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杭丽君

个人简介

2002年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08年获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学位, 导师为IEEE Fellow吕征宇教授;2008年至2011年在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合作导师为IEEE和IEE(IET) Fellow 何湘宁教授;于2011-2013年任美国田纳西大学电气工程及计算机系CURENT中心(由美国能源部(DOE)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资助的十年项目)研究助理教授,于2013-2015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2015年至今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2016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18年起任“区域能源互联网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副主任,2016年起任“新能源电力及其控制”团队负责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和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能数字化转换与智能化控制,包括第三代宽禁带器件的特性建模和高性能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拓扑理论、复杂电力电子系统的运行控制等,应用领域包括电气化交通系统、数据中心、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等;此外,致力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一等资助、台达科教基金青年基金等多个项目。至2020年共发表本领域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其中国际IEEE TPE, IEEE TIE, IEEE TIA, IEEE TEC, IEE IET-PEL等本领域顶级及知名SCI期刊论文26篇,2篇为高被引论文,单篇最高他引700多次。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6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5项。团队成果获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实验室毕业生去向为国内新兴芯片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字节头条、华为等国内知名公司。实验室指导学生曾多次在中国GaN Systems杯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大赛获奖(一等奖和二等奖:http://www.hdu.edu.cn/news/important_25279),获天池大数据竞赛“2019广东工业智造创新大赛第一名”,获天池大数据竞赛“数智重庆.全球产业赋能创新大赛”第三名;指导学生曾多次获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和中国高校电力电子年会优秀论文奖。实验室长期与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所(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理海大学(Lehigh)、丹麦科技大学)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代表性科研项目 1.“数字控制变流器的准解析大信号建模方法研究”,主持人,2018-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FC51777049) 2. “新型交直流电网中模块化多电平功率变换器的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人,2015-2017,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委。(14ZR1422200) 3. “基于高性能功率换流器的虚拟电力系统”, 主持人,2015-2017,台达科教基金委。(DREG2015005) 4. “电力电子系统网络化的实时性研究”,主持人,2010-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NSFC50907059) 5. “电力电子实时控制系统及分布式控制方案研究”,主持人,第三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003714) 知识产权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26项已获授权;合作出版专著一部。 主要荣誉 1.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2. 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培养 3. 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4. 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

研究领域

电能数字化转换与智能化控制及人工智能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Anping Tong, Lijun Hang(*) “Using Sampled-data Modeling Method to Derive Large-signal Equivalent Circuit and Linearized Control Method for Dual-Active-Bridge Converter”, JESPTE. 2. A. Tong, L. Hang(*),G. Li, X. Jiang, and S. Gao, ”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Dual-Active-Bridge 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to Minimize RMS Current”, 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2018, vol. 33, no. 6, pp.5302-5316. 3. L. Hang and atl., “A Novel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Natural Frame for Vienna-type Rectifier under Light Unbalanced-Grid Conditions,”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Vol. 62, no. 3, pp. 1353-1362, 2015. 4. L. Hang and atl., “Equivalence ofSVM and Carrier-based PWM in Three-phase/wire/level VIENNA Rectifierand Capability of Unbalanced-load Control,”,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vol. 61, no. 1, pp. 20-28, 2014. 5. L. Hang and atl., “Digitized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High Power Density Three-Phase Vienna PFC Converter”,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vol.60, no.4, pp. 1512-1519, 2013.

学术兼职

1. IEEE Senior Member;中国电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电源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 《IEEE CPSS-TPEA》、《IEEE OJ-PEL》、《CJEE》编委; 3.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国内电气工程领域权威期刊)和《IEE IET-RPG》客座主编 4. 长期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IET Power Electronics》、《 IET-RPG》、《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技术学报》、《电网技术》等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审稿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