程” 2. 2012.10-2018.05,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浮体专业,高级工程师 a) 2013.09-2013.12 美国DMAR公司,深水浮式平台基本设计 b) 2015.05-2015.08 美国Technip公司,流花油田TLP平台基本设计 3. 2011.9-2012.1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浮体专业,高级工程师 4. 2009.09-2011.08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 讲授课程: 1. 本科生课程: 流体力学 2. 研究生课程: 高等流体力学、海洋结构设计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水浮式结构物与内孤立波流固耦合作用及载荷响应机理研究 (51879287),2019.01-2023.12,65万元,主持,在研 2. 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人才计划项目,海洋浮式结构物内孤立波在和及响应研究(861801013155),2018.05-2021.05,30万元,主持,在研 3. 科技服务项目,2019.03-2019.05,25万元,主持,在研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海浮体/系缆/立管运动的耦合动力分析方法(51490675),参与,在研 5. 中海油研究总院: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干拖关键技术研究,主持,结题 6. 中海油研究总院:考虑内波流影响的NH8号平台锚泊系统能力分析和校核,主持,结题 7. 中海油博士后课题: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水动力性能与运动性能研究,主持,结题 8. 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深水平台工程技术,第二负责人/骨干,结题 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深水多功能干树半潜平台总体方案关键技术研究,第二负责人,结题 10. 国家工信部项目:深远海油气资源开发保障平台开发,第二负责人,结题 11.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参与,结题 12. 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大型FLNG/FLPG,FDPSO关键技术,参与,结题 13. 中海油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或基本设计项目十余项:南海流花油田群、南海陵水气田群、南海恩平油田、东海平湖气田、渤海渤中油田群,骨干,结题 专利 申请专利34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 1. 预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慢漂运动的方法,ZL201110366000.X,2013.10,国家发明 2. 一种应用于浮式平台的内波流载荷获取方法,ZL201510379297,2015.10,国家发明 3. 半潜式平台总体运动响应简化分析系统(SMASS),2010SR0727842010.12软件著作权 4. Grouting and Welding Combined Connection Joint Applied To A Deepwater Floating Type Platform and An Offshore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US9032896B2, 2015.05, 美国发明专利 5. Integrative Deep Draft floating production platform with unconditional stability and offshore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US8733266B2, 2014.05, 美国发明专利 6. 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ZL201310188897.0,2016.03.16,国家发明 7. 深水浮式平台灌浆与焊接组合连接节点及其海上施工方法, ZL201410244650.0,2014.09,国家发明 8. 利用交叉模型交叉模态的结构模型修正方法,ZL200610171049.9,2009.03国家发明 9. 无条件稳性整装型深吃水浮式采油平台及其海上安装方法,ZL201010199308.5,2012.06,国家发明 10. 一种浮式生产平台,ZL201510398627,2015.10,国家发明 11. 一种深吃水桁架立柱组合式平台,ZL201010139786.7,2012.03,国家发明 12. 基于伸缩式刚性管的FLNG串靠外输设备,ZL201420337115.5,2014.11,国家发明 13. 水面以下储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ZL201210187005.0,2012.10,国家发明 14. 一种基于伸缩式刚性管的FLNG串靠外输设备,ZL201410283447.4,2016.06.15,国家发明 15. 钻井与储油兼顾的浮式生产平台,ZL201210186986,2015.05,国家发明 16. 一种大型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ZL201410561804.9,2017.02.01,国家发明 17. 一种大型液化石油天然气船水池试验侧推功能模拟装置,ZL201510146486.4,2017.03.15,国家发明 18. 一种水池模型实验的多艘船舶旁靠定位系统的模拟装置,ZL201510194531.3,2017.03.15,国家发明 19. 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ZL201210186891.5,2012.10,国家发明 20. 浮筒模型首摇惯量校核装置,ZL201210187356.1,2012.10,国家发明 21. 一种橇装的天然气液化装置,ZL201510296048,2015.10,国家发明 22. 深水浮式平台灌浆与焊接组合连接节点,ZL201420294200.8,2014.11.05,实用新型 23. 浮式生产平台,ZL201520490853,2015.12,实用新型 24. 一种深吃水桁架立柱组合式平台,ZL201020153143.3,2010.08,实用新型 25. 一种无条件稳性整装型深吃水浮式采油平台,ZL201020224625.3, 2011.09,实用新型 26. 基于伸缩式刚性管的FLNG串靠外输设备,ZL201420337115.5,2015.04,实用新型 27. 一种水面以下储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ZL201220267980.8,2013.02,实用新型 28. 一种钻井与储油兼顾的浮式生产平台,ZL201220268078.8,2013.02,实用新型 29. 大型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ZL201420609793,2016.01,实用新型 30. 一种大型液化石油天然气船水池试验侧推功能模拟装置,ZL201520189196,2015.07,实用新型 31. 