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任教于华侨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教研室。2004年至2008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主攻台港文学方向。2010年至2013年,博士研究生就读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台湾文学思潮方向,师从朱双一教授,于2013年9月获文艺学博士学位。旋即进入华侨大学工作至今。
教授课程
本科生:文学理论、台港散文名家名作赏评、大学语文等
研究生:台港澳文学研究
学术著作
1.《台湾百科全书(文学卷)》(合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年;
2.《海峡两岸诗人诗选》(合编,并收录本人研究台湾现代诗的学术论文),海风出版社2009年。
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2014年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思潮与“五四”文学之关联研究;
2.主持2016年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世纪以来日本的台湾文学研究热点问题考察;
3.参与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台湾文学“人间派”研究;
4.参与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台湾左翼文学史论研究;
5.参与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六十年来台湾社会思潮的演进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访学经历
1. 2011年6月—7月,台湾大学、台湾成功大学,访问学者;
2. 2014年8月,台湾大学,短期学术交流。
学术获奖
1. 200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京师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2. 2010年获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优秀论文奖;
3. 2013年获厦门大学“建设银行学术奖学金”;
4. 2015年获《戏剧之家》期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
个人荣誉
1.教学方面,获华侨大学文学院精彩一堂课暨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2015年)、三等奖(2017年);华侨大学第二届教师课件制作大赛三等奖(2015年)。
2.文学创作方面,获厦门市集美区作协主办:“激情端午•诗意集美”校园主题原创诗歌大赛三等奖(2014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龙瑛宗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探析——兼与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比较》,《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江苏南京)2009年第4期;
2.《独出机杼,妙笔生“画”——张国治诗歌中的画面感》,《金门日报·浯江副刊》(中国台湾)2009年12月23日;
3.《试析艾芜〈南行记〉中的东南亚世界》,《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江苏常州)2010年第2期;
4.《大陆“寻根文学”与台湾“乡土文学”比较》,《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厦门)2011年第4期;
5.《郑愁予早期诗歌浪游题材的文化阐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江苏南京)2011年第4期;
6.《简论方言写作的利弊》,《文学教育(下)》(湖北武汉)2012年第1期;
7.《雷震的舆论政治理念评析》,《现代台湾研究》(福建福州)2012年第1期;
8.《禅慧诗心与高洁旨趣的交汇——旅美华文作家潘郁琦生命书写的美学意蕴》,《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江苏南京)2012年第3期;
9.《追求个性自由独立彰显崇高人性理想——从普希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其人生价值观》,《创新》(广西南宁)2012年第6期;
10.《略论汪曾祺新时期小说艺术特质及其成因》,《名作欣赏》(山西太原)2012年第35期;
11.《〈国声报〉“南光”副刊与厦大校友作家群》,《新文学史料》(北京)2013年第1期;
12.《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戏剧的后现代主义特质——以孟京辉为考察中心》,《东南学术》(福建福州)2013年第3期;
13.《淇水滔滔》(话剧剧本作品),《戏剧之家(上半月)》(湖北武汉)2013年第11期;
14.《用文学为马祖守夜——谢昭华诗艺论》,《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山东曲阜)2013年第12期;
15.《“湘西美”的颂歌——对沈从文“湘西世界”的文学史考察》,《职大学报》(内蒙古包头)2014年第2期;
16.《魏建功:台湾战后国文教育的杰出探索者》,《华侨大学报》(福建泉州)2015年4月14日;
17.《跨越时空的阈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雷雨〉悲剧艺术比较研究》,《戏剧之家》(湖北武汉)2015年第24期;
18.《历史哲学视域下台湾文学史书写问题反思》,福建省美学学会2016年“共享发展与审美参与”学术研讨会(福建漳州)论文集。
19.《追忆稻菜流年抒发乡土情怀——散文集〈阿盛精选集〉析论》,福建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福建泉州)论文集。
学术兼职
现为福建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员。