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97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任教于鹤壁教育学院。2000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2002年改为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师从张奇伟教授,2003年6月毕业并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起,执教于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6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师从李景林教授研习中国哲学,2009年6月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回河南师范大学任教至今。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会理事。
执教至今,承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管理等专业本科生《中国哲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两专业研究生《中国哲学专题》、《中国伦理学原著选读》等课程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礼记》诠释史及其经典诠释学意蕴研究”,主持并完成多项省教育厅和社科联项目。在《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校点本《孔子家语》(北京大学出版社)。
项目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礼记》诠释史及其经典诠释学意蕴研究(13CZX041)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2011年度科研项目:中国古典生命哲学义理构型研究——以《易传》、《中庸》为核心。
项目批准号:2010-JZ-034。立项时间:2010年7月。结项时间:2011年9月。
结项形式:研究报告。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重点项目:《儒藏》(精华编)经部春秋类、子部周秦诸子类儒家属4种。子课题:《孔子家语》校点。项目编号:10JFRZZ020。
经费:3万元。立项时间:2011年1月。结项时间:2011年12月。结项形式:书稿。
2011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中国礼乐文化发生史及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奠基意义与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SKL-2011-1013。立项时间:2011年4月。结项时间:2012年4月。结项形式:结项报告。
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先秦儒家礼乐政教思想研究。项目编号:结项时间:2015年6月,结项形式:结项报告。
著作
1.《孔子家语》(校点),《儒藏(精华编)》第180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第一版。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生命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历史和未来》(独著),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沉重的玄思——从历史与学理的角度看阮籍、嵇康的内心焦虑》(合著,第二作者),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
《诗境禅心——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禅与境》(合著,第一作者),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孔子的理想人格追求与审美教化思想——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合著,第一作者),齐鲁文化研究,总第六辑,2007年12月
《从“解释学循环”看解释学真理观的“古今之争”》(独著),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立象尽意”与中国哲学的言说传统》(独著),学术论坛,2008年第10期
《追寻天道性命相融合的文化教养生活——早期儒家礼乐本原论发微》(独著),孔子研究,2011年第6期
《明礼之教与成德之学》(独著),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第3期
《诚信生活性命根基与价值期许——儒家信德思想发微及辨正》(独著),南昌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礼乐政教的心性论奠基——孟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独著),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3期
《“三代改制质文”的政治哲学意蕴——董仲舒文质论的理论渊源与历史效应》,衡水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人格养成的传统路径及其启示》,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年第7期
《冠礼与成人之道——由冠礼释义看儒家哲学的礼义诠释特征》,南昌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从“亨通嘉会”到“知礼成性”——<易传>对礼的哲学思考》(独著),中国哲学史,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