一种水池模型实验的多艘船舶旁靠定位系统的模拟装置,ZL201520248153,2015.10,实用新型 32. 一种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ZL201220267915.5,2013.02,实用新型 33. 一种浮筒模型首摇惯量校核装置,ZL201220267930.X,2013.02,实用新型 34. 模拟浮式晃动条件的装置,ZL201520372349.8,2015.09.09,实用新型 科技奖励 1.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15(集体奖) 2. 海洋工程设施安全与防灾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 3. 3000 米水深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 4.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结构与浮体设计技术发明与应用,中海油研究总院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 5. 张力腿平台总尺度规划软件应用及拓展研究,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进步二等,2014 6. 深水浮式平台检测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 7. 深水浮体系泊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 8. 新型FDPSO装置设计技术及创新,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 出版物 1.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与建造技术》,参与,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8 2. 《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装置及关键技术》,参与,中国石化出版社,2016-5 3.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参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4 4. 《深水浮式平台-钻完井管柱-防喷器系统安全设计与操作手册》,科学出版社,参与,2017-12 5. 《浮式结构物定位系统设计与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10040—2010,参与,2010-5

研究领域

1. 深水浮体水动力分析耦合运动 2. 海洋结构物动力学及损伤诊断 3. 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分析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王俊荣,谢彬. 深水半潜式平台Mathieu不稳定问题研究.工程力学. 2012. 29(10)347-353 2. 王俊荣, 李华军, 张敏. 一种基于不完备模态信息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工程力学. 2010.27(8):60-66 3. Huajun Li, Junrong Wang and Sau-Lon James Hu. Using incomplete modal data for damage detection in offshore structures. Ocean Engineering 35(2008) 1793-1799. 4. Junrong Wang, Huajun Li and Sau-Lon James Hu. Damage detection in offshore jacket structures using incomplete modal data. World forum on smart material and smart structures technology, May. 2008, 288-290. 5. WANG Junrong, LI Huajun, LI Ping and ZHOU Kai. Nonlinear Coupled Analysis of a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07, 6(3), pp. 310-314. 6. Junrong Wang, Huajun Li, Ping Li, S.-L. James Hu, Using Modal Frequencies for Damage Assessment in Offshore Jacket Structures, ISOPE (2010),415-420. 7. Junrong Wang,Bin Xie,A Simplified Method for Predicting Global Motion of Moored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s,ISOPE,2012, pp.985-988 8. Li Huajun, Wang Junrong, and Sau-Lon James Hu. Model updating based on incomplete modal data. Science China –Technology Sciences, 2011, 54(7):1737-1747. 9. 王俊荣,付英军,韦红术,等. 考虑内波流影响的南海八号钻井平台锚泊能力分析评估. 石油钻采工艺,2015,37(1):43-46. 10. 王俊荣,谢彬. 半潜式平台水动力性能及运动响应研究综述.中国造船, 2009,50(1):255-261. 11. Xing Xian Bao, Jun Rong Wang and Hua Jun Li. A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 on Aging Offshore Platforms with Damages, ISOPE, June 2009, 612-616. 12. Huajun Li, Junrong Wang and Sau-Lon James Hu. Damage Detection Offshore Jacket Structures by Cross-model Cross Mode Metho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dynamics, 2006.10:171-178. 13. 张敏,李华军,王俊荣. 一种结构动力特性修改新方法. 工程力学,2009.8, 26(8):10-14 14. LI HuaJun, ZHANG Min,WANG JunRong & HU Sau-Lon James. Fundamental modeling issues on benchmark structure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Jul. 2009. Vol. 52(7):1999-2008 15. Zhe Jiang, Bin Xie, Wenhui Xie and Junrong Wang.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New Dry Tree Semisubmersible Concept. ISOPE 2012, pp.34-3